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是指孩子的言行没有与父母或长辈的意愿相符合。其实这是父母或长辈对孩子言行的思维定式。因为父母或长辈的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比如人们常说的“父母或长辈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还多”,所以父母或长辈的意愿是对的,孩子没有照做就是“不听话”。可以肯定的说通常情况下父母或长辈的思维方式是与社会道德相符合的,孩子在父母或长辈的引导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少走弯路。“不听话”的孩子就是有个性,父母或长辈话他就是不听,这时父母或长辈就会对他大声吼叫,甚至打骂。越是这样“不听话”孩子的牛劲越突出,这就是孩子的叛逆表现。这种情况父母或长辈经常把责任推给孩子,其实是父母或长辈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他周围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有的孩子这种好奇心很强,促使他一定要去亲身经历一下。父母或长辈遇到“不听话”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俯下身来跟他交流,听听他想法,细心引导教育,有时也可以让他去体验一下挫折,要教育他不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学会学习别人的生活实践经验,少走弯路。教育孩子学习很重要,它可使人快速成长。
如果孩子不肯学习,不肯做作业,说明孩子在逃避学习,也可能是通过不学习的方式,作为对抗父母的有力武器。所以,遇到这种情況,父母不能着急上火,要找到孩子不愿学习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过度上心啊,每天与孩子说话的內容,80%以上与学习有关。
孩子辛苦一天刚到家进门,妈妈就开始嚷嚷了:今天老师有沒有批评你啊?……;快去做作业,每天晚上作业都磨磨蹭蹭,只知道玩……。父母象监工一样,盯住孩子的学习。时间长了,孩子对学习形成条件反射。一谈学习,就不开心。不开心就想逃避学习,学习当然低效。学习低效,成绩下滑,父母说得就更多了。孩子大了,就会与父母頂嘴,争吵,有的父母沒招,就直接上手了。孩子很有可能就玩手机去了,或者就直接[罢学]。死循环啊!
怎么办?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父母願意学习和改变,孩子才可能改变。
望子成龙的家长面对动力不足的孩子忧心忡忡。孩子死猪不怕开水烫,家长怎么办?我们要弄清楚孩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积极应对。
孩子怎么变得不爱学习了?
小孩子出生睁开眼睛,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满满。可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渐渐消磨了好奇心,求知欲,有这几种可能性:
第一,家长的拔苗助长。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总觉得输不起,要赢在起跑线上。他们很早就开始策划孩子的教育,但是由于认知不够,这些策划都是拔苗助长。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她女儿从小报很多班,想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这个妈妈到哪儿都陪着孩子上课,以免老师没教会自己继续教。
可孩子并不买账,学习不好,妈妈再再教育也没有效果。最后大学只上了三本。
小结:这位妈妈的表现就是对孩子不信任。她对孩子的再再教育,其实是让孩子不认真对待老师上课,因为反正妈妈还会再教。
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妈妈费劲越大,越起反作用。
包括那些喜欢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父母,都是拔苗助长。因为太多的学习机会与资源只会让孩子贪多嚼不烂,从而心生逆反。
第二,家长的攀比打击。
很多家长忧心忡忡的来源是别人家的孩子太优秀。看着别人家孩子,心里很担心,所以就逼着自家孩子学优秀。
孩子认知不够尚处于以自我为中心阶段。父母对他人的褒奖,对自己的贬低,会狠狠的伤害自尊心。从而变得一蹶不振。
小结:父母不停的唠叨,对孩子的担忧,通常会一语成谶。孩子从父母眼中看到自己的猥琐与不足,从而将自己等同这不足的形象,丧失斗志。
因此,通常父母越是唠叨孩子不足,孩子就会越不喜欢学习,就这么差下去。
第三,老师的不良教学。
老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世界上有不称职的老师。有些老师就喜欢表扬优秀,贬低差生,并且还不知道这种做法的危害性。
比方很多老师喜欢大肆表扬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数学考满分的同学,然后教训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把他们贴标签为差生。
甚至有些学校将学生的座位安排都以学习成绩为考虑中心。
小结:学校和老师这种分别对待会造成差生滋生严重的羞耻心。如果家长也同样对待,那么他们就将一蹶不振,很难翻身。
第四,孩子的优秀被当作炫耀的资本。
有些孩子小时候学习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类型,但是长大了就伤仲永不再出类拔萃。
我记得孩子小学有一个同学,从小很聪明,能背很多古诗词,而且数学成绩也总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孩子。其他家长对这个孩子的父母都非常羡慕,感觉他长大了一定是个非凡之辈。
可是到了初中他就开始变得很平凡了,到了高中就销声匿迹了。已经变成了放在人海中根本看不到影子的一个。
小结:孩子从小的优秀,若被家长和老师当成炫耀的资本,会使孩子滋生将自己会学习当成骄傲资本的心态。
他们习惯了每次表现都得到表扬,如果没有得到表扬,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或者要是有了更优秀的同学的出现,他们就会感到威胁,从而丧失斗志。
怎样才是正确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
第一,顺其自然。
大自然之所以能够滋养万物繁荣昌盛,就是因为它无不包容,且无所作为。
在欧美国家为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学校限量给孩子提供知识,并且要孩子们通过努力才能够获得有限的知识。
记得前一段在美国,有一个妈妈因为幼儿园老师告诉孩子O是26个字母之一,而将学校告上法庭并且胜诉。她理由是:过早告诉孩子字母知识,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对于父母而言,重要的是自己的品行端正,人生观正确,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对于孩子的学习可以跟着学校老师的步调前进即可。
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忧虑担心,大多是因为和其他家长相比较产生的:他们家孩子都报了外语班,都报了兴趣班,我的没有报会落后怎么办?这种攀比造成了一种恶性的教育大环境。
大家都在埋怨我国的教育不足,也都知道这是因为互相攀比产生的结果,但是就很多都无法走出自己的一步。
顺其自然就是化繁为简,能使家长轻松,也能使孩子健康而快乐地进步。
第二,保持对孩子的信心。
一般的家长尤其在孩子出现低谷的时候,表现非常焦急。其实越是这种时候,家长越是要把持住,表现对孩子的信心。
因为这种时候孩子是很敏感,而焦虑害怕的。如果家长还是责备辱骂,就是落井下石,让孩子跌入深渊。
孩子一时的低谷或者一时的失误,这在常人都是正常的表现。况且众所周知:失败是成功的母亲。只要能吸取教训,在失败的经历中成长起来就会变得更强大,而不是相反。
因此家长有必要自己认识到暂时失败的积极意义。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一时失误,并且接受理解孩子的一时伤怀。
家长在内心要保持对孩子的信心,只有这种信心的保持才能给孩子吃定心丸,跨过困难期,走向正常与健康的发展。
第三,始终积极正面对待孩子。
家长要学会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正面积极的鼓励,会让孩子有正面积极的进步。
罗森塔尔当时从一个学校选取了一组学生告诉老师和校长说通过测试表明,这些学生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孩子。
信以为真的老师和学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这些孩子另眼相看,并且暗示他们,说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8个月后,大家看到了这些孩子身上令人吃惊的变化:他们不仅学习成绩提高迅速,远超其他孩子,而且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时罗森塔尔告诉学校:其实这些孩子是随机抽取的。
可见,外人对于孩子的指望与对待他们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作为父母,我们不用太夸张,但是内心深处要保持对孩子真诚的信心,并且将这种信心表现出来,鼓励到孩子,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信心,有前进的动力。
结语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暂时没有学习动力,不想做作业,家长先不去管,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孩子平时表现得好的地方。
比方他喜欢与其他孩子玩或者他乐于助人,家长从这些地方入手鼓励孩子,认可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是从心底里对他有信心的。这样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使他更能够应对学习上或者来自学校的威胁与困难。
总之,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富有耐心,充满信心,积极鼓励。毕竟孩子的初始积极而充满好奇,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对他造成压力。唯有解除这种压力,孩子才能够获得轻松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这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孩子一旦到了这种情况,不是三两句话能够解决的。初步给出以下建议:首先找孩子聊聊天,注意是聊不是理想、梦想大道理。看看孩子的兴趣在哪里?这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若孩子与你有话题,恭喜你找到了开门的金钥匙。在此基础上,开始进入正题,也就是设计一些有趣又比较容易的问题,引导孩子动脑筋思考,解答,若答对了,一要口头表扬,二要奖励,让孩子找回自信与快乐。二是带孩子外出游玩,主要是去文化宫、博物馆、植物园等处,陶冶孩子性情,在这个过程中,要设计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游戏,要孩子体验,告诉孩子,若想了解更多的知识,不仅需要去实地考察,也可以通过读书来了解,注意,现在开始往学习方向靠拢。三是要通过典型的案例,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注意不要使用高大上人物,最好是邻居家小朋友,同事的孩子以及某某老师的学生。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以及表情变化,若条件成熟,直接进入正题,告诉孩子,要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事的人,第一步就是要到学校学习。孩子如果以学习有困难为借口打退堂鼓,不妨承诺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在这里切忌翻老账,孩子的过去不允许再提及。若孩子答应了,就约定从明天开始!开始几天,也许孩子变化不大,但一定要坚持住,相信会取得好成绩!老铁,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