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以身以身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相反, 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孩有许多原因,家长应仔细观察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以便帮助孩子改变。 1、孩子入幼儿园的年龄不可过小,一般在3岁左右入园比较合适,因为这时孩子的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了,也有了喜欢跟小朋友的心理需求。在此之后,家长要为孩子入幼儿园做必要的准备,比如培养孩子懂礼貌、讲道理的良好品质;愿意与别人分享玩具、分享食品;能与小朋友一起玩;能自己大小便;学会自己穿衣服,饭前便后洗手;学会遵守在规定时间里控制自己的行为等。总之,家长可以模拟幼儿园的环境要求,在家里进行适当的训练,这样可使孩子在入园后不会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感到陌生,不知所措。 2、经常向孩子讲述:“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而不要用“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来吓唬他。这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可怕的印象,觉得幼儿园是个非常可怕、不自由的地方。当他真正要入幼儿园时,会产生恐惧心理。 3、当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孩子总是哭闹不止,家长就仔细找一找原因,是什么问题,什么心理造成孩子拒绝上幼儿园?一般讲:开始上幼儿园,孩子都会表现出不愿意的言行,过二周或一个月以后就会慢慢习惯了,表现出无所谓了。假如超过半年时间,家长一送幼儿园,孩子仍然像开始入园一样哭闹,家长就应当想办法配合老师制定一个“计划”来矫正孩子的这种行为。 4、当孩子大哭大闹不愿意去幼儿园,不要简单地斥责、威胁、欺骗,要向老师了解情况,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孩子太依恋父母而不愿意去,每次一送幼儿园都讲“肚子痛”或磨缠着不肯去,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要让孩子认识到“离别也是爱”,比如可以让孩子到亲戚家住几天换换环境,这对培养他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好处。 5、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要及时表扬他在幼儿园中的表现。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挺好,同老师、小朋友都能友好相处,可是一回家里就变了,表现为闹、找借口,第二天怎么也不去幼儿园。这样的孩子,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老师给他制定一个“图表”,每次能按时上幼儿园,遵守幼儿园生活、进食等规定,就在他的“图表”上贴一个“小红星”,积累到3个小红星时就给个奖励。
家长情绪要坦然 有的大人送宝宝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的哭闹很心疼,拉着孩子不放手,有的自己也跟着掉眼泪,一步三回头,有的透过门缝向里张望 孩子稍一哭闹就进去接 这些做法都很难把孩子 送进 幼儿园。
建议送孩子上幼儿园时 ,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坦然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否则会引发孩子更大的情绪波动 家长不要玩失踪 上幼儿园,把孩子单独留下的时候,不要突然玩失踪,要大方,自信和孩子说再见,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离开 ,下班后会很快来接他,否则,下次再送去幼儿园时,孩子会拉着家长的手不放。
哭闹时需分散注意力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幼儿园了,他哭的时候,家长要寻找他感兴趣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 提早训练,避免入园“焦虑” 孩子一般脱离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很容易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症”,主要表现包括:情绪不稳定,经常大哭大闹,头痛,肚子痛,尿频等,因此,入园前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训练,提高其自立能力。如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衣裤等,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利于增强其自信心 注意沟通,帮助找到归属感。
熟悉幼儿园环境时要和带班的老师提前沟通一下,先让老师对孩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 爱好,特点,睡眠情况等,这样有利于延续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使其能找到归属感,从而稳定情绪,建立自信 亲子活动增强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没有了父母的整日陪伴,常会觉得自己不得宠,心理上难免有些不适应,小朋友害怕和陌生人沟通,上课,做游戏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为克服这些障碍,家长可以事先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亲子课程,让孩子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逐渐不排斥和陌生人一起游戏,和其他的小朋友也能够良好沟通,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学到一些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