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邀请!
九岁在我们这里应该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他只所以厌学,有两个原因:
1.孩子刚上学时(六岁),家长和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独立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三年级了,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家长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是不是这种原因?如果是,看看孩子哪部分知识拉下了,他不会的抓紧时间给他补吧!往前是个好机会,两个月的暑假,充分利用!特别是到了三年级,语文有了作文,他不会写,你让他怎么完成?数学比语文好补。语文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哪部分知识差?他学会了,对学习有了信心,他就爱学习了?
家长要下功夫,这些老师办不到,老师有那么多学生,哪么多工作,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家庭的温暖,家庭的爱,谁不想种好自己的“自留地?”
孩子不爱学习、不说实话、不经过大人的同意就随意拿家里的钱,我想这三个不良的行为是所有父母都遇到过的。关键是题主的问题中用了“从不”、“老”、“总”、“沟通无效”,说明孩子的这些不良的行为已形成习惯,而更主要的是父母对孩子常常出现的这些行为也习以为常、且无可奈何了——这才是真正令人忧心的地方。
姑且看看下面科学家研究的成果——
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最佳窗口期是两岁到七岁之间,所以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虽九岁,不过题主也不必过分焦虑,孩子的习惯、规矩、性格等等一切还在“可塑易塑期”。这儿引用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一段话: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多在12岁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所以孩子在12岁前一定要立规矩。
从李教授的话语中我们也能明确地感受到——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源于父母的抚养方式”。这也恰是我想说的第一点:父母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或出于溺爱而未严厉管教,或事后简单粗暴打骂一番没有解决问题根源,或管得过严剥夺了孩子的一切自由结果适得其反,或总是唠叨而没有起到实效……
反思之余,更要面对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父母要认识到养成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由决定促成,而是习惯使然。
就学习而言,绝大多数孩子的成绩不是受其智力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其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其次,面对孩子的小毛小病等不良习气,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 西方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曾经说:“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 孩子一开始不写作业时,第一次撒谎、偷拿家里的钱时,题主肯定没有很好地教育孩子,最起码没有认真地对待此事。我们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恶之源”更可怕,其扩张的速度远远迅速于“良”。因为“良性的发展”是需要人的意志力来坚守的,而恶习只要放纵就会泛滥成灾。所以要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第三,下定决心,身体力行。如今孩子业已形成不良的习惯,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必须下定决心,拿出超强的耐心,去说服、教育、引导,慢慢地改变孩子。从小事开始,从此时开始,恩威并重。绝不可再一味地迁就拖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我觉得要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父母也必须注重身体力行。比如孩子的作业,大人必须向孩子亮明态度,要求孩子必须按时完成;而且要在家里亲自陪伴、督促其完成;学校课堂上的作业,要多和老师联系,每天回家检查过问。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形成做作业的习惯了。
至于孩子老撒谎、总偷钱的毛病,我觉得根源是孩子自由、独立空间的缺乏。比如孩子本来向父母要钱去给同学过生日,或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吃汉堡包,但这些本来很正当的理由却常常遭到父母的反对,于是只编一些“父母认为正当的理由”——买书、学校收什么什么费用呀等等等等。父母要改变思维,不可以自己当年上学时的标准要求现在的孩子,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时空自由和经济自由。不然,就是两种结果:一是孩子太听话,变得什么也不敢不会的“好孩子”;二是说谎偷钱,坏习气满身,严重的话发展成“问题孩子”。
结束语:一个北大教授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通常需要20-30天不等;一个坏习惯的更改,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只要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有真爱,就不应迁就孩子,就不会放弃孩子,“坏孩子”就一定能转变成好孩子。
我们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点毛病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过自新。一个九岁的孩子,不做作业,撒谎,偷钱,这的确得好好“修理”一番,不然就是家长的终身“累赘”,建议
一.抓住一次撒谎或偷钱之事,狠狠打屁股,问他撒谎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偷的钱如果是别人的,必须看着他还回去而且给人家道歉。
二.周末家长有意“失踪”,丢下他一人,打电话不接,晚上再打电话时,只说在家郁闷,爸妈到外面散散心,三天以后才回家…
三.第二天晚上家长回家一改唠唠叨叨的说教打骂,只是看电视玩手机…
四.周一至周五隔三差五跟老师询问孩子表现,终于有点“作业自己完成”的迹象,马上表扬,让老师大张旗鼓在班级表扬,回家后爸爸妈妈和颜悦色给他好吃好喝,并夸张地鼓励他最近的表现。
五.周四开始,家长漫不经心商议到哪里旅游。他会巴结爸爸,说,带上他。
六.适可而止,赶紧与孩子“谈判”。到底那些毛病改不改,如果改了会怎样…说话算话
七.家长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好样子,不喝酒打麻将,大声喧哗,多陪孩子看书学习。
八.在公共场合家长注意言行,礼貌守规,顺便教育孩子,只有人人自觉,华池里的花才会姹紫嫣红,供游客欣赏…从最小的“守规”做起,这个环境才美丽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