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上高一,成绩很差,玩手机。这些青少年所容易犯的一些毛病,这个孩子几乎都有了,怎么帮助这个孩子呢?
第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有这样的一些毛病,不是一天两天是形成的,要想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耐心的做一些细致的工作,跟孩子讲一讲学好会怎么样,学不好会怎么样,跟孩子说一说,刻苦学习就能够提高成绩的可能性。让孩子树立起信心,让孩子知道学习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让孩子能够知道,现在努力不会太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唤醒他内心的那种对学习的热情。
第二,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学习进步。让孩子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搞好这些常规学习之外,加大学习力度,让孩子在学习当中找到乐趣。从获取知识当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依托。手机上的乐趣终归是一些虚拟的乐趣,而只有学习才能够让人充实,才能够让人充盈。
第三,让孩子慢慢的改变手机对她的诱惑,自觉的抵制手机。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通过看书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切不可生硬的没收孩子的手机或者是不给孩子手机。那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激烈的反应。孩子这么些年,依赖手机,就像一个人喜欢抽烟一样,像孩子断奶一样,你硬不让他抽烟,硬不让他断奶,他是受不了的。让孩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之前,也要先给孩子讲讲手机对他的不良作用不良影响。
第四,一定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才能够树立起信心。如果家长觉得孩子不行了,完全报废了,对孩子不管不问,那么孩子可能就真的完了。孩子很可能不是上清华北大的料,但是孩子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现在才是高一,还有时间,只要把孩子纠正过来,孩子就会进步。如果你没有好的办法,你可以在今日头条上搜索“焦老师讲教育”关注并私信我“上进心”三个字,我会把转变我自己的孩子的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给你。
关注焦老师讲教育,致力于青少年教育,让孩子每个人都进步,都最大限度的接近成功。
16岁的高一女孩,正是叛逆期最为明显的时候。孩子沉迷手机,跟思想叛逆,性格自私一样,是叛逆的现实反应,家长为此着急不安,也是难免的事情。
- 一个同款叛逆期女生
笔者同事的邻居家,就有一个类似的女孩子。初中毕业就闹着不肯读书,被她老爸狠狠教训一顿后,上了一所普通高中。高一住校半年,跟宿舍所有同学都合不来。打电话给家里,要么给她租房,要么不再读书。
家里经济条件很一般,拗不过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小户,让奶奶去陪读。没想到上了高三,又嫌租住房子太小,要求单独住一间,不换房子就不读书了。各种任性。
家里被闹腾的没辙,最后只好答应换了房子,变成两室一厅,才消停下来。家里人还在担心,高中还剩下半年,会不会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现在一家人只盼着她作够了,作累了,早点消停下来,让一家人安稳下来。
- 如何面对“神兽”附体的孩子
题主所说的孩子:高一,成绩差,沉迷手机,任性自私,看着不大像普高的孩子。毕竟普高孩子学业有一定压力,能够有大块时间玩手机的还是少数。除非老师和孩子自己都已经放弃了学习。
1.让孩子住校,借助学校的约束力
大多数高中阶段孩子,不管普高还是职高,应该以住读为主。如果是普高,高一孩子学习压力不会小,玩手机的机会应该不多。
如果是职高的孩子,通常对学生玩手机会严加看管。其他比如不学习,任性自私,建议让她住校,集体生活改变不了学习,改变她的任性自私还是有可能的。
2.给孩子叛逆任性的机会
有人把叛逆期的孩子比做“神兽”,这个阶段的不少孩子真的像神经紊乱的怪兽。家长如果跟他们对着干,通常只会两败俱伤,后果更加严重。
作为家长,应该接受孩子叛逆的现实,把叛逆看着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唯有这样,才能用平和的心态,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
3.完全接纳孩子
接纳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孩子好坏不分,无理取闹,自以为是的时候。不跟孩子硬扛,接纳孩子,显得尤其可贵。
但是换个角度,当我们愿意相信,孩子内心世界正在经历成长的狂风巨浪,独自面对人生的艰难,需要家长守望相助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包容和爱,才会完全释放出来。
【小结】
题主面对的孩子成长的问题,不管是沉迷手机,还是叛逆任性,是不少青春期孩子家长都会面对的问题。并不是我们一两个家长会遇到的。
接纳包容孩子,给孩子更大更宽松的成长空间,是我们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我们的理解、包容和接纳通过积极正面的方式传递给孩子的时候,她总会有觉醒的那一刻!
闺女上高一今年16岁,成绩很差沉迷手机,思想叛逆和自私如何改?
我也有一个高一的女儿,不到16岁。可以说,你曾经有的感受,我都有,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是,孩子为什么这样?
这些问题,还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最主要的,需要家长做出改变,转变思维。
首先,手机问题。手机现在很普及,是个中学生都有,对手机的使用和管理,本质是孩子的自律性强弱。
我女儿小升初时,因为在家附近上辅导班,所以我给她手机联系家长用。那时候比较小,还是能够管控的。一般我们一天让她用30分钟左右,是一次使用还是分次,由她决定。她基本都是玩一会儿游戏就放下了。
上了初中,班级作业在微信群里留,孩子们自己又组建了微信群,这样手机的使用,又加上了社交的功能。
学校都是早上进班交手机,下午放学发手机,因为孩子们走读,很多需要家长接送,手机联系似乎必不可少。
现在高中,住校,周一早晨收手机,周五放学发手机。
应该说,学校也在为手机的使用尽力。在这种情况下,周一到周五,基本能够安心学习,也习惯了没有手机的日子。
寒暑假,我给孩子规定,写作业或看书期间,专心一 用,不能看手机。每天有固定的时间户外活动。画画的时候,也没办法看手机。基本上,她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能够放下了。
放下的原因,是有让她需要集中精力去做的事。这个自律,也是慢慢锻炼的。在家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商量一个条件,什么情况可以看手机,什么情况不能看,让孩子知道,手机不能无时无刻地在手里。时间从短到长,逐步练习。
不要期待一下子达到什么目的,手机只是一个形式,如果孩子没有从心里戒断手机,即使不在手里拿着,可能心思也无法做其他的。
其次,思想叛逆和自私,这个我不太赞同家长的看法。16岁的孩子,思想叛逆是正常的,不叛逆的孩子比较少见,关键看家长用什么眼光去看待这个阶段的孩子。
12月份有一段时间,我真的觉得世界末日到了,我家孩子不愿意上学,不愿意参加月考,在家呆了一星期来逃避。
那时候真的觉得很崩溃。我家孩子,从小到大,属于比较上进有主见的,我们也并没有多限制她,我实在不知道这种情况为什么出现。
那段时间,买了很多心理学的书来读,想走进她的世界,也天天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接受孩子的平凡,我不要她作天才,我只要她快乐健康。
我甚至跟老师撒谎,帮她请假,带她出去玩,放松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她的声音,尊重她的意见。
一周后,她去上学了。周一给我打电话,说昨晚没睡好。我都好担心,周二晚上,又给她打电话,了解什么原因,怕她因为压力大而失眠,还好不是。
16岁的孩子,心理其实很脆弱,她们的压力也很大,需要家长的扶助和引导,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任何标签。她们只是太想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太想表达自己长大了,家长就认为她叛逆吗?那想想,作为家长,在这个年龄的时候,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能理解你孩子的表现了吗?
昨晚放假第一天,我家孩子去理发店烫了个头发。原本说好是去理发的,但她跟理发师聊着聊着,竟然决定要烫发了。
要按照 我以前的做法,肯定会反对的。但现在我想,孩子想尝试改变一下形象,为什么不可以?我们成人不也是把发型变来换去的吗?让她尝试一次,对什么都不会有影响对吧?但孩子通过烫发,可能会认识自己的另一面,而且,烫发的过程,体验之后,也许并不美妙,不满意的话,开学再换回来就好了。
就这样,我忍住了,看着她烫了个卷卷的中长发,花了880,我怕家里的爸爸看到后愤怒,还提前用微信说服了爸爸。
回家的路上,孩子很高兴,甩着她新做的发型,挺开心的。她还说想漂染一下,我拒绝了,跟她说太毁头发,而且现在还不到可以做这件事的年龄,高考完可以考虑。
所以,孩子的“叛逆”,表现是什么?你能接受吗?什么程度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你可以告诉孩子理由,什么情况下可以接受?
这就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多交流一下,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你就不会说孩子叛逆自私了。
说起自私,她上周回来的时候,拿回一个拉杆箱,还有两盒颜料,很沉很沉的。孩子一个人从宿舍拉出来,我要帮她,她不让,因为她知道我身体不好。
想让孩子不自私,也需要家长告诉孩子,她的哪些做法我们不能接受,为什么?我想高一的孩子,理解能力应该没问题了,说清楚了,孩子还会给你自私的感受吗?
归根结底,我认为是你们的交流太少。放下家长的架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一下吧。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都有青春叛逆期,只不过叛逆轻和重的程度不同而已。
16岁的女孩总以为自己长大了,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独立了,自己应该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有自己的隐私等想法,总是害怕自己被父母或别人当小孩看,因此而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叛逆心理是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勾通、理解和关爱是治疗叛逆心理的“良药”。
父母应该放下“身价”,把自己当着是孩子的朋友,真诚的,平等的和孩子勾通;只有通过与孩子勾通,你才能够了解孩子想什么,需要什么?真正摸清孩子的心思后,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心理“干预”,孩子才会接受。当然,也要树立起父母的威严,让孩子与父母像朋友一样真诚勾通的同时,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对父母有敬畏之心。
必要时,可以給孩子划“底线”;当然这“底线”应该是公开透明的,明确地告诉孩子超越“底线”会有什么后果。一般孩子都有自知之明,不敢轻易触碰“底线”的。
孩子心态正常了,学习自然也会努力。如果孩子努力了,成绩还是很差,那就有可能孩子的基础不好,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把基础补起来。这样孩子心态正了,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就会有动力,成绩也就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