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突发情况吗?之前有无这类情况?是住校生还是走读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怎样?
联系老师了解学校的学习状态,课上课下交往的同学情况。在学校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有没有逃课现象?
有没有与校外学生交往史?有是哪类人?
找到学生问明原因。再商量高考的事。到这个时候就不必追究成绩如何了。现在对他的情况尽量做全面了解做到心里有数。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决定。
孩子到高三,才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压力大造成的。建议家长先静下心与孩子沟通,征求孩子意见,学业可先缓缓。
身边两桩实例:
一、老同学的女儿,从小到大都很乖巧,学习也不错,世人眼中,妥妥“别人家的好孩子”。
到高三上半期后,突然不想读书。班主任都劝导,再坚持几个月,过了高考就好。但孩子就是不想去学校读书。
父母见女儿如此固执,虽不完全理解,但还是做出个大胆决定,给女儿办理休学一年的申请手续。女孩母亲属企业内退人员,有时间,就对女儿说,想去哪儿玩,都陪着她去。
休学那年,母女俩确实旅游了不少地方,不谈及任何学业方面的话题。
满一年后,还没等父母开口,女儿自已提出,放轻松了,可以回校上学了。
与过去低一届的同学读一个班时,女孩常回家对父母说:感觉现在的同学好幼稚。夫妻俩听罢也仅笑笑。虽然现在女儿成绩不如过去拔尖了,但父母也不看重排名了,一切随女儿。
高考后,女儿成绩上了一本线。填报志愿时,父母征求女儿意见。女儿坦言,只想学通讯信息类专业。
孩子的高考成绩,填报个贵州大学、海南大学这类扫尾211没问题。但父母更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无需强求一本虚面。最终一致决定,报考上海某二本学院。
孩子毕业后,考进家乡(贵阳市)某事业编单位,父母心中乐开了花。
二、我家义子,从小堪称学霸级孩子。初中毕业时,中考成绩全(地级)市第一,让我们夫妻俩也体会了次小状元父母的荣耀。
他被省城一中跨地区录取。高中阶段,全省尖子生汇聚一堂,他有了不少压力,但还是咬牙跟进。
高考时,虽没考上清华,但考入中字头的985大学,也算如愿。
这是更广阔的平台,汇集全国不少优秀学子。儿子大一时,在班级排名前十,他自己还能接受。进入大二后,他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成绩滑落到二、三十名。大人们都觉正常,孩子却恐慌了。但他又不愿放弃已加入的各类社团活动,方方面面都想拔尖,最后将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学校辅导员立即与家长沟通,我们将他先带回家休息一学期。回到贵州后,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只是好胜心强,给他做些心理疏导,劝解他学会放弃,注意身体健康,加强锻炼就行了。
于是,几位长辈轮流陪他跑步、打游戏。我还特意与他同睡家中客房(房内摆有两张单人床),父子俩通宵聊天。他谈学校里与同学的故事,我则摆身边老同学、老同事的挫折经历。全以聊天形式,不带任何说教。但孩子是很聪明的,他完全领悟其中含义。
幸好当时疫情严重,整个学期,学校都上网课。孩子们不需归校,儿子在家也没耽误课程进度。
经过开导,孩子明白,谁也不是全能。竞争社会中,成功失败都正常,只要努力过就好。特别在我这位佛系干爹的引导下,性情改变了很多。
现在,孩子又回到学校。虽然成绩还是二十名左右,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多了。课余活动也参加,但不是非争优争先才满足。更多是图个热闹,多结交几位朋友。他也喜欢上体育锻炼,身体比过去强壮不少。
我的感触:孩子发生异常时,家长及时发现,仔细倾听,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
孩子们的人生路还长,父母永远无法替代。无论其学业、事业是否成功。只要不去违法乱纪,健健康康的成长,就是胜利。
不行了,放吧!
如果基础扎实,家长再去努力一下,别来硬的,别碰钉子,慢慢走进孩子心里,帮孩子打开心结,用温柔的力量化解孩子心中的坚冰 ,一旦走出来,孩子还是优秀的孩子。
试试改变学习方法,提高一点学习效率,帮孩子找回自信。从简单知识开始,先学下去,高三的学习是从头复习的,方法对,效率高,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基础太差 ,混到毕业也能上大专,找个好的专业,照样前途无限。
孩子高三,不去学校,还夜不归宿。怎么办?!
一、如果学习习惯成绩也不错的孩子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那肯定心里压力过大。父母好好给孩子说:孩子学校不想去就暂时不去,且告诉孩子,能够理解学习和环境的压力。让孩子先放下心理负担,观察几天。假如可以谈话,说一些和学校没有关系的事,比如家长工作的事,社会新闻等等。
二、假如可以,父母和孩子一起去运动,逐步释放内心积累的压力。这个过程中,父母少说学校的事,让孩子可以看看路边花草,看看蓝天,放空心里。
三、看孩子情绪稳定时,可以给孩子说建议:暂时不去学校没关系,白天出去也可以,夜里在一定时间就回家。父母要赚钱养家,同时也会担心你。
四、假如条件允许,可以无意识带他去你的工作环境,认识一下工作状态的父母;或者无意识带他去早晨的菜市场以及工作更辛苦的地方看看。
五、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可以说:任何一件事,只要自己做到尽力就好,因为这样的人生不会后悔,至于结果就交给天意了。让孩子明白,父母只看平时的学习行为,至于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再次卸下孩子的心理负担。
因为今年不能参加考试,还有明年,只要孩子愿意去学习了。所以,用点耐心去等一下!相信孩子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