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时很听话?态度也好,可是:总是偷偷做大人坚决反对的事?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是天天都在疯长!他的思维模式还没成熟、你打牛,得唤醒!你不让他做的理由是什么?第一,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或者、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你得给他理清楚!但是:孩子在大脑发育期,他的思维方式和大人是不一样的,父母知道的、他不知道、你用经验教训他?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也在寻找经验!如果,大人说什么?孩子听什么?那么:不又是父母的板块了吗?所以说:前浪、推后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孩子平时很听话态度也好,可是总偷偷做大人坚决反对的事情。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
一、思考: 1.孩子和大人一样具有性格的多样性,很正常!
2.孩子平时很听话态度也好的时候,一定是这些事情很平常,也很容易做到。
3.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他一定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或者是个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或者是个偶尔冲动的孩子。
4.咱们父母坚决反对的事情大致有五类:(1)违法乱纪的事情。(2)违背道德的事情。(3)涉及自身安全的事情。(4)贪恋游戏、早恋影响学习的事情。(5)其他不可为的事情。
二、做法:对于违法乱纪和违背道德的事情估计孩子不敢去做,但是我们家长要结合学校教育和身边事例防微杜渐!对于涉及自身安全的事情,摆事实讲道理,必须坚决反对,并且不给孩子可乘之机。对于贪恋游戏,早恋和其他不可为的事情,我们家长首先向孩子讲清楚坚决反对的理由,并告知他不该做,更不要偷偷去做。如果孩子偷偷做了,分析分析是好奇,叛逆还是冲动?好奇是好事!家长转移他的好奇心,使他的好奇心用到正确的事情上并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是叛逆和冲动,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以柔克刚,循序渐进地改变孩子。家长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注意:1.家长要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心,妥善处理好孩子与相关人员的关系。
2.家长和孩子友好沟通,教会孩子对于不可为又想为的事情应该学会克制,学会理性处理。
3.家长要允许孩子多经历事情,允许犯错误,在磨难和错误中成长的孩子成功的比率反而大!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这个小孩能得到一个科学良性的引导的话,将来一定是可塑之才。
还记得几年前在国外的时候,我亲眼见证了一个类似小孩的成长。这个小男孩名字叫Carlos,一头短短卷卷的金发,很可爱,他每次在他父母和老师面前总是很听话,该做的事情做的挺漂亮,有时还主动帮妈妈洗碗扫地,课堂上也听的起劲儿。但是,当他父母或者老师不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就开始奇思妙想,各种倒腾,不少时候还干坏事,把桌布剪碎放进开着的电扇里,看着电扇扇出来,满屋飞,最后电扇卡死了还冒烟了。这几年不见他,听说现在在上初中的他,很多学校的科学小实验他都能拿到高分,很优秀,今年还参加了一个他们国家的全国科学知识竞赛,获得了团队第一名。
第一、从提问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在父母面前是比较乖和听话的。也可以理解成这个小孩心性单纯善良,有很理性的一面。但是如果都仅仅是这样,那么他再听话,恐怕也只是父母塑造的一个他们想要的样子。
第二、对于小孩来说,他有时做父母坚决反对的事情,这肯定是源于小孩的好奇心和一点点叛逆心理。毕竟他在父母面前表现拘谨,不排除是父母严厉教育让他在父母面前比较恐惧。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理如果能得到好的引导和推动,将会让他认识到更丰富的世界,提高他的创造力。
第三、不是所有父母坚决反对的都是绝对对的。有不少父母对小孩过于严厉管束,什么事情都要求要往自己设计的道路上走,不管是不是扭曲小孩的心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做好模范作用。在管理教育上,多引导,少强制压迫,多理解包容,掌握几条大的原则就可以。如果你的坚决反对仅仅是个人情绪和倾向,那么请放开一些,只要不涉及大的是非对错,那么请多给小孩一些探索世界的机会。
最后,希望父母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以交朋友的心态去和小孩交流沟通,促进相互信任。
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
个人看法,共赏共鉴。
这种情况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平时很听话,但总偷偷做大人坚决反对的事情,那么他的听话就是表面上的顺从,也就是“嘴听心不听。”
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我从小跟我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经常生气地说我爸爸对她总是嘴听心不听。经我观察,我爸爸确实是那样,因为他不认同我奶奶的很多观点和意见,但是他又特别孝顺,不希望惹奶奶生气,所以就只能做表面顺从的行为。
如果您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家长就需要分析一下,是不是生活中您是操控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凡事父母说了算,不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并且不允许孩子做任何反抗。
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少部分是出于特别懂事,不希望自己的违抗让父母伤心;但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出于无奈,毕竟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自知反抗不但无用,还可能遭到一顿打骂,得不偿失。于是,孩子就机智地选择表面听话、顺从。然而,好奇、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大人越不允许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就越是充满期待,越想研究个明白。因此,背地里就会偷偷地去尝试大人禁止做的事情。遇到这样的孩子,建议家长可以做如下努力:
一、学会尊重孩子。孩子从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具备了独特的人格和尊严,即使最亲近的人也要学会尊重他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多听取孩子的想法,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可以给与一定的引导或建议。如果孩子的选择明显是不正确的,但孩子又不听父母的建议,家长就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当他们受到一次挫折后就会理解大人的建议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判断、自己领悟。因为,本身试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二、学会宽容孩子。人非圣贤,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何况一个身心尚未成熟的孩子。著名美国教育家马文.柯林斯说,孩子犯错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对错,如果一个孩子什么都知道,就不需要来学校学习受教育了。我们中国的父母,喜欢在孩子犯错后歇斯底里,包括我自己也一样。因此,如果孩子犯错后,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告诉孩子不应该这样做的理由,相信大部分孩子下次都会注意。即使下次忘记了,可以再多几次提醒,让孩子知道大人们是在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的训斥。常被训斥和责骂的孩子,一般很难向大人敞开心扉,做出表面顺从的行为就更正常不过了。
谢谢悟空邀请!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一个真实事件,说是国外某个律师,从小就是乖乖孩子,按部就班的读书,做律师。但是骨子里就是想尝试一下自己心里想却在求学期间没有做的事。
于是当他成功的当了一名律师后,他开始尝试所有的这些之前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吸毒等等。
其实听话只是孩子顺从了大人的价值观。但是我们身处在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的年代,孩子长大了就会有力量和机会去研究他心里的别的感受。
所以越压制其实越不可控。当孩子由年幼的无能为力到长大后拥有了自己的力量时,之前的压制就微不足道了。
我觉得最好的做法是引导。消灭孩子对不可控的事情的好奇心。那么做法就是让他真正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不要去做。以及做了之后你有没有试错成本,你的试错成本是可接受的吗?
我的孩子是女孩儿,读初二,喜欢看书。看《羊脂球》的时候我就问了她对这个人物的看法,也看了逃难期间周围人群对羊脂球的看法。
虽然有特有的时代背景,但孩子明白了羊脂球从事的职业是不能去碰触的,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任何人都是没有试错成本的。
她之前喜欢和同学聊微信,耽误了很多时间,说之不听。于是我和她说,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安排学习和生活,咱们静观其变。
一个月后的月考,孩子的成绩下降了。事实证明过多聊天有害无益,孩子在事实面前也不说话了,从此每天看微信聊天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而此次月考,就是她能接受的试错成本。
疏胜于堵,但家长的榜样力量也很重要!身为家长,不能自己拿着手机聊天却要求孩子别玩,以身作则才最有信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