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幼儿园不跟别的小朋友玩,也不配合老师,现在不想去幼儿园了。仅仅凭借这么几条很难判断孩子到底有怎样的问题。
不知道孩子在家里的社会交往怎样?有没有刻板、单调的重复行为模式?有没有明显的孤僻、被动、难以沟通?如果在家庭里面如此,那么孩子有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倾向,具体建议到靠谱的专业机构做临床甄别。如果同时伴有语言和智能的迟滞,甚至有可能是自闭症倾向。
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明显泛自闭谱系障碍征兆,只是表现为孤僻、冷漠,那就可能是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是不安全依恋类型之一种,通常源自婴儿期不恰当的母婴互动模式。一般来说,如果婴儿期母亲(或主要哺育人)对婴儿不耐烦、嫌弃、不关心、或其他常常长时间忽略或怠慢婴儿需求的情形,那么婴儿对世界的安全感就会受损,就会自然地发展为回避型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不会表达他们的情感诉求,即使他们内心也有渴望,但会隐忍藏起来;对与父母的互动,通常显得被动,看不出明显的情感表达。有些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父母眼里显得“很乖”,因为他们不像别的孩子那样任性、吵闹、总是要这要那。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幼儿园通常就容易表现为问题描述那样。
如果孩子是回避型依恋,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抛开其他因素,仅仅从技术角度,孩子越小,依恋类型其实就越容易引导、转变。幼儿阶段的孩子,如果父母养育和管教方式得当,回避型依恋是完全可能引导转变为安全型依恋。
问题是,大多数婴幼儿期形成发展到依恋类型,会一直延续到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像回避型依恋,根据孩子的先天气质以及后天的造化,可能发展为恐惧型依恋或疏离型依恋,对成人后整体人际关系取向产生严重影响;对伴侣关系、职场关系、日常人际交往,乃至未来做父母后的亲子关系都会产生持续的消极影响。
为什么?问题的关键还是在父母。既然婴儿期形成发展为回避型是因应与母亲的母婴互动反应模式,而这与母亲的人格高度相关。那么在幼儿期、儿童期乃至青春期,父母还是同一对父母,母亲还是同一个母亲,婴幼儿所发展的依恋类型会受到持续的一致的影响,父母最自然和习惯的反应模式通常是不断强化孩子的依恋类型。
所以,如何帮助回避型幼儿改善和转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关键是父母的学习成长。简单地说,悦纳、支持、鼓励、赏识,给予孩子充分而足够的安全感,幼儿的回避型依恋就可能逐渐调整转变为安全型依恋。难在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中,父母自然和习惯的互动反应模式其实是在强化孩子的回避型依恋;难在父母要改变自然和习惯的与孩子互动反应模式。
当然,如果父母只想解决孩子幼儿园的适应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如果是一名称职的幼教,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赏识和支持,那么幼儿园适应问题不难解决。
怕就怕,幼儿园老师不合格,不称职,不胜任;父母相较于应该的父母角色不合格,不称职,不胜任,那就真的棘手。
这个真是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严重到医学领域才能解决的,我就不妄言非议了。若果仅是性格,环境使然,咱们来交流一下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不敢于主动结交小朋友,如果幼儿园允许自带糖果玩具,家长就给孩子准备点,在家里教孩子主动送给其他小朋友,必要时,前几次,早点去,在妈妈鼓励指导下,送给小朋友。如果幼儿园不允许带,早点去,晚点走,在教室外等着送给小朋友,同时,明确用语言表达,xx,咱俩做好朋友。
孩子的世界,绝大部分是单纯的,友善的,热情的。你是他朋友,这个局面很容易形成。然后就有人主动找你了。你就一点点有了说话的伴,游戏的伴,慢慢就好了。这一过程中,在家里了,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与小朋友交往的动态,及时指导,巩固发展友谊。
如果孩子对外界敏感,更要每天与孩子主动交流,启发引导,同时鉴别(毕竟是孩子的主观感受,不一定全是事实),找出使孩子不快乐的原因,帮孩子“话疗”,解心结。例如,老师批评了,那么你错否,错哪了?谁错了,老师都得批评啊,你改正不错了,老师就不批评你了。然后必须趁热打铁,你说说,老师表扬你多少次。以此抹消不愉快消极的记忆,巩固愉悦的快乐记忆。既不留下阴影,又进行了正确行为的导向。
如果被小朋友欺负了,偶然的不算。被同一个人欺负多次,1必须找老师找对方家长解决。2告诉孩子,再遇欺负,一定打回去,打不过也打。如果不打回去,他还欺负你,别人看了也学样欺负你。即使实力悬殊也要对打,纵然挨揍,也要用失败宣告,我不是可以白挨欺负的。
诸如此类吧,你来问,我来答,希望能帮到孩子。这是大事,别以为无所谓,孩子的启蒙成长阶段,都是小事也没有小事,因为它很可能会影响整个成长阶段,甚至一生。
祝每个孩子成长快乐,成长顺利!
不知道孩子是否是刚上幼儿园的三岁小朋友?三岁的孩子因为刚刚开始集体生活,可能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加上分离焦虑,自然就更不想去上幼儿园了。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帮助孩子呢?
首先,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问问他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是否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因为和老师同学不熟悉,所以特别想家之类的。但是,三岁的孩子语言能力有限,可能还是说不太明白。
其次,找老师了解情况。因为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家长无法得知,但是老师可能知道。如果是因为和同学闹矛盾了,那就想办法解决。比如:可以请老师帮忙调座位,让闹矛盾的两个小朋友暂时分开等。
再次,告诉孩子他长大了,需要学着适应集体生活。所有的孩子在家都是被宠上天的,一下子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然后还有很多的规矩要守,再不是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了,他们当然会不乐意。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他长大了,需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虽然孩子年纪小,但是有的道理他还是能听进去的。即使他暂时不认可,父母也是需要告诉他这些的。
最后,给孩子缓冲的时间。孩子生气害怕闹脾气,父母如果一点也不退让,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了。所以,不妨跟孩子商量一下,最近两天先上半天,中午就接回来,等他调整好了再继续上全天。
但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误以为哭闹能让父母妥协,所以还是要提前和孩子约定好上几个半天,以免孩子到时候再耍赖。另外,在这个时间里,尽量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比如:幼儿园有很多好玩的,有小朋友可以做游戏,还有美味的加餐等等。
(欢迎关注:菈妈亲子,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
孩子在幼儿园里面不跟别的小朋友玩,也不配合老师,并且现在出现了不想去幼儿园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我想请问家长的是孩子是刚开始上幼儿园还是说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了,如果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的话,这种情况应该是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
说明孩子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园里面和小朋友还没有熟悉起来,还没有成为很好的朋友。对于老师也没有做到很喜欢很信任的那一步,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里面才会出现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配合老师的这么一种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家长要做的就是尽快帮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尽快让孩子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就可以了。
第一,孩子产生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只要不是身体出现了情况,家长都没有必要妥协,一定要让孩子坚持上幼儿园。并且每一天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这么告诉孩子:班级里面有好多小朋友都在等着你一起去玩呢,老师说也喜欢让你早点去幼儿园上学呢,这样给孩子传递的一个思想就是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所以慢慢的他就不会对幼儿园产生那么强烈的抵触感了。
第二,家长平时在放学接到孩子之后可以不必带着孩子着急回家,因为很多孩子放了学之后都会留在幼儿园里面玩一会才会回家,这种情况下家长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他的同班同学在教室里面或者在外面玩滑滑梯,玩一玩玩具,这样还可以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再或者是有条件的家长可以邀请孩子的同班同学到自己家里面去做客,这样的做法都能增进孩子和小朋友之间的感情。
第三,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要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里面去,你要是再哭,我就让你的老师批评教育你。所以孩子在心里一直认为幼儿园是一个不好的存在,他的老师是一个非常凶的人。如果家长经常这么对孩子说的话,非常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更加不利于孩子喜欢上他的老师。
反之家长平时对孩子经常说的应该是:今天老师表扬了你好几次,老师告诉妈妈说你今天上幼儿园非常听话,很喜欢你呢。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让在孩子面前去说幼儿园,说老师的坏话,要让孩子对幼儿园对老师产生一定美好的憧憬,这样他才会期待上幼儿园,才会期待和他的老师交流沟通。所以只要家长按照以上的方法坚持一两个星期,孩子应该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那么如果孩子是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之后出现的这种情况,说明孩子在幼儿园里面肯定是发生了一些什么情况,所以才会出现不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配合老师的情况。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并且老师也没有向着他,出现严厉批评他的情况。所以他觉得老师是不喜欢他的,小朋友也是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的,他就会产生现在的这种情况。
家长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孩子到底和小朋友之间到底闹了哪些矛盾?如果家长自己能解决的话,可以引导孩子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如果家长解决不了的话,就可以寻求一下老师的帮助。我相信只要解决了孩子的难题,那么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
最后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孩子性格特别内向,自己喜欢和自己一起玩,从来不想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家长就要带孩子去检查一下是不是有自闭症的情况?如果是的话,家长就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就可以了,如果不是的话家长再相应的找到造成孩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且解决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