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牛郎,我来回答。
前几天我家也遇到这种情况,孩子放学回家之后,孩子的妈妈发现孩子眼角有些发红,好像被人打过,然后我们就问他,为什么眼角发红呢?孩子说,他被一个二年级的哥哥打了,那个二年级的哥哥,还和他说明天必须带多少多少好吃的,要不然还会揍他;说实话,我和媳妇儿,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像五雷轰顶一样,我们特别气愤,真的想马上冲过去,马上联系到对方,要个说法;
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小孩子们哪有不打架的,这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天晚上我们只教给孩子,要学会拒绝,不能太顺从别人这种为所欲为的想法,但是又过了两天,孩子回到家,又和我们说,她又被那个大哥哥打了,踢他屁股了,我想这件事儿,必须和老师,来建立联系,要不然就会发生这种校园暴力事件,会对小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立即联系到了孩子的班主任,经过班主任的联络,我找到了对方的孩子,当天我去到学校,然后和孩子班主任和对方孩子的班主任,一起就这个事进行了讨论,并把对方的孩子也一起叫到了办公室,二年级的小孩,也不大点儿,你想,好几个大人,围坐在身边,他有点慌张,后来还哭了,一言不发,看到这种情况,其实我也挺担心,所以我也安慰了对方的孩子,经过两个班的班主任教导,对方的孩子答应以后再也不欺负小弟弟,后来这几天孩子回家,问他有没有被人欺负?他说没有,然后,以前欺负过他大哥哥,现在成为了他的好朋友;
我觉得我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过激,而是与班主任沟通,我相信学校会经常遇到这种事件,学校肯定有更稳妥的处理方法,所以,在经过两个班的班主任的参与下,简单的沟通,之后这个事情就不再发生了;现在孩子每天在学校,过得很快乐;
如果我当时特别过激,直接去学校找到对方的孩子,或者联系对方的家长,不仅会破坏学校的管理秩序,而且还有可能会和对方家长产生冲突,导致事件进一步扩大。
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也是孩子人生路上开始有了真正的人际交往后遇到的实际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孩子比较单纯善良。一方面觉得别人要,自己不给似乎也不近情理;另一方面,感觉到别人总向自己要东西,似乎自己比较“好欺负”,会觉得有些难过。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我的建议有三条:
1、首先,父母对这种事的反应,以及对孩子的引导很重要。孩子感到难过,这个情绪很有可能是大人“影响”出来的,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可能暂时还意识不到经常有人向他要东西,原因在于他“好欺负”,通常是大人总对孩子说:怎么他老向你要东西,不向别人要东西啊?就你好欺负是不是?
这是一个错误的导向,会让孩子陷入委屈和无奈的境地。单纯善良,其实是孩子身上一个非常可贵的优点。我们作为家长,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可贵品质,而不要斥责他: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傻?!…
比较好的导向是什么呢?父母对此,应该暗示孩子:你一定是个善良友好的孩子,所以别人喜欢跟你交往,也喜欢向你要东西。因为你总是能及时帮助到别人,所以别人想到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自然就愿意和喜欢找你了。
这样的引导会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行为,接纳自己友好善良的人格,对自己的评价是正面积极的,有助于孩子继续保持善良友好的优秀品格。
2、其次,孩子有在学校交朋友的需求,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分辨“友谊”。孩子在学校是需要交朋友的,如果别人将要东西,解释为“借东西”,那么孩子不借的话,会被人认为“小气”,也有可能被别的孩子排斥,有时的确会影响孩子交朋友。但我们都知道,不替对方着想的”朋友“,都不属于真正的朋友。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必须捍卫。
当然,如果要东西的理由是“借东西”,而这么小的孩子暂时还分不清借多久才叫借,超过多久才叫“借了不还”,所以,父母需要教会孩子跟对方商量:借来干什么,要用多久?什么时候还?谈好之后,然后大方的借给同学。要让孩子明白“借”的边界在哪里。不能无期限的“借”,导致借出去之后不好意思张口要回来。这就使孩子处于了“被动”之中。要尽可能教会孩子与他人商量和谈判。比如:放学前如果同学不还,就把借的东西要回来,可以跟他说明白,下次我可以不借,因为你没有及时还回来。
所以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教会孩子跟他人商量“借”的时间和期限,并且信守承诺。同时让孩子明白,很多事孩子做的很好,但是一些事应该是有边界的,而我们不必为了不得罪别人或者讨好别人,就不敢去争取不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失。
3、最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在主观上学会保护自己的东西。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他现在可能还不太明白自己的东西得来并不容易,也许“反正我没了妈妈会给我买的,就借给你吧,甚至也可以给你吧”。导致孩子虽然不愿意,但想一想得来的比较容易,也就屈从了。孩子并没有真切意识到,父母挣钱不容易,一些物品的购置也不容易,父母给自己买东西也来之不易,因此,父母也需要向孩子讲明挣钱的不易,爱惜东西的重要性,以及不随便将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活着送给别人。
以上三点有先后,分别代表三个问题对孩子影响的大小,第一点影响最大。希望对提问者有所帮助。
我是Anne,一个懂点青少年教育的人才发展专家。我是“自己孩子”这个产品的开发者(妈妈),也是“别人家孩子”产品的批量检验者(人才发展),我用现实检验教育,也用教育实践现实。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要认识到孩子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正是这些问题使孩子得到成长。
家长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跟孩子做一次深入的沟通。
沟通时遵循“先跟后带“的原则。
先跟孩子的情绪:“总有同学跟你要东西,你心里很难过是吧?”这时孩子会觉得家长是理解他的。有些家长不懂得要“跟“,一上来就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有些家长甚至会对孩子说:“这有什么?不就一点儿东西吗?你这么难过值得吗?”类似的言语都是在否定对方的情绪,孩子感受到的是你对他的不理解、不认同,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委屈,甚至不再跟你沟通。
“跟情绪“是很好的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和感的方法。
接下来和孩子一起探讨以后如何面对这类问题,你可以问孩子:“他跟你要东西你是怎么做的?”这时孩子会把他的做法告诉家长,接下来你就问:“除了这样做,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这时孩子可能就会想到第二种方法,我把这些方法都记录下来,继续问:“还有呢?”“还有呢?”“如果还有的话会是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引导孩子开拓思路,就可以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头脑风暴”。当然如果你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这时候提供给孩子,接下来和孩子一起选出更好的应对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得到了成长。
有些家长习惯于在孩子面前扮演权威,觉得孩子遇到了问题就要给出孩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来,甚至有些家长会“硬挤”出一些方案来,自己明明知道不可行也要提供给孩子。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觉得你帮不了他,问不问你无所谓。
按上面步骤沟通的好处是,一是通过“跟“让孩子觉得你是理解他的;二是通过头脑风暴让孩子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锻炼了他的分析能力;三是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支持。
突然想起来我女儿小时一件事。
当时我们和朋友在外面吃饭,女儿在旁边的游戏机打弹球。突然撅着嘴过来了,说她得到的弹球被一个小孩拿走了不给她。
因为大家都在聊天,我就轻描淡写的劝了劝,说没事的,我再给你一个币我们再玩一局。谁知道话音刚落,女儿就嚎啕大哭起来,说不要新的,就要刚才的。
当时觉得好没面子,于是拉着她说,那去找她要呀,在这里哭有什么用。结果她拖拽着不走哭得更厉害。
朋友就在一旁劝,说不要这样,别教孩子这样,但到底该怎样他却也说不出。
这事大概四五年前了,当时不明白,现在想起来,突然感觉很不是滋味。
孩子被欺负,最亲的人该做什么?
孩子被同学要东西,心理难受,说明孩子是不愿意的。被逼着做不愿意的事时,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可以say No!
可是,当孩子来找我时,我先是告诉她别往心里去——破坏了物权意识;又是逼着她,想要自己去——伤害了她的自尊。
这或许就是当年朋友劝我不要这样的原因。
现在回顾此事,其实,当时最该给孩子的,是一个拥抱,问问她:“所以,你很难过对么?”
比起告诉孩子怎么办,帮他把不舒服排解出来,才是我们更需要做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
为什么有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
有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恃强凌弱。外表看起来弱的孩子,就更容易被欺负。
这些孩子,遇到不舒服、不喜欢的事,不敢说不,或说不出口,主要是因为内心缺乏力量,从外来看往往是自卑、胆怯、适应力差。
而导致这些的原因,也常常跟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有关。
“别再为这事难过了”“想开点就好了”“你要是这样,就会……”
这些我们认为是开导的语言,往往是沟通中的绊脚石,这些所谓的劝导,并不能让孩子明白“是,我不该为此难过”,而是让他变得或者顺从于当下、或者有负罪感、亦或者叛逆。
《非暴力沟通》中,把这些称为“异化的沟通”,它阻碍了爱的流动,让我们在孩子面前呈现出冷冰冰的局外人模样。这样的结果是,孩子感觉“没人爱”“被抛弃”“不值得”,这时候孩子就会呈现出自卑、胆怯、适应力差等情况。
面对问题,情感上支持、技术上辅助
我在头条有篇文章《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回来告状,和他说这6句话,利用挫折练情商》,收录的是我开始学习《非暴力沟通》和《正面管教》后,对孩子遭受委屈的处理心得。
核心思想就是“情感上支持,技术上辅助”。
这里说的情感上支持,就是不论孩子遇到什么情况,是对是错,是好是坏都不重要。我们首先要无条件的站在孩子身边,接受他当下的情绪,耐心的陪他梳理和表达。
而技术上辅助,则是借用一些沟通的技巧和共情的方式,让孩子情绪之后,能够理清思路,找到自己的处理方式。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允许孩子嬉笑怒骂,帮助孩子看懂自己的嬉笑怒骂,这是我们身为父母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