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问答社区分类: 教育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5 回复
0
安羽心理 管理员 回复于2年之前

对题主所讲述的这种情况,在普通农村初中太常见了。“三味”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普通初中的老教师,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被老师放弃!
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请先别给这样的老师扣顶“缺乏师德”的高帽!

一个初中学生,不来学校上课,而家长听之任之,要么管不了,要么不想管。即使师德再高的老师,总不能到学生家里上课吧?总不能拿自己那点工资哄骗学生来校上课吧?更不可能强行将学生捆绑到教室上课吧?就算老师可以这样做,那么其他学生还管不管?教不教?如果班里不止一个这样的学生,老师又如何应对?

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学生首先是家长的孩子,然后才是老师的学生。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具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先决条件。如果家长都对孩子丧失了教育责任和信心,老师又有多大作为?

学生不来校上课,家长也不管,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功利化。如今,几乎所有的家长将孩子上学的目的定位于“升学”。因此,升学希望越大的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就越重视;相反,升学无望的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的目的就是“混日子”,孩子在学校被老师管着,只要不出乱子就OK了。
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老师对“不来校上课,家长又不管”的学生,不得不“放弃”,如果有人认为这是老师缺乏师德,确实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

不是老师真不想管,而是老师真的管不来。一般来讲,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变成这样的状况之前,老师是做过大量努力的。通常有如下措施:

1、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困难、家庭原因等;

2、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针对孩子现状的原因,商讨和制订解决办法和方案。

3、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激励。

4、给学生制订一套可行的改善方案,并长期监督执行,让要求成习惯。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0
遨游瀚海星辰 管理员 回复于2年之前

看到这个问题我感觉很气愤,正因为气愤我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气愤的不是提问问题的人,也不是所提问的问题,而是问题中提及的家长不管,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你的孩子你不管呢?作为父母不是说生完孩子就没事了,生孩子是你的个人行为,是自愿的心甘情愿的,而养孩子育孩子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个人行为所左右的都必须要做的,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生了孩子岂能不管?除非是你不具备养育能力,非憨即傻的父母不知道养育孩子的问题父母。

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具有养育能力,有养育能力的家长如果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业,孩子不来学校上课,孩子对走访学生家长的老师态度很不友好,家长坐视不管,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具体情况了。

有的孩子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前不久我曾经推荐过一篇文章《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我把这篇文章附在后面,希望有这个想法的家长朋友读一读。

有的家长也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不会管不会教育而错失良机,孩子的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有些家长不注重这个问题,总是以忙于工作急于挣钱养家糊口为借口而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致使孩子回家不做作业先开电视看电视,开电脑玩游戏,拿手机微信、qq应有尽有,无所不能,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慢慢地就连学校也不愿意去了,你说家长能没责任吗?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忙于麻将桌上垒长城,饭局桌上觥筹交错忙于应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那是学校老师的事儿孩子的事,很显然也是大错特错。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事业,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什么都不管……

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家长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1、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品行是关键。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

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

2、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样,差别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

3、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教在学校,育在家庭》,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和睦、父母勤俭,热爱劳动,孩子就容易形成诚实、爱劳动、责任心强的性格。 父母过分溺爱和放纵,会使孩子任性、娇气、自私,形成不好的性格。 要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首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训斥,打骂孩子,即使孩子有了错误,也应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打骂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有时候是难以弥补的。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为孩子难管而欣慰,因为这说明孩子更有头脑,也更有潜质。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努力赶上孩子的步伐,用更多的思考去学会如何跟孩子周旋,促使孩子也用更多的思考来对付我们,这就是让孩子更加智慧的过程。不喜欢这样的过程,就是考虑自己比考虑孩子更多。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对于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赞美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指责声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仇恨之中,他便学会了报复。” 不论是赞美还是指责来自父母的是最多的,如果父母没有注意这些,那么我们的孩子可就失去了太多,因此,父母要善于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的喜或忧都与你分享时,你便是成功了,当然这其中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很多。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人才。

附:《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导读:看到这个题目,您在想些什么?一定很奇怪,是不是弄颠倒了,回答是否定。对,作为父母,育儿之前一定先育已,只有我们真正成长了,孩子才会真的健康快乐成长。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中小学衔接,你准备好了吗?

12—15岁,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也叫心理断乳期、青春叛逆期、发展危险期。这一阶段,孩子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自杀、犯罪的最多。

据调查:43%初一新生不适应。孩子即将面临“三大变化”:

生理变化(性发育成熟,对异性好感);

心理变化(渴望独立,自我感觉长大了);

学习方式变化(需要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大三快两少”。

“三多”: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

“三大”:知识难度大,学习压力大,身体心理变化大;

“三快”:老师授课进度快,生活节奏快,孩子的情绪变化快;

“两少”:老师“管”的少,“盯”得少。

3、人的成长是一段由浪漫——精确——综合,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充分发展,精确阶段是没有结果的。

4、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9、性教育,晚讲不如早讲。

青春期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

“性”要怎么说出口?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言不讳。

为孩子选择一本青春期教育书。

不要把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当作早恋。

10、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10—14岁,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黄金阅读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有效的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一个人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让孩子书包里多点“太阳”。

阅读是分阶梯的。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图书,非常重要。

一本不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书,哪怕它再经典,也只能败坏孩子的阅读胃口。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0
对不起,网名太长无法显示 管理员 回复于2年之前

老师应该顺其自然。我这样说有如下理由:

一是,当下还有很多家长认为,读书也是弄一碗饭吃,不读书还是能弄到饭吃。这就是家长不管孩子学习好坏的主要原因,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最好让其在校不出意外即可。

二是,有的学生家庭属于暴发户,一两代人的生活已经无忧了,读书又苦又累,他又何必吃这个苦呢?老师如果去管这样的学生是不吃苦不讨好?

三是,有的孩子知道自己学习无望了,就破罐子破摔,家长已经放弃了,老师还去劳神费力,属事倍功无的事。

至于有的学生赌一时之气,还联合家长一起,故意跟老师对着干,这就要另当别论了。

0
心理咨询师林燚 管理员 回复于2年之前

如果存在态度很差,成绩很差,不来上课,家长不管同时并存的问题,对于老师、学校来说是非常棘手的。这孩子已经是很难教育了,但是作为教育者正如医生那般“医者父母心”,教者也是父母心,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尽心去教育引导,这是作为教师的职责和本分。或者有人说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不管了,老师、学校管什么?也管不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毕竟老师、学校的职责、职能就是努力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而家长不管,那一定是因为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已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天下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

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这样的学生,我相信在一个班级里是极个别的情况,作为老师要摆正心态,教育学生是老师、学校应尽的职责,也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只是或多或少而已,面对这样的孩子,只能是尽人事知天命。成功转化了这样的孩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就算没有转化,相信孩子长大后将还会记起老师曾经的教诲而感激。

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具体的做法,我认为可以这样:

1、多方了解情况,做好功课。从以前班主任处了解学生的情况,甚至是追根溯源,了解这位学生最初逐渐变化的原因;从同学处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而同伴间会有更知心的交流;从家长处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历程等,分析家庭教育方面对这位学生产生的影响。由此,掌握这位学生的一手材料,为接下来的工作做铺垫。

2、与这位学生朋友式的交流引导,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注意不能频繁。与这位学生平等地交流,多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因为有第1点的充分了解,老师的关心将会更加到位。因为关心,学生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逐渐产生信任、依赖。这样,转化工作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3、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如何配合老师、学校教育引导。导致孩子如此情况,教育孩子方面方法是欠缺的,老师要反复多次与家长沟通,提醒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要求家长务必保持克制,耐心与孩子交流。

4、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好时机,每位学生都会有闪光点,这位学生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展现出的点滴进步,老师要抓住时机鼓励、赞许,并给更多让他展示自己的机会。

5、作为初中生作为孩子,行为总会有反复,持续性不强,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保持耐心,切忌急于求成。

初中学生不来上课,态度很差,成绩很差,家长不管,老师该怎么办?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但我们要相信教育的力量!

作为教育者,合理、合情、合法去教育孩子,努力了,尽力了,也没有必要自责!

相信:教育的力量!

这是教育者的事业!

0
漂亮的居居女孩 管理员 回复于2年之前

我个人认为 这类孩子其实蛮可怜的 首先要与家长私下沟通 毕竟家长们都是成年人 在很多方面沟通起来也会比孩子更顺畅 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 父母是否离异 跟谁住 最信任谁 成长环境等等 了解清楚后 对孩子进行分析和列一些处理方式 其实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不要让孩子知道你有调查他 这类的孩子逆反心理可能挺强 其实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 而不是让他觉得你在找办法攻破他的防线 用关心的方式偶尔去问问他的情况 例如:今天怎么没来上课啊宝贝 老师很担心你 你现在在家里还是外面呢 身边有没有朋友啊

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 还有会觉得这个老师真搞笑 还来关心我这个坏学生 但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 孩子只是孩子 当他突然有一天想通了 他会慢慢变回来的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定要给他足够多的爱 父母不管的孩子真的太可怜了 辛苦老师了[玫瑰]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