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原因在于,一个问题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并且这两个问题都是比较麻烦的问题。
孩子缺乏自律,其实是孩子没有担当和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孩子何以缺乏担当或是没有责任感呢?简单来说,可以综合如下:
一者,孩子对父母的辛苦缺乏了解。因为不了解,且一直倍受宠爱(今天的家庭基本都奉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教育理念),孩子多数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以至自入世以来,父母给予其的,不论物质或是精神,孩子一直觉得理所当然,欣然受之,而从不曾想过这些享受的背后,都离不了父母辛苦的付出。
二者,孩子习惯了父母的事事包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多少会有尝试分担父母辛苦或是担起家庭责任的冲动,但常常遭受父母婉言谢绝。非但如此,甚或事无巨细,都要包办。起床是父母叫的,早饭是父母盛好的,洗漱工具是父母准备好的,书包是父母整理的,衣服是父母选择的,和同学间发生冲突是父母帮着解决的……天长日久,包办成了习惯,孩子能力低下、意志薄弱也就自然而然。
三者,孩子日常行为缺乏必要监管。一些父母盲目相信孩子,受一些“网络毒鸡汤”影响,以为正确的教育就是放手,给予孩子一切自由,而对孩子平素少有管教。而另有一些父母,平素对孩子虽然也有管教,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想起来就管教一下,想不起来则听之任之,一来二去,孩子便摸着门道,善于钻空子,懒惰成习。
四者,孩子在成长过程父爱缺失。孩子有父亲像没有父亲。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少有出现,甚至从不出现。这其中,固然有其特殊原因,譬如父母两地分居,父母离异孩子随母亲,或是父亲英年早逝,但更多是家庭缺乏正确科学家教理念,父亲没有意识参与,而忙于事业或是休闲娱乐,而对孩子少有陪伴。父亲意味着什么呢?最重要的是理性与规则。没有父亲足够的陪伴,孩子不能自律就如水到渠成,再正常不过。
弄清问题的缘由,解决问题便再简单不过。反其道而行之即可。孩子不了解父母辛苦,父母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多了解父母,有可能甚或领着孩子去参观父母的工作环境或直接观摩父母工作现场,如此孩子多半便知道珍惜,而有所作为。父母过去习惯包办,现在知道问题严重,那么,慢慢退出即可。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好比给孩子断奶,得讲究循序渐进,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至于孩子平素缺乏父母监管,父母意识到,以后多出场就是。当然,最好是每天出场。父爱缺失的问题,自然首先是家庭要更新观念,然后父亲牢记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尽一切可能多给予孩子陪伴,争取在陪伴中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规则意识培养。
相对困难的是,如果父爱缺失是因为父亲早逝或是父母离异,母亲的教养难度会大。这时候,母亲必须担起父亲的职责。此外,身边有优秀男性亲人或是朋友,要争取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多接触,在频繁接触中耳濡目染,慢慢接受熏陶而有所改变。
现在再论不学习的问题。孩子不学习,一般而言,也是原因多多。其中,缺乏自律是根本原因之一。毕竟,这就好比军人的天职就是接受命令,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想解决,一一调查清楚缘由,然后对症下药就好。至于其他,无外乎主要表现在:第一,底子薄弱,接受能力差,越学越没信心,索性破罐子破摔;第二,玩物丧志,因为手机、电脑、游戏或是其他之类耽误太多精力,而荒废学业;第三,与所学课程老师的教授方式相关,教师教授方式单一,不合孩子味口,孩子因而激不起学习的兴趣,于是被动应付;第四,学业负担过重,超越身心极限,坚持到一定程度不得不选择放弃;第五,好逸恶劳,懒散成习,不习惯刻苦勤勉通过努力付出而取得收获,感受到学习的辛苦之后就选择逃避。诸如此类,可能还有不得已之种种。
专业的事,要交由专业的人来做。如果父母并非专业人士,那么孩子在学业上遇到的困难,最好及时与专业人士联系。这其中,当然孩子的老师是首选。底子薄弱怎么办?具体薄弱在哪些方面?可有什么方法完善或是改进?这些,老师都有明确答案。做父母的,放低姿态,多密切联系老师,然后遵照老师的友情提示去努力,相信一定会有改变。只是,如果问题出在老师的教授方式上,可能就需要父母和孩子多沟通。诚然,地球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美好的事,孩子凡学习都有兴趣?孩子没有兴趣怎么办?这就需要端正孩子学习态度,明确其责任意识。
孩子玩物丧志和懒散成习的问题,固然与孩子的自律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监管和教养方式问题。不要说管不了,只要父母日常能够以身作则,很自然就不是问题。你在做,他在看。看着看着,自然就有了习惯。做父母的不玩物丧志,在孩子面前凡事有底线,以身示范,孩子也就很自然不会事事随便。唯一需要谨之慎之的问题则是,孩子因为超负荷运转,最后承受不起而逃避或是放弃。这方面,做父母的既需要及时与孩子老师沟通,以在学校的层面争取给予孩子适中的学习任务,又需要培养孩子必要的耐挫意识和教授给孩子相应的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各科学习方法不一,在此不再赘述。有需要,第一时间找孩子老师,他是专业,必不会错。
生而为人,我们不说人定胜天。这样,未免狂妄。但至少,可以自我勉励:付出必有回报。这话,自我励志可以,教养孩子一样有意义。
小孩子自身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自律性差,注意力差的情况是正常现象,重要在于习惯培养和性格塑造。
首先说说小孩子的注意心理品质。在小孩5-8岁期间,小孩的单一注意时间是在10-15分钟左右,就是说单一做一件事,超过15分钟,小孩就会分神,效果不好。提高注意的效果就是改变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小孩自律性差,这是常见现象,但父母不注意引导,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个时候就要规范小孩自律,注意的习惯。通过行为的改变和规范,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品质,提高自律性,提高注意力的心理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器质性病变,不建议采用药物干预来改变心理品质。性格和习惯是可以塑造的。通过谈话,活动,游戏等方方面面随时关注和纠正,可以逐渐养成自律和注意力集中的良好心理品质。
父母的陪伴和共同游戏活动非常重要。用机器人,手机讲故事对话等方式来代替父母陪伴孩子是不负责任的。父母陪伴对孩子心理品质发展尤为重要。
孩子的自律性以及学习和家乡的引导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孩子不学习,自律性差,我可以给你几点建议。
孩子毕竟是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谁也没有权利去扼杀孩子这个天性。但是这个天性要去适当的引导,孩子身上的一些缺点都需要家长的引导慢慢的改正。
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01适当引导,莫要心急
孩子自律性差,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通过孩子的兴趣所在的方向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比如:让他做自己喜欢的做的事情,规定时间,这段时间必须做这件事,做完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
可以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你做的越来越好了”。不要小看这个鼓励孩子的话,这是他去坚持的一个动力,自律性慢慢的会改变。
02兴趣学习,保证不断
孩子的学习中一定有他感兴趣或者成绩好的科目,通过这些科目去引导孩子的其他科目,这就是通过孩子的兴趣引导。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两个科目合并,然后再慢慢的分开,这样兴趣所在会随着你的引导复制,这个方法也是许多的教育学者常用的一个方法,只是比较的浪费时间。
03自我反思,先出问题
孩子自律性差,不学习,首先应该从家长身上找问题,反思是不是自己教育的原因,孩子自律性差,不爱学习其实和家长是分不开的。
我是非常的不建议也不支持去打孩子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你可以用一个朋友的语气去和孩子交流,沟通,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孩子自律性差以及不爱学习的原因就是以上内容了,这些都是孩子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还是那句话,家长自己反思自己的问题。出了结果,不要一味地去怪孩子。
(我是大鱼,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评论、交流,和我一起谈教育)
孩子的一些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如果孩子较小,那请你观察孩子周围的环境,父母是否在孩子学习时放下手机!首先父母给孩子一个榜样!
学习,阅读,作业好习惯都是需要长期坚持慢慢培养,这就是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还有点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往往知难而退,所以要培养学习意志,养成勤学不懈的品质。纠正孩子不爱学习的态度,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该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长期坚持下去,他会好好爱上学习的!
尝试下赏识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