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着玩手机,说明这位孩子还是有需求的,并没有完全上瘾,只是生活失去了目标,没有目标,造成了一种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
前两天一位朋友在我的留言下回复了这样一段话,我想可以和这位家长进行模仿与交流,当然这位朋友的家庭非常富裕,所以说,可以模仿,但是不可以完全仿着做。
这位朋友描述他在初中的时候整天就是不求上进挥霍话和一些不求上进的孩子在一起交朋友,学着抽烟学着打架,学着聊天,反正就是不做好事,根本就不像一个学生。
爱他的妈妈觉得这种情形下,孩子的问题基本上就一辈子废了,所以说家庭里面把他送到了美国去读书,在这里我们没有强调美国教育有什么好处或者坏处,我们只是说明这个孩子换了一个学习环境。
这位朋友到了美国之后,觉得自己的日子不能再混了,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花了钱,他唯一的一个感觉钱不能白花,否则的话,对不起钱也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然后就变成一场拼搏,一场努力。
这位朋友在最后描述他现在正在读博士,这是一种学习的结果,也是一种努力的后果。
强调这一点,只是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改变,没有人不能改变,高二的孩子即使建学籍时喜欢玩手机,也是可以改变,也是有机会的,中国历史上很多的诗人都是到了成年之后才开始读书才开始学习,无非是家长现在感觉比较焦虑,所以我觉得家长应当从以下的方法来改变现在的状态。
改变与孩子的交往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不求上进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人生,愿意放弃自己求上进的状态。
实在不行家长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应当如何做,读书是一种个性,但是不读书却是不可以让孩子理解这一点,不要强制,不是孩子自己改变自己的心魔,永远不会让孩子主动去学习的话。他就不会去学习。
第2个仍然是改变孩子的环境,或者让孩子离开家庭,在社会中去走一走去看一看。把他培养成一个巨大的婴儿毫无生活能力。
我觉得对于家长来讲,最关键的还是放弃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才能够改变孩子的看法。不然的话,戴着眼镜去看孩子,孩子永远是逃不开你的目光的。
厌学是当前一个很大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主观原因,有客观原因。总结一下,有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客观原因。
一是学校竞争压力太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而且这种竞争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面对的竞争压力。让很多孩子学习没有成就感。
二是学校生存环境恶劣。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学校和老师为了自身利益,都将最多的资源给了好学生,又产生了“有者越有,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家长一定要正视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孩子不够优秀,很难充分享受学校的资源。
三是家庭给的压力过大。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交流少。导致孩子心情郁闷,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四是各种诱惑太多。手机,电脑的各种信息、游戏,直接带来感官刺激,让人们感到愉悦。大人尚且无法抵抗,何况孩子。
五是生活比较富裕。现在的生活是小康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不想原来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人们都迫切需要为了吃饱肚子而奋斗,努力的动力很足。在衣食住行均不发愁的情况下,让人们出站惰性再正常不过。
主观原因:
一是学习上没有成就感。很多人对于能轻易取得成就的事就原因去干,对通过努力能取得成就的事也能坚持去干,对迟迟不能得到回报的事肯定不想干。这很正常。
二是学校生活没有快乐。在学校没有朋友,不受老师,同学待见,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肯定也是不想去学校的重要原因。上学就没有任何快乐点。
对于您孩子的情况,也请您对照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一定要具体分析,找准原因。至于对策,给您提供以下几个,请您参考。
- 和孩子长谈一次或几次。一是了解孩子的情况,二是了解孩子的想法,三是给出你的建议和看法。(注意,不是强迫孩子接受你的意见)总之,要通过沟通交流,争取让你和孩子互相了解,互相理解。
- 找办法改变环境,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和快乐。要树立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道路,而且可以找到一条越走越宽的道路。
-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给孩子减负减压,降低期望值。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什么的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毕竟现在是想上好大学难,想上大学并不难。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是典型的厌学状态。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这种状态从初中开始就这样还是初中还好高中才开始出现的?
如果是初中就开始的,那就费劲些,说明孩子确实没有学习的动力,沉迷到手机里很难自拔,家长要多抽出时间和孩子谈谈心,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朋友一样,尽量别发火,或者和孩子一起出去走走,让玩游戏看手机的时间少些,多和父母一起互动一下。
若是进入高中才有的,那可能是不适应高中的节奏,或是突然遇到困难,想用手机麻醉自己,其实孩子的本心并非如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和老师沟通会更好。
你好,在家庭,影响孩子心理变化的因素是:
成长经历事件。
家族家庭大事件。
家庭中每位家人情况。
只有提供上述信息,才能准确无误判断出孩子的心理纠结是什么,明白了孩子的心理纠结,就知道拿什么方法来改变孩子,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明白了吧,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