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年级女孩不想上学,在学校爱哭,说肚子疼,恶心。早上不爱坐校车,开学半个月不到,家长早接回家两次了,自己说心里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从学生自身、家长自身、老师方面、周围同学这四大方面着手。
从学生自身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需要一个过渡过程,也是一个挑战。进入小学后,孩子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完成一些明确的任务,面临一个全新的独立的集体生活,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难免产生焦虑情绪。
家长要充分理解孩子,放平心态,大人到一个陌生环境也需要适应,所以给孩子时间,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了解下,看孩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询问孩子是真的身体不适,是因为心理、精神压力大引起的身体不适,还是为了逃学找的借口。如果是真的身体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如果是其它两种原因,家长要好好引导孩子,让孩子放平心态,和孩子约定,刚开学适应阶段,可以不坐校车,家长抽时间接送孩子;每天晚上,多些陪伴,可以辅导下功课,和孩子谈谈心,分享下学校生活;学会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多些宽容、谅解。
其次,家长要自我反思下,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是不是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关心不够,忽略了孩子面临着幼儿园到小学新生活的过渡,没有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描述小学生活。
家长对孩子学习方面要求太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造成孩子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家长只片面地重视学习,对语文、数学、英语各科的恶补,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压力。
家长没有很好地起到“学生第一任老师”的作用,没有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包办、妥协,导致孩子抓住家长的软肋。
一年级只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始,以后的学习生涯还很长,家长要根据自身的问题,对症下药:
家长要多给孩子描述小学生活,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慢慢熟悉,以后遇到事情不会因为陌生而恐惧;
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蹲下身来,温和地对待孩子;
多鼓励孩子,这种鼓励不是单纯的夸奖,更多的是正向的引导,对孩子做的事情,从实际出发,多加以肯定;
每天孩子放学回来,多抽时间询问孩子,和孩子聊聊天,聊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从老师方面来讲,虽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新学期刚开学,老师也着实忙不过来,也不可能对每名学生的性格脾气都了解,不仅学生要适应老师,老师也要适应学生。
那些上课比较活跃,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可能比较早地熟悉,而一些内向,默默无闻的学生,老师相对了解地慢一些。
根据这点,家长要多和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把孩子的一些想法及时反馈给老师,通过家校合力,协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从其它同学方面来考虑,孩子在学校里“不合群”,感觉被孤立,不能融入小学集体生活。这和孩子的性格、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家长多还给孩子和同伴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和与伙伴们做游戏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多与邻居、同学交往,让孩子在新的学习阶段,交到新的朋友。慢慢习惯并喜欢小学生活。
我老家有个邻居家的小孩,也是不愿意上学,一去学校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一有不舒服,老师就打电话给家长。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平时也是宠惯了。一听孩子病了,家长很担心,赶快从学校把他接回来,带去看医生,医生检查也没什么问题。
他父母感觉很奇怪,就想着他说的不舒服,是不是他不想上学找的借口,因为每次说身体不舒服,就把他从学校接回来,那一整天就不用去学校了,可以看电视、玩手机。
又有一次,他说身体不舒服,说不能去上学了,他父母商量好狗,对他说,不放心他自己在家,跟着一起去干农活吧。他在地里呆一上午,没有玩伴,没有电视看,也够无聊的。自从他知道小算盘被父母识破后,以后他上学再也不动不动就说身体不舒服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同事家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我是@山东二妹在深圳 ,和你分享生活,感悟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一年级女孩不想上学,在学校爱哭,说肚子痛,恶心。早上不爱坐校车,开学半个月不到家长早接回家两次了,自己说是心里有问题。
这是孩子还不适应小学生活的反应,就跟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有分离焦虑症哭闹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只懂得用哭表达,而一年级的孩子懂得找借口而已。
我家孩子目前也是一年级,我之前也挺担心他不适应的,但是不能他却适应的非常好。他班上也有女孩子哭,说小学不好玩要回去读幼儿园,其他家长也反应自己孩子不适应小学的情况。
这是在上小学前没有做好入学引导准备造成的,因为幼儿园的学习环境是比较放松的,而到了小学的学习环境跟幼儿园是不一样的。上课时间小学是40分钟一节课,幼儿园是半个小时。课堂上,小学是不允许说话、走动、上厕所的,而幼儿园是可以的。所以这样的转变让孩子很不适应。还有一点就是幼儿园的老师比较温柔,而小学的老师会严肃一些。
那么面对孩子不愿意上小学怎么办呢?
多引导孩子
已经上了小学了,不可能再像幼儿园一样放松了,可以由着孩子性子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了。作为家长只能多引导孩子,比如跟孩子说,上小学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小学的校园生活会比幼儿园丰富多彩。而且一起上幼儿园的好朋友们都上了幼儿园了,我们如果再回去上幼儿园会被小弟弟小妹妹笑话哦。多哄一些,或者用一些奖励的方法先让孩子适应上小学。
多跟老师沟通
一般上小学刚开始的半个月都是给孩子适应阶段,第一个星期一般不会上课,都是老师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所以可以多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帮忙出出主意,老师和家长一起帮忙让孩子尽快适应。
让她曾经在幼儿园的同学来开导她
如果是同一个片区的,同一个幼儿园上小学都会有在一起的。那么就让别的小朋友多开导她,在学校的时候多找她玩,消除她觉得她独自一个人在陌生环境的恐惧。像我家孩子的班级就有四个是他们曾经在幼儿园的同班同学,所以他们经常一起玩,在其他班的下课也过来一起玩,就不会觉得刚开始没有朋友。
尽快找出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
孩子不愿意上学都是有原因的,是不适应呢?还是没有朋友?还是学习太难了?家长要明确孩子是因为那种原因不想上学,然后给孩子提供帮助。
导致孩子不上学、休学、辍学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人际交往受到挫折。小孩子都渴望友情,在学校里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然而,真的上了学校后,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排挤,孩子就可能不想去了。
2、在学校教育中推荐的热门考试也会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想法产生负面影响。孩子们通常会尝试猜出正确的答案,以便获得良好的评价。他们在测试中的意见无法直接表达,从而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消失不见。
3、有些父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孩子,使孩子受到不良刺激影响。孩子有点小错或考试出现点问题,父母就共同地劈头盖脸地、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和凌辱孩子。经常用“你不听话,就告诉你们学校”或“你不好好学习就让老师批评你”等不良语言刺激孩子,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压力,使孩子感到上学有一种恐惧感。一些性格孤独、任性的孩子更害怕自己一时因学习不好或违犯纪律而遭到老师批评或同学的奚落,因而不愿上学。
孩子不上学、休学、辍学有哪些危害呢?
1、知名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孩子若是不上小学,只能在家放牛,其他事他干不了;若是小学毕业,不上初中,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
2、人是群居的动物,社交能力需要通过在学校培养,需要有自己的朋友,不上学不与同龄人交往,孩子又需要友谊,当爹妈的不怕孩子在社会上学坏吗?
面对孩子不上学、休学、辍学家长应该怎么做?
1、如果老家在农村,建议有时间带孩子回老家做一些农活,让他体会到什么叫苦,体会到挣钱的不易,并真正感悟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如果不想回去,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等等。
2、当孩子不想上学时,家长一定要做积极的正面引导,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批评孩子,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就不好了。
3、孩子不想上学,一定有不想上学的理由,并不是偶尔才这么想的。所以,要耐心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告诉孩子,有事尽管和父母说,说什么都不会责备你,孩子如果有什么话,就会和你说的。
如何2-8周让辍学、休学、不上学的孩子重返学校,爱上学习,提升学习成绩?
第一步重点是调整作息,网络,生活,学习的界限;
第二步是消除面对重返学校的恐学症与社交焦虑症;
第三步才是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
如何让辍学,休学,不上学的孩子重返学校,爱上学习!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第一 因为我以前还是说为什么不想上学是因为学校的原因还是因为老师的原因,是他不喜欢这个学校 还是你不喜欢这个老师 ,你都说是因为他感觉这个老师不喜欢他 所以他不喜欢上他的课 ,时间长了就会有逆反心理 。
大家都是过来人 都知道小时候我不想上学是为什么
第二,你竟然放假的时间太长了 是不是已经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啦 ,在家玩的时间太长啦 ,放松的时间太长了, 然后在学校里后严格了,他自己适应不过来 ,你才有的小情绪 。
家长还是要问清楚 以后再考虑,解决问题。
确实有,我家孩子学校门口一年级的娃,有个女生早上上学天天哭,都开学半个月了还哭,家长也是气的没办法。我觉得遇到这种事情,应该家校配合,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1.作为家长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总结反思,孩子到底是因为性格原因还是心里问题,有些娃从小对新环境适应就慢,拒绝新环境,这样的话可以先从班级给她找个好朋友,每天一起玩,上学,她就不会觉得太陌生孤独。如果是心里问题,比如孤僻症,或者什么问题就得找医生治疗。
2.找老师谈谈,问下老师看娃在学校表现如何,问题严重不严重,实在不行家长就在学校陪读一段时间,看看孩子到底哪里出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这个问题,不能觉得孩子就是不想上学找事,暴力解决问题,多沟通,有效沟通,然后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