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问题早点去看心理咨询能更快更好的解决。花钱少,时间短,效果好。有些心理问题积累太久,很容易发展成心理疾病。到时候再去解决,花钱多,时间长,效果还不好为什么问题轻时不解决,非等严重了才去解决呢?
心理学老师杨凤池说过 优秀的心理学老师一定是有过心理问题并能自己疏导的
有心理问题的人 他们自己有时也表述不清 毕竟他们整个思维过程 自己也不能都讲清楚 思维方向你也不都清楚 医生也是根据各种手段做判断 心理问题真是很复杂的问题 自己要走出来 有时要换思维方式 难就难在思维方向不好改变 问题是一朝一夕积累的 爆发就是事故 多看看书 思考 多付出点 想想除了生死都不是问题 因为好医生 也得需要你有正确思维方向
很多人都觉得去做心理咨询就证明自己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所以一说做心理咨询就很排斥,甚至有人把心理有问题的人都视为神经病!其实不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只是有些人会调节,而有些人容易陷入心理盲区钻牛角尖,最终造成抑郁,多疑,狂躁!在自己无法缓解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你走出困境!心理咨询不仅仅是缓解压力,还有很多的用处,现在比较常用的还有儿童心理咨询,职场心理,社交心理,可以说心理学是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能以为做个心理咨询就是有病,谁没病,想想自己有没有喜欢反复洗手,过度的要求完美,出门后总觉得门锁没有锁,孩子有没有不爱与人交往,甚至有些严重的比如家庭暴力,虐待小动物,这些都是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长期以往就会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就像家里的垃圾桶不及时清理就会滋生细菌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综上所述,适当的心理咨询就是清理心理垃圾的举动,我们该接受而不该扭曲这种行为!
接待了不少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也慢慢了解到了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和误解。有些真的还挺普遍的。
虽然比起以前,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但还是有种圈地自萌的感觉。
主要有以下,在其他回答中,也提到了不少。(排名不分先后)
1、心理咨询可以马上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有的人会认为心理咨询跟中医开方一样,望闻问切,开个药方,自己回去吃就好了。
有问:能给我一个确切的解决方案吗?有问:多久能见效?我:emmm……
心理咨询确实不是一蹴而就,不管什么流派什么取向,至少咨询师要了解你的大致情况、你的咨询目标,还需要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才能很好地跟你开始工作,一个你都不怎么信任的人,跟你聊了一个小时,就跟你说,第一你应该怎么样,第二要做什么,我觉得大多是片面的方案。
此外,即使你得到一个方案,也不一定会去完整地执行吧。
这样的误解其实也是在神化心理咨询,如果真是如此,那大概离世界和平也不远了。
2、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
心理咨询的最多表现方式就是“话疗”。
两个人坐在咨询室,有时候你说话,有时候咨询师说话,看上去像是在聊天。但是没那么简单,咨询师跟你说的每句话几乎都带着自己的觉察,带着自己的理论支持,不是想到哪儿说哪儿。而对于来访者来说,从咨询师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中,也许就能感受到温暖、理解和力量。
如果心理咨询只是聊天,那也许找闺蜜来得更方便。
3、心理咨询就是骗钱
结合上面两点食用,效果更佳——你们就跟人聊聊天,还要收钱?骗钱的吧!
(不排除一些非法机构,利用心理咨询的名义,大肆敛财,一次性收N次的费用,还奇贵无比,这个就需要事先擦亮双眼,选择靠谱的机构了。)
因为心理咨询看上去没有什么实质的产品,和立马能被外界看到的改变,所以大众会看不到它的收费点在哪里。相同的境遇,可能还有法律咨询,也是谈话-收费。
那 心理咨询明确是要收费的。因为这是一个工作,也是一项服务,出售的就是咨询师的这一段时间,以及这段时间内提供的精神服务。收费这个设置,可以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义务,使得双方可以全心投入咨询中。付费,就会让双方达成一种合约,进入一种更清晰的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模糊的猜测中——“这是聊天吧?还是咨询啊?我应该进入咨询师的状态吗?”“应该不收钱吧?我就随便说说就行了,反正也无所谓。”
收费,也表明 谁也不欠谁的。会让来访者重视每次的咨询、尊重自己的咨询师的劳动成果;也会让咨询师明确自己的职业身份,更加负责,尽可能地帮助、理解来访者。
4、心理咨询很赚钱
有人按照朝九晚五,做五休二的作息,给心理咨询师算了一笔账。时薪按400算,8*400*5=16000
一些培训机构,也打着心理咨询师月入X万的广告,来吸引大众报名其课程,是否有国家资质不说,首先就误导了大众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认知。
其实也算是一个偏见了吧,对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师来说,一天有8个咨询,那真的是“生意爆棚”了,要保持每天都有这么多咨询,除非业界大牛,不然真的还挺困难得,更不要说,一天8个小时的咨询,咨询师本人的精力是否承受得了。因为咨询室内1小时,咨询室外N小时的消化、整理和反思啊。
此外,大家应该也知道心理咨询师要接受督导,督导的价格一般都会比自己做咨询的收费高吧,一些还要接受长期的个人体验、个人分析,还要不断参加相应的培训班、团体、进修来提升自己。
当然,业内确实不乏赚钱的大佬,但背后是是大佬们日积月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坚持。
业内还有不少咨询萌新,公益咨询都不见得能接到几个个案(不是贬义,如有冒犯先在这里抱歉),还要自己搭上咨询室租借费、平台抽成、督导费、个人体验费、培训费。
所以心理咨询都是按回本来看待收入的…
5、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这个已经算是学心理的一个梗了。
心理专业学生:我是学心理的
某人:啊,那你不是知道我在想什么了?我以后要离你远点,不然我想什么你都知道。
我们是三体人吗?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去做赌王呢?
心理专业里确实会有人研究测谎、微表情之类的,但是这跟心理咨询的关系不大,而且也是基于分析的前提,而不是站在那里就知道你在想什么,那是超能力哦。
现实中的“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其实是指,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在想什么,那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和理解,是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有别于大众认为的“读心术”,而是来访者产生了“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了”的想法。
6、心理咨询就是说教
也许有的缺乏经验的咨询师,会把咨询过程,变成说教、指导的过程。“都过去那么久了,你别放在心上”“想开一点吧,不经风雨怎见彩虹”“xx也是为了你好,你这样做确实不对,应该xxx”,我相信来访者来咨询不是想来听这些的,而心理咨询也不是为了修正来访者的价值观的。
7、来做咨询的人都有病
其实现在,我觉得大家对于心理咨询已经不会强烈地污名化,渐渐开始接受,但是如果等到自己被建议去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还是会说一句:我没病,我挺好的,不用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用途,说得通俗一点: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而且这些“病”里面,不包括精神类疾病,因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所以精神类疾病、严重心理问题都需要去专业的医院做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只是辅助咨询。
而且现在来做心理咨询的人,大多都是压力、情绪、情感、亲子关系等等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来做心理咨询的人,大多是希望提升自己生活质量的人。
8、心理咨询师都会催眠
《盗梦空间》《记忆大师》《催眠大师》等等精彩的电影,把催眠带到了大众的面前,并渐渐让大家把心理咨询跟催眠划上了等号。
催眠只是心理咨询的技术手段中的一种,其他还有沙盘、绘画、舞动等等。术业有专攻。
好比舞者,有的会古典舞、民族舞、国标舞、breaking、locking、hiphop等等,你让跳古典舞的舞者,来一段大地板(breaking街舞的一种),总是不现实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尝试催眠疗法的话,就去找会催眠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每个咨询师都会催眠的。
9、心理咨询能帮我挽回爱情
要问现在最火的心理咨询关联词是什么,莫属情感挽回、小三劝退了。
似乎当今社会的人们确实不太会处理亲密关系,当遭遇被分手、被出轨等事件,想到的就是找人帮我把TA追回来。也许通过情感挽回师的话术、指导,真的是有用的,能挽回或者能劝退。
但这其实跟学生时代,让别人帮自己追女生/男生一样,对方真的是因为你本人才跟你在一起或者才回来的吗?
如果你确实想做情感挽回,可以选择专业的情感挽回机构。心理咨询可能做不到你想要的那样,只能帮你疗愈创伤,或者在另一半也有意挽回时,帮你们探索如何更好的相处可以不分手,以及让自己在未来更好地去投入一段亲密关系,而不是故伎重演。
10、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门槛很低
(我不会告诉你我就是想凑个整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感兴趣,也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当初还有国家二级/三级证书的时候,不少人出于感兴趣,去考了证书,也考出来了,但是真正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寥寥无几。现在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让人误以为上了它们的课,就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可以去接个案。这样的错觉会导致大众觉得心理咨询师的难度系数很低,可以速成,所以不靠谱。
但事实上,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要经过几年的学习,然后从0开始,慢慢接个案,慢慢累计到几百小时的个案,才有底气跟别人说,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确实是比较新的东西,大众对其有不了解很正常,不过不要过分神化、妖魔化、污名化心理咨询,它没有那么神秘,当然也没有那么简单。
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越来越融入大家的生活。
有些人由于被心理咨询师误导认为通过心理咨询就能搞定抑郁症,说什么心病要靠心药治即靠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来治。殊不知,轻度或个别中度的抑郁症通过心里咨询可能会消除(看患者配合程度,且时间长),但多数中度和所有重度单靠心理咨询是搞不定的,因为心理疾病已产生生理疾病如失眠,内分泌失调,头昏眼花,腹泻等,因此我倡导的是综合治疗法即: 看精神科医生并吃药+看心理医生(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做七个动(心动主动行动运动活动互动胃动)。坚持不懈的动加上吃药和心理咨询,三管齐下,才能有好的疗效。要不复发,就要一直动(既使好了也要动,以避免复发,因复发率太高,70%左右,因为认为好了就不动了,结果又渐渐冻住了)。
误解一:脑袋有问题
这是对心理咨询最常见的误区。当我们说“心理咨询”时,要分清两个概念,即“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针对的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病人,如患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的病人。但是“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正常人,就是你、我、他。只要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婚恋、人际交往、个人成长等方面遇到困惑、难题时(即一般心理问题,如因家庭纠纷、就业迷茫、个性冲动等引起的内心矛盾),自己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缓解情绪,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其实,心理咨询是正常缓解心理压力与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办法,去做心理咨询并不代表你“不正常”、“思想有问题”,也并不“丢人”。相反,现在很多思想进步、开放的人已经毫无顾虑地走进心理咨询室来促进个人成长。
误解二:一眼看穿我
几乎每个心理咨询师或学心理学的人,都被问过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你是不是看一眼就知道我在想什么?实际上,心理咨询师并非“读心神探”,不可能在不了解你的情况下知道你的所思所想。
由于心理咨询师接受过系统而科学的知识、技能培训,他们了解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加之长期咨询实践累积的经验,心理咨询师确实有更良好的观察力、逻辑分析能力。对人的情绪和语言透露出的心理状态更敏感,而这些都是基于客观、全面的材料才能作出判断的,并不能说“一眼看穿”而把问题简单化、神秘化。
误解三: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表面上看,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面对面谈话,但这个聊天过程并不是随意、漫无目的、“张嘴就来”的。 相比于家人劝解、朋友安慰、领导教育,心理咨询师的“聊天”更专业,也更有针对性。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师初次接触来访者时,首先会询问来访者的主要困惑,再了解他的一般情况(如家庭、工作、生活、学业、人际关系等等)。对来访者有了大概印象以后,针对某些人,咨询师还会使用一些量表、测评来评估来访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初步诊断,然后制定咨询或治疗方案,而每一次的咨询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要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的。
咨询师并不是人人都能做。他们首先要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了和各行各业的来访者建立关系,其他领域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此外还要熟悉各种心理干预技术,同时还必须有更强大的内心、健全的人格,能通过自我疏导,以更好地接受别人的“心理垃圾”。
需要提醒的是,当出现自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首先要到医院相关科室做身体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重症的精神病需要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不能只靠单纯的心理咨询,若治疗不当,很容易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误区一:看心理医生是很不体面的事情;
在许多人眼里,来询者往往怕被别人认为患了精神病或是被当作怪人,去咨询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思想道德品质有问题,表露出情感的困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因而不少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去求助于心理医生。
其实在人们眼里的心理障碍、“隐私”等,在心理咨询师看来往往就是大众较普遍的心理障碍和症结。咨询师不会取笑你,并为你在心理保密。因而来询者丢下包袱、充分信任咨询师是诊疗的关键所在。在心理学界常引用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西方男女青年约会,男方迟到了,当问及原因,说是去看心理医生耽搁了时间,女方不但不责怪,反而更欣赏他,因为一来表明他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来他有向上的精神,有改变生命质量的强烈愿望,不愿混混沌沌虚度一生。在我国,同样的情形,女方则可能猜想男友是不是精神病人,会不会遗传,我还跟他谈下去吗等问题。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认知,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误区二:把心理学当作“算命学”
有一则故事,两个久未见面的老同学不期而遇,其中一个知道对方是心理医生,就让他算一算自己现在心中想些什么。其实许多来询者也有类似的心态。他们不愿或羞于把自己的内心活动吐露出来,在他们看来,反正你是心理医生,简单说几句,你应该能猜出我心中想些什么,要不你就没水平。可心理医生并不是算命先生,他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能看穿人的内心世界,他只是应用心理学现象及规律,对咨询者提供的足够信息(病史)进行合理分析,再进行认知和行为、心理治疗。详尽地提供病史,才能帮助医患双方共同找到疾病的症结,才能保证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否则治疗就会南辕北辙。
误区三:对心理咨询抱有过高期望
许多来询者把心理咨询神化,好像咨询师应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好似一个开锁匠,什么样的“心结”一下子都能打开,常常来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望的“晴空万里”的心境,便没了下文。
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干预是一种很艰辛、漫长的治疗过程,心理疾病常与咨询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联,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愿望,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雪消融的,所以来咨询时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误区四:把完善自我的责任推给咨询师
张先生受到婚姻问题的困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工作大受影响。咨询两次后,问咨询师:“我觉得您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早做咨询就不会闹成今天这个样子了,现在真是进退两难啊!您经验丰富,见这种事多了,您说我到底离婚好,还是不离得好?”
咨询师语:像张先生这样需要咨询师帮忙做决定的人确实不少。但是心理咨询师是“助人自助”的职业,就是帮助你跨越心理障碍,达到心理成长的目的,然后自己作正确的决定。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左右为难的事情,我们不能总靠别人来左右自己的人生,通过心理咨询,找到自己心理的盲点,使自己的心理成长起来之后,是要靠自己来做决定,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心理咨询师如果帮助来询者作决定其实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减少了麻烦的心理分析过程,但是如果心理咨询师这样做,虽然迎合了来询者的心理需求,却严重违反心理咨询原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像小学生,如果家长经常帮助他写作业,这个学生是断然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另外,如果咨询师经常帮助来询者出主意、做决策,还会使来询者产生心理咨询依赖。不利于来询者个人成长。
心理咨询师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改变认知、助来询者人格成熟的作用。“救世主”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再塑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
误区五: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工作
来询者中另一个极端的认识,是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大道理。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情绪问题也是需要治疗的疾患。
一女孩因强迫观念痛苦异常来就诊,家人反对并干涉:你就是想不开,想开点就是了。病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内心绝望,从而影响到治疗的连续性和效果。其实,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一门分支科学,有着严重的诊疗程序,它们可有交叉,但不能等同。思想工作者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社会规范及集体意志。心理咨询则是运用咨询技巧、心理分析等手段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询者进行批评、教育。这需要咨询双方共同努力去战胜疾患,还有一些心理疾病是在脑内一些生化物质改变的基础上发病,单纯心理疏导是很难达到治疗效果的,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治疗内源性抑郁症,决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取代的。
误区六、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很多人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去做心理咨询,但实际是:心理咨询是面对正常人出现心里冲突后,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而去寻求最捷径的心里疏解办法。
如果一个人精神状况真的到了神经症,精神病等病态的心里疾病时,心理咨询是不能单独解决问题的。
必须等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心理咨询才可以介入。
人们对心理咨询有哪些误解?
心理咨询是一个新兴的职业,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存在这一些误区,导致影响了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有的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没什么用,聊天谁不会,干嘛要花钱去聊。还有的认为咨询就是说话,说话不该这么高费用,不理解心理咨询是一个高技能的工作,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很高。有的认为我既然花了钱,你必须让我康复,而忽视了自己努力对症状缓解的作用。
一些从业人员对虽然有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造成咨询效果不好,如有的咨询师认为,来访者有症状不用去理会,慢慢就好了,听着好像对,但是作为很痛苦,很害怕的来访者来说,根本做不到,并且越这样感觉症状,越害怕,越严重。有的咨询师过分强调来访者自身的能动作用,而忽略了咨询师自己对问题具体分析,给出合理建议的作用。
人们对心理咨询有误解,是导致很多人拒绝来咨询的一大原因。从接触心理咨询工作开始,我遇到过的一些误解总结如下,也欢迎大家来补充。
1. 有“病”才去心理咨询
很多人觉得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有“病”,会被人指指点点,而自己只不过是情绪不好,但还是个正常人,所以不需要去心理咨询。
当然,是否选择心理咨询是每个人自主的选择。但有必要澄清的是,心理咨询能在很多地方帮到我们,例如职场关系、婚恋关系、亲子教育、情绪问题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处理好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轻装上阵,开足马力经营自己的人生,而不被这些问题拖累。
2. 心理咨询师会“读心术”
的确,被一个陌生人看穿内心是一件没有安全感的事情。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师并不能“读心”,而只能依据你愿意让他看到的东西开展咨询工作,换句话说,最了解我们的人永远是我们自己。
3. 心理咨询师会替我解决问题
很多人带着具体的生活问题来见咨询师,比如“是否应该和女友结婚”“该辞职还是创业”等,希望咨询师给出一个万全的解决方法。但心理咨询师不可以这样做,心理咨询师会和你一起针对问题进行探索,而最终的决定则需要你来自主做出。
4. 请心理咨询师“说服”或者“分析”别人
这样的愿望可以理解,但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来访者本人。
5. 心理咨询就是情绪安抚,没有其他用
很多人觉得心理咨询就是找咨询师安慰一下自己,没有其他用。这样的看法并不准确,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必要部分。此外,咨询师还会和来访者一起探索,觉察自己的模式,进而做出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改变。
大家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至少说明心理咨询的宣传和科普还是有不到位的地方。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有所贡献,使心理咨询帮到更多人。
人生是一场即兴剧,需要勇气和方法。欢迎【关注】我,人间即兴指南,专注人际关系、应用即兴内容,你的心理后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