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有叛逆期,一般情况下是在8—15岁之间。对有叛逆现象的孩子教育,首先一定要分析清楚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是一件事两件事不听话,或者是处处都不听话。
对有叛逆现象的孩子教育一是不要和孩子对着干,一定要耐心引导,循循善诱,特别是出现某一件事孩子听话啦,一定要表扬他,让他看到听话的好处,这样孩子慢慢就好了。
道德修养是除自己外,家长言谈举止以及身教的结果,家长也要处处引导孩子,一定要让他明白哪些行为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通过多次教育后,孩子就慢慢好啦。
1、尊重
即使是父母孩子之间的相处,也是需要以尊重为首的,很多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尤为喜欢反抗自己的父母,就在于从父母那里没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有个人的隐私、个人的选择空间,好的教育应当从尊重开始,也是正确爱孩子的开始。
2、平等
最舒适的亲子关系,往往都是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孩子与父母能够同处于一个平台之上,而不是被父母居高临下的约束。当父母能够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不去切断与孩子平等的对话,很多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才能拉近亲子关系。
3、沟通
这里我们更讲究的是良性的沟通,而不是单方面的说教和指责,孩子对于父母也同样需要有表达的权利,只有彼此之间有沟通回馈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具体的情况。并且,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和支持,也需要通过沟通表达出来,不要让言不由衷的语言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4、理解
理解的核心就在于家长能够学会去倾听和包容孩子的想法,也许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代沟,也许父母会不懂孩子为何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学着去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想法和意图,而不是全盘否定,这样沟通才能持续,而不是争吵收场。
5、威严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需要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只有给予孩子正向的榜样示范,孩子才能学习到更多好的地方。而家长在孩子面前,除了尊重、平等以外,也需要保留一定的威严,而这就来自于父母的人格魅力,能够让孩子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6、引导
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都习惯性地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常常都是站在经验主义上对孩子进行说教。“我说的都是对的,我是你爸,你必须听我的”、“你不听我的,迟早都要后悔”,然而越是这种说辞就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有效的教育。
在提高的方法上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让孩子参与有关道德的问题讨论
这种方式有点相似于我们做的情景案例讨论,当有一些社会实时新闻出现时,有关于道德这方面,家长就可以拿出来做例子,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如果孩子的年纪还很小并没有拥有一个比较独立的思维时,家长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让孩子作为旁听,这样孩子也能够吸收到一部分观点,提高自己的辩证问题的能力。
2.学会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在对于孩子的心理层面影响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比如如果你长期的暗示孩子是聪明的反应机灵的,孩子受到了大量的暗示会认为自己就是聪明的。所以当家长期待孩子拥有哪种品质时,可以试试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让孩子一位自己是有这种品质的,慢慢他就会获取这样品质。比方说,家长希望孩子是乐于助人的,就可以经常心理暗示说孩子很爱帮助别人,是个热心肠,长时间孩子就会认为这些评价就是自己,自然拥有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孩子的性格跟家庭的环境、成长的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天生下来并不是坏的,每一棵幼苗是需要家长悉心的培养,经过施肥、浇灌还有正型才有可能在未来长成茁壮大树的。所以如果孩子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使用正确的方式方针,调整孩子状态,让孩子能够顺利健康的长大
青少年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主逆反:如果教师家长在对待孩子时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
2.平衡逆反:当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情绪比较对立时,即使教师家长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孩子一致,孩子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师的不合拍,从而维持心理平衡,这就是平衡逆反。
3.信度逆反:教师家长的所作所为随时随地都受到孩子严格的监督,倘若教师家长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平时所作的宣传教育相悖,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教师的不信任态度,这就是信度逆反。
4.情境逆反:在特定的机会、场合,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一种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家长不顾及孩子当时处的情境,就会诱发孩子的情感障碍,使孩子紧闭心扉,对家长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就是情境逆反。
5.超限逆反:这是由于教育的容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教育内容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而产生的一种逆反态度。
叛逆没有道德观的孩子:首先我们要有耐心正确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孩子之所以叛逆是他处于青春期,还没有太多是非观念理性认识,所以我们家长要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关注孩子的发展,多和孩子交流,多教导孩子社会的基本法治,基本的道德观,让孩子能够有个接受的过程。
对叛逆没有道德观的孩子,要怎么能够教育好他?
叛逆的孩子很难听进别人的话,一定要用一些技巧吸引他的兴趣,从他的兴趣点出发,让她慢慢认可你,然后在适当的时机,用一些故事来打动他,切记一定不要用强硬的态度去扭转他,这样会适得其反,把孩子推向越来越远。
你描述的孩子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要稍正确的引导,就可以赶超同龄人。虽然我们学校老师也有育人职责,但是面对那么多孩子,我们真的有心无力,更多的还是需要家庭去教育和引导,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根据我的经验,非常不建议家长经常打骂孩子,偶尔教训一下还是可以的。现在孩子越打越敌对,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新闻也报道过很多,经常骂他,会导致孩子自卑不自信,甚至自闭。
孩子叛逆、厌学问题,是家庭的大问题,父母不会解决、不及时解决,危害一辈子!
我建议家长先找问题的根源,进而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用对方法才能更快有效解决孩子问题。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过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令很多家长都十分生气,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以成熟的方式度过叛逆期,却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无法下手的原因其实还在于不了解孩子这时候的叛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两次叛逆期,第一次叛逆期在7至9岁,第二次叛逆期在12至16岁。叛逆期的最大表现就是,孩子不听从父母管教,喜欢跟父母对着干,而且经常有奇怪的想法和动作。
其实孩子的叛逆,只是在父母眼中不听话的说法,而在孩子眼中,其实叛逆更是一次他们眼中成长的标志而已,因为他们在了解一定事物后会有种自己长大了的错觉,所以会萌生实践自己想法的念头,毕竟在之前的岁月里,一直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在他们开始尝试着不听父母的话时,父母也就认为孩子开始叛逆了。
其实哪有那么复杂,他们只是想感受一下成长而已!很多父母面对孩子这种反常的做法,反应大都是先生气、然后强制管教、要求孩子,甚至想法设法阻止孩子……这种硬碰硬的管教方法,最后的结果往往加速了孩子脱离父母“控制”的想法!
张女士家的静静就是如此,孩子小的时候还特别乖巧,几乎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从来不惹爸妈生气,但是在14岁时,突然有一天提出了晚上出去参加同学生日宴会的想法,这对于家教一直很严的周女士来说,是孩子变不听话的开始,所以她直接拒绝了女儿的要求,顺道还说了女儿几句。
让周女士没想到的是,静静直接顶撞了她,周女士感到一阵错愕,在她的认识中,女儿从来没有这样顶撞过她,震惊过后便是恼羞成怒,周女士直接打了女儿一巴掌。
当天晚上静静就哭着跑开了,从那天后,静静向是变了一个人,她开始不好好上课,开始跟一些学习差的同学做朋友,甚至还早恋!周女士多次被学校叫去谈话,每次谈完话后周女士对静静都是一顿臭骂,但她发现,现在的女儿对于她的话几乎到了一种抵抗的程度,不光不听话,而且开始处处跟她对着干……周女士几乎隔段时间都要因为女儿以泪洗面一次!
故事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一向听话的静静为何变得如此叛逆了?在于父母对于她想法的不尊重,在于父母对她做法的不理解,在于父母在解决她的事情时过激的做法!想想很多父母跟周女士有什么不一样呢?往往都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处处干预孩子的想法、限制孩子的做法,非要孩子听从自己安排,其实,小孩子也是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的,她们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机会!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在叛逆期了,与其与孩子“硬碰硬”不妨换种方法试试,可以这样做:
同意孩子比较“任性”的做法,但是必须要跟孩子讲清楚任性的代价是什么,让孩子独立思考任性对不对。假如孩子任性的非要打游戏,那么你就告诉他,你可以打游戏,但是你要知道你面临的是成绩的下滑、老师的批评、没有前途的未来,有时候让孩子独自想清楚比父母千叮咛万嘱咐有用的多。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开始叛逆,那么不妨空出自己的时间跟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让孩子在沟通过程中感受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或许孩子就没有理由跟你对着干了!另外,在生活中,尽量多倾听孩子的看法,只有你承认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才不会想法设法的去向你证明他的成长了!
当家长换一种管教方法后,你会发现结局会让你感到“惊喜”,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变得不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