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学习听不进话去屡教不改

问答社区分类: 教育孩子不学习听不进话去屡教不改
7 回复
0
大鱼心理咨询工作室 管理员 回复于1月之前

孩子不学习听不进话屡教不改,主要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寓教于乐,在玩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方法掌握了,孩子就会喜欢上学习的,另外家长也不要一味的指责贬低孩子,要给孩子鼓励,树立信心

0
happy9999 管理员 回复于1月之前

孩子不学习,听不进去话而又屡教不改的话,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可能会觉得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要说?不要再对他讲道理,进行说教,因为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着以一种方式让他自己去体验,不学习,不努力的人生是怎么样的?然后让他自己自发的想要去改变。

0
机器喵人 管理员 回复于1月之前

这样的孩子不能用极端的办法解决,带他去干活带他去体验不上学只有下苦的分,带他去看看那些大老板,跟他们说这些大老板都是大学生,人家不用下苦就能挣钱,在带他们去看看农民工告诉他们,你看这就是从小不爱学习的人,他们只能靠苦力挣钱。

老板不下苦挣的是大钱,这些农民工下那么大的苦却转着最少的钱。再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也不能逼的太紧

0
゛刺青 ∞ 管理员 回复于1月之前

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让他亲身实践生活的不易。

你可以早上给他五元钱,等到晚上的时候,问他还剩多少钱。这个时候,他可能已经花完了。

第二天,你可以让他去发广告宣传彩页,给人家讲好,无论发了多少,就给他五元钱。

这个时候,你再教育他,看是挣钱难还是花钱难。

0
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成龙 管理员 回复于1月之前

如果你家的孩子这星期过后而且还不听话的话,你要耐心的去教他,他屡教不改就要去讲道理。教他那些应该正确的做法让他懂得这些道理该如何做,可以打骂她但是不要打太重骂太狠,要让他长记性。让他去学习,让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一个自己。

0
倘若 管理员 回复于1月之前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最重要的就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和认知,从而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们就以父母最关心的孩子学习为例。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料,能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咱先不说,父母至少是希望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端正,能够积极认真的学习。只要孩子真正努力了,即使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大部分的父母也不会怪罪孩子。也就是说,在学习上,父母最看重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但问题是,往往孩子的学习态度并不端正,不仅成绩不好,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就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学,这就让父母头疼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纠正孩子的态度,希望孩子改变这种厌学的态度。

而纠正孩子对待学习的错误认知和态度并不容易,往往是父母好说歹说,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甚至会起反作用,越教育越不听。所以,如何纠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就成了让父母特别头疼的一个问题。

当然,孩子的错误认知和态度不仅仅是关于学习的,其他各个方面的都有。但无论是哪一方面的错误认知和态度,纠正起来都比较困难。

为什么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和态度如此难

那么,为什么父母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和态度如此费劲,屡教不改呢?

还是以学习为例,大量的事实摆在面前,明明学习对于孩子的将来非常重要,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甚至还宣扬“学习无用论”。孩子怎么会有这种错误的认知和态度呢?

这个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每个人都在追求内在认知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每天早6点到晚10点,日日夜夜,每天重复不停的学,这种不断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生活让人产生厌烦情绪很正常。产生厌烦情绪后,孩子当然就不想再认真努力学了,想放松了。

那问题就来了:如果孩子内心中还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学习很重要,我必须要努力认真学”的话,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就会产生矛盾,也就产生了认知不协调。不可能当一个人信念中坚持“认真学习”时,行为还自由散漫。就像你说这道菜不好吃,你还发自内心的使劲吃一样,行为和认知无法统一起来,于是孩子就会感到焦虑。

为了减少这样的焦虑,孩子要么重新变得认真学习,要么改变“学习很重要,我必须要努力认真学”。这两种方式比较起来,显然改变认知更容易。因为认真学是要拿出实际行动,要每天不断坚持努力的,而改变认知,只需简单的转变一下思想就可以了。所以孩子会改变对学习以往的认知,会变成“学习不是那么重要,我可以偷一会懒”。当然,这种认知可以随着行为的懒惰再进一步调整“学习不重要,不用认真学”,直到变成“学习一点用也没有,我还学它干嘛”。至此,孩子就建立了“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认知了。

因为这种认知是他自己建立的,是建立在他以往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充满了各种相关的案例和感情,因此是比较牢固的。

这就像地里长的一棵草,地面上长出的草就是孩子表现出来的态度,地下的根茎是支持这个态度的过往经历、各种案例和相关感情,它们对地面的草提供了完美的营养支撑,因此拔草只对地表的草采取行动是无济于事的。要想真正的除草,必须把地下的相关根茎也一起毁掉。要想改变孩子的态度,也需要这样做。

那父母怎样才能连根拔起,真正的纠正孩子的错误态度和认知呢?

引发孩子的主动思考才是正确方法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孩子的态度是难以通过父母的外部教育来纠正的。要想真正纠正孩子态度,彻底的斩草除根,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内部来瓦解。也就是说,要纠正孩子的错误态度认知,只有通过孩子自身来实现。

只有孩子自己,一点点的推翻自己的原有支持证据,才能让孩子彻底的形成正确的态度。

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引导孩子正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说,我们要想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得出学习特别重要的结论;我们要引导孩子认识到吸烟是不对的,就引导孩子互动思考,得出吸烟是错误的结论……

当孩子进行主动思考时,他们就在构建自己的态度支撑系统,从内部建立相关的证据来支撑最后的态度,因此这样得出的态度是最牢固的。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跟自己原有的错误态度相矛盾时,他们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就有很大可能改变原有的错误态度。

这是纠正孩子错误态度的唯一有效方法。其实任何教育方法最终都需要孩子有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

那具体怎么做呢?今天在这里教大家两个方法:

1、运用导向性问题

导向性问题是指设置有目的导向性的提问,促使孩子引发正面思考,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正确结论。因为这种结论是孩子自己得出的,因此容易进行自我说服,改变自我态度。

比如说孩子对学习持有一定的排斥态度,认为学习无用。这一天你可以讲一个关于学习导致成功的故事,然后问孩子:“他为什么会成功呢?”孩子可能会说因为他不断学习。然后你可以再问:“学习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孩子可能会经过思考说个原因1、2、3。

在这样的提问中,孩子会不断的自我反思,得出与原有认知不符的结果。而又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孩子自己推论出来的,因此孩子就容易产生认知不协调,他自己就会被迫的协调认知,做出调整。

不断变换方式的重复上面的过程,就会不断加强孩子的认知不协调,最终彻底的改变态度。

2、两难法

虽然上面的提问法有用,但是对于已经形成顽固态度的,这样的方式就有些不合适了。比如说,同样的故事当我们问孩子“他为什么会成功”时,孩子可能会给出其他答案,说他更加努力,坚决不会认为是学习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那对于错误态度比较坚定的人怎么办呢?可以使用“两难法”提出“超态度”的导向性问题。

两难法的原理是这样的:对于任何暗示不同立场的问题,都有一个“阈值”问题。一个人的态度可能比较极端,但是不可能完全的极端。比如说,对于学习问题,孩子“学习无用”的态度值是7,他认为学习无用,但不会认为学习一点用也没有。因此,当有人说他“学习无用”的态度值超过7时,就会引起他的反抗,他就会反驳这种更加极端的观点。

也就是说,当出现更加极端的态度观点时,他们会认为自己在该问题的立场上比自己先前所认为的要中立些。更加荒谬的是,他们将向着与问题所暗示态度相反的方向改变。

所以对于态度坚定人,我们可以制造更加极端的提问,比如,对于比较厌学,认为学习无用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说:“昨天看到小明被他爸好骂,上个学,让他帮着算个账都算不明白。你说这样的孩子上学还有啥用?”这样极端的问题就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孩子向“学习有用”上主动思考。

聪明的父母会利用两难效应、心理逆反以及首付的接受区与拒绝区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从已知在孩子拒绝区内的极端立场出发,促使孩子使用一些口头上不同意的不同意的不那么极端的陈述。逐渐的,孩子会不同意原本在他接受区内的一些陈述,直到他完全拒绝原来的立场。

0
爱4you 管理员 回复于1月之前

试试带他体验一下生活,干点辛苦的活,让他懂的生活的来之不易,让他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多鼓励孩子,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走的更远。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