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个人是很难很难的,更别提“根治”了。
举个例子,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宗教觉人己久,又有多少是“被觉醒”的。
除非一个人自觉感悟、自觉醒悟、自觉顿悟、……,总知是自悟了,就是自己开始思考了。
因为思考会让一个人有所判断,比如孰轻孰重,孰急孰缓,孰大孰小,孰是孰非,……。
正是这样一个思考与认识的过程,觉定着爸爸们如何取舍,如何能动地积极创造有限的条件适应环境。
但这样说也并非无药可救,因为一个人对某事态度与行为的转变,是随对环境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若想让“没耐心关心孩子学习过程”的爸爸有所改变,就必然要想方设法让他对这个事情有自觉的思考,之后才会有属于他自已的认识和改变。
若想促成他思考,就得想方设法让他不断感受到和清楚几个事实——
孩子是他的骨肉,他是孩子的导师;
未来的孩子,是他今天通过言行塑造的解果;
孩子学习的结果,仅汉是孩子学习过程的结果;
孩子学习过程的优劣,是父母对这一过程引导的结果;
引导的过程需要父母耐心关注过程细节,而不必评判结果;
耐心关注过程需要了解、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孩子的特点特质;
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及特点特质,就得多学习和观察自子的孩子,谋定而动。
……。
所以,从这个过程来看,把爸爸引导这条轨迹上来,只有先激发他们情感认同,然后再引导他们对教育孩子的认识。
事实上,关心孩子也罢,陪孩子也罢,能否用心才是根本,而这个过程最终是爸爸们自己决定的!
不能好好关心孩子学习过程的爸爸,有两类:
一类是客观上不能关心;一类是主观上不关心的。
客观上不能好好关心的。比方说,这个爸爸在外地工作;比方说,这个爸爸经常出差……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导致爸爸不能好好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我觉得这样的爸爸也很无奈,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奔波。
从题目来看,我们重要要谈的是这第二类——没有耐心关心孩子学习过程的爸爸。所谓“没有耐心”,就是主观上不愿意。在找根治方法前,我们先分析,为什么这个爸爸不愿意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我总结了下,不过以下几种情况:
1、个人事业最重要。实现个人价值是第一位的。家庭是第二、甚至是第三位的。所以为了个人事业,他腾不出时间陪孩子。这属于,因为关心个人发展,而缺乏耐心。
2、赚钱很重要。自己陪孩子、关心孩子学习过程再多,不如多赚钱。有钱了还不好办吗?想怎么补就怎么补,想上什么兴趣班级就上什么兴趣班。这属于,因过分看重金钱的作用,而缺乏耐心。
3、自己要享受生活。陪孩子要占用自己太多享乐的时间,所以他不愿意。这属于个人至上主义,因过分强调自身享乐,而缺乏耐心。
4、自己受不了那种繁琐。陪孩子学习,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快乐的。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心平气和地说。屡教不会,还要教下来,作为家长不能动不动就急躁。而男性家长缺乏女性家长的柔情似水。男人是火嘛。这属于,因自身性格原因,骨子里就缺乏耐心。
大致是这四类。针对这四类,我们一一来找根治办法!
第一类:其实教爸爸跟教孩子是一样的。他爱事业,我们不能让他不爱事业。我们只能顺着他的所爱来。但是要告诉他,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没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你想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也不可能。你为了事业,什么都不管,做个甩手掌柜,然后夫妻关系紧张,父子关系紧张。天天鸡犬不宁的,你发展个什么事业?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事业,请拿出点时间陪家人,特别是孩子。
第二类:忙着赚钱的爸爸,当然是好爸爸。但这样的爸爸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亲子教育。孩子小时不陪伴,大了就不要你陪伴了。而时间不重来,孩子大了就大了,你再也抓不住孩子小时候的可爱。是,你赚钱了钱,孩子向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想怎么补就怎么补,但作为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呢?你天天忙着赚钱,白天黑夜不见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孩子身上多少会缺失一些男人的气概。这是以后想弥补都弥补不来的。所以,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请拿出更多时间爱关心孩子的学习。
第三类:我觉得这第三类爸爸,是还没有长大的爸爸。这样的爸爸以自我为中心。身上没有任何家庭担当。要将这样的爸爸“根治”过来,殊为不易!一个人没有担当自私自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要将这种习气更正过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或许可以抛出一个问:“不顾家庭,真的能长久享乐吗?”我们可以跟他探讨没有担当的后果。很简单,你不顾家庭,另一半也不顾家庭,孩子也在外面野着,这个家庭等于是名存实亡,别说享受了,你这个爸爸每天饭都吃不上,还享受?!当然,这是从消极的方式劝导的。我们从积极的方向去劝导:一个家庭,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然后一直都和和睦睦的,然后你的享受才是长期的。通过不间断的这种劝导与训练,这样的爸爸慢慢地会长大的,会有担当的。
第四类:我觉得这第四类是最为普遍的。这跟男性的特质有关。男人相对女人来讲,总是脾气火爆一些。一下不顺,脾气马上就来。然后将原本温暖的陪伴演变为一场火药味甚浓的战争。如何跟这样的爸爸说呢?很多爸爸认为打骂最高效,实际上呢?打骂最伤时间,一场打骂下来,孩子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写不了作业,写不了作业你又闹脾气,闹不过,你又回过头来安抚,然后再写作业,这样一下来几个小时都搞不定。如果一开始就和和顺顺的,虽然孩子学习有那么点不开窍,但是我们耐心点,尝试用多种方法教导,孩子一定会明白的,虽然一开始需要点时间,但总比打骂的效率来得高啊!还有,爸爸们总觉得作为父亲的威信是通过大吼大叫建立起来的,殊不知,你跟孩子好好讲道理,好好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你!另外,耐心陪伴孩子,真的是一种很好很好的亲子过程,如此美妙的时光,爸爸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好了。就这四种爸爸。就这四种根治方法。可以试下看!
【陈玉华亲子】欢迎大家留下更多的好建议,谢谢!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是不是要更进一步想想,应不应该羡慕别人家孩子的父母?
国人首先应庆幸生在了一个伟大国度,用一个最合理的制度,为每一个人预留了上升通道,不管家境,只凭学业。这个通道的意义,不是为你留一个学习机会,而是可以借着这个通道,为每一个学子或者说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
教育的重要性不是让一个人学到知识,而是让一个有知识的人体现出价值。我们现在是制造业大国,但许多产品很廉价,原因就是制造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制造产品的人知识不够,华为5G手机卖出上万,爱疯8X也过万,贵的理由,制造这个产品的人让知识体现出价值。
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有媒体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发现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来自于家教极好,家境殷实,有素质修养的家庭。个人体会是,在乡下,那些平时学习好的,父母不是做医生就是做老师,也就是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文化人”。老话是上过大学的,现在上大学的多了,应该是上过好大学的。
没有耐心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过分看重考试结果,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几乎无法改变。
无法改变的原因有三: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足;不懂子女教育的切入点;忙于生计顾不到孩子。
如何根治?
无法根治。
但有补救办法。
做父母的关心自己孩子学习,不是陪着他读书检查作业就是关心,有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已经有意识的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个性和人格。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
什么叫学习环境?自己不读书希望自己的孩子读书就很困难,你平时就喜欢读书那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环境里自然就不畏惧读书。所谓学习环境,就是家庭要有学习的气氛。学习气氛就是读书氛围。和孩子说一万遍好好看书,不如以身作则,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环境。你孩子看你整天对着手机,你让他对阅读感兴趣比登天还难。
什么叫学习习惯?20年前,高考佼佼者可以出现在一个双低家庭,父母低学历低收入,现在就很难,优生优育,高学历高收入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更优秀,原因在于他们原来学习就好,知道怎样影响孩子会让他超过自己。这个影响不是强制的,是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习惯成自然。
如果你没有兴趣关心宝宝的学习过程,那不是你的错,这个关心本身也是学问,你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想关心也不一定有效。
家庭教育是门学问,许多家长没办法,就不辞辛苦陪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这也是一种补救,但效果没有家庭营造出的学习氛围好。
当今,在“接受知识”这个语境下谈孩子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不是拼官、富二代的寄生和遗传,而是比拼爹妈所能提供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还有人格魅力。
对成功学生的观察,每一个成功学生的背后,其实都有会培养孩子的父母。总结这些父母的努力,还有高低区别,三流当奴隶,二流当陪练,一流在发现。
所谓发现,就是父母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读书这块料。
不是所有双高(高学历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学习就一定好,许多高知家庭生的孩子一样傻不拉叽,学习一塌糊涂。
学习好的孩子总是少数。这个少数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表现,也就是天资,兴趣爱好注意力与别人家同龄孩子就不同,没有这个基础,任你虎妈狼爸,也是调教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