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也很为您焦急。我想说说自己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问清原因,有的放矢。
由于高三离高考越来越近,尤其是到了第二学期,高考的硝烟弥漫着校园,有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压迫着学生,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症,大多学生在老师的心理疏导下能较好缓解,也有个别学生不能释然而打退堂鼓。 学生打退堂鼓的原因不一,有的因为对某个老师的批评不能接受,有的因为某门学科不能突破,有的因为同学关系的影响,有的因为早恋而不能专心学习,如此等等吧。因此,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谈心,摸清楚不想去学校的真实原因,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达到劝导其回校学习的目的。
我以前当高三班主任时,班里有个女同学非要回家,问她原因,她说学校太紧张,想回家自学。我劝她说学校是最好的学习环境,有老师及时辅导,当面给同学们答疑释惑,你要是回家了,没有了学习氛围,也没有老师督促,自己难免会放松,势必影响学习效果。这个女生怎么也听不进去,固执己见,非要回家。在跟家长沟通后,我说那就让孩子回去几天试试吧,如果不行,随时欢迎回来。这个女生回家待了三天,第四天就返校了。我问她在家感觉如何,她说家里真不是学习的地方,人都有惰性,早上光想睡懒觉,晚上还禁不住电视的诱惑,遇到问题也没法解决,还是学校好啊!跟同学们一块学习,有氛围,有竞争,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后来这个女生考上了本科师范院校,现在也当了老师。
二、亲其师,信其道,乐而学。
作为家长苦口婆心怎么也无法劝孩子回学校的话,这时就需要找一个孩子喜欢并尊敬的老师来做思想工作,因为同样的话从父母嘴里说出来孩子感觉的是唠叨,而从老师嘴里说出来的就是可信的道理,他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乐于学”。
我村就有一个女孩,也是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没多久因学习压力大把书包背回家了。她的父母怎么说怎么厉害都不行,她就是不愿上学。父母急得没办法,到学校找我,让我给孩子谈谈。这个女孩跟我女儿同岁,是我看着长大的,平时是个听话爱学习的孩子。可眼看再过两个月就要高考了,寒窗十二载怎能功亏一溃呢?我把她叫到学校我的住室里,从女孩子上大学的重要性说起,一直谈到将来的自强自立,人格尊严,经济独立,以后的美好生活等等等等,打比方举例子,整整说了一晌,把我说得是口干舌燥,还好终于把这个女孩说通了,终于回到了教室继续学习,高考时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如今在一个城市工作且成家有了孩子。
这样的例子很多,高三学习确实紧张有压力,孩子此时情绪不稳定实属正常。如果不想去学校,可跟班主任沟通后,让孩子回家休整几天,这期间从生活上多关照,心理上多关注。此外按文中所说可找孩子信得过的老师有的放矢地跟孩子谈心,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我经常给高中的学生说,高中是人生的熔炉,谁能在这里坚持到底谁就能得到淬炼,谁就是生活的强者,以后若再遇到艰难困苦,就会感觉那都不是事儿了,就会有勇气面对和克服。
希望我说的这些对您有所帮助,希望孩子能坚强地面对挑战,做生活的强者。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孩子考上高中说明初中时的成绩很好,是很值得骄傲的。现在孩子上了高三,马上要毕业参加高考,但是现在不想上学,最近的一些考试也不想参加。其实孩子已长大了,他有自己的处世方法,能够独立处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现在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引起这种情况的产生。
(1)、家庭的原因。孩子上高三了,思想逐渐成熟了,思维变得复杂了,但是往往钻牛角尖、认死理的现象更为突出。这种时候如果家里发生了变故,很容易引起孩子思想上的波动。例如父母亲离婚、家庭成员之间吵架、疼爱他的人生病或是去世、家庭中的生活资金断链,以及父母亲对孩子的看法有所转变。这些都能刺激孩子上学欲望的转变。从提的问题上分析来看,家长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对孩子是个很疼爱的人,如果是上述家庭中原因引起思想上的变化,家长要多给孩子心里上的安慰,告诉孩子今后应该朝哪个方向、怎样去努力,让孩子沉下心来,继续完成学业。(2)、孩子个人的原因。①孩子在高中期间,交了朋友,现在面临高考,对方的成绩很差,马上要高考了,高考与爱情中要有选择,两人之间在考学上出现了分歧,为了保证“爱情价更高,上学工作也可抛”的错误意识,于是产生了懈怠。②孩子虽然上了高中,成绩一直不好,而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值很高,如果参加了高考,恐怕名落孙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如回家,于是放弃了高考的梦想,只有在学习上逐渐地退缩了。③孩子在高中学习期间,没有住在校内而是在校外租房子住,星期天里上网的机会多,渐渐地痴迷于网络,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失去了信心,于是产生了退学的念想。
总之,高三的学生已长成人,思想上有了波动,千万不能喝斥,只有口苦婆心地耐心做说服工作,彻底解决孩子心灵上的包袱,走出内心世界,才能走上高考之路。
先和你说一个类似学生的情况吧,或许家长就不那么焦虑了,也或许能从中得到一点儿启发。
去年的事,也是高考前,我班的学生。
我们这儿5月份进行二模考试,这是全河北省的统一试题模拟考试,也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全省的重点中学基本都参加,然后根据各中学提供的考试结果,省教研机构会划出一个模拟的高考分数线,供大家参考。
所以说,这次考试对于学生,对于学校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所有人都比较重视。
但是,二模考试成绩单结果出来,就出现了出乎意料的事情:成绩单上我班一个学生所有成绩为零分。
更令人困惑的是,孩子本来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不能说拔尖,但也绝对算优秀。
我第一时间找到他,了解情况,看是否考场上出现了啥问题。结果,他说,“我答题纸上没写,只写了姓名”。
我一听,又急又气,吼了他两句,“你知不知道这次考试很重要?你能不能不这么任性?”,看我在气头上,孩子再也没有说话,只听我“教训”(说明一下,孩子和我关系比较好,所以,我批评他,他不会逆反)。
我知道,他的这种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于是等冷静下来,我又找他聊了聊。他说,
考试的题,他也做了,就是没往答题纸上写,因为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再看到分数,排名之类的东西。它们对自己的影响到还好说,自己可以调节,但是,“一旦考不好,成绩单传到家长那里,他们的反应让我受不了,拿着成绩,说个没完没了”。
最后,孩子说,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习,怎么复习。
结果,高考时,孩子考了585分,去年河北省本一线是511。
通过这个事情,我也经常反思,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除了讲大道理之外,确实还要真切地去理解孩子的个体内心世界。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我的建议是:认真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
这个时候的考试,对一些压力比较大的孩子来说,有时候确实是一种打击,尤其是努力付出的孩子。
尽管我经常讲,“高三后期,不要关注成绩,排名,要注重通过考试,锻炼考场反应,查漏补缺”,但是,我也知道,事情都是“旁观者清”,成绩摆在那儿,让当事人不悲不喜,谈何容易!
因此,孩子不愿参加考试,也是在为自己找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只要她能每天保持平稳的心态,能按部就班地将学习进行下去,这就是最好的备考方式。
另外,孩子能够成功的解决自己遇到的情绪问题,难道不是我们家长最愿意看到的另一种结果吗?
家长不用太过焦虑,这是孩子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你好,我是一名清华在读博士,13年被清华大学录取,从我进入大学起,就有很多学生与家长咨询我高中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我根据高中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整理了一本《中等生2019高考冲刺笔记》,书中结合考试大纲、历年高考题型,总结出了各科目考试要点和答题技巧,可以帮助冲刺阶段的同学找到高考要点,快速提升成绩。
有需要的同学或家长,私信:领书,就可以免费领取。
为什么我劝诫家长不用太过焦急?原因有以下三点:
1.现在距离高考不足50天,孩子的成绩基本已经定型,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只要孩子成绩保持稳定,不用逼迫孩子每天都趴在书桌上学习,要给孩子适当的放松空间。
2.在备考后期,学校频繁的组织考试,只是想给孩子营造一种紧张的高考氛围,但考试内容对孩子的提升并不大,只要孩子知道该怎么去复习,有目标有规划,不用太过在乎形式,必须去考试。
3.考场上胜利永远属于心态保持稳定的一方。如果孩子在复习后期产生抵触学校的心理,精神上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力,如果家长再一味的劝导、施压,孩子心理很可能出现崩溃状态,导致高考发挥失常。
现在是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心理最易出现波动的时期,面对孩子出现不想去学校、不想去考试的情况,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理解与支持,让孩子把压力释放出来,保持好心态。
这里我给家长的一点可实施性的建议就是提前帮助孩子(最好与孩子一起)挑选出目标院校,现在二模成绩已经出来,家长可以根据省排名及往年各大院校在本省的录取情况,帮助孩子找到可挑选范围的大学。选择一所保底院校和一所冲刺院校,这样既能给孩子前进的动力,也可以舒缓高考的压力。
我整理了一些关于如何报考志愿的资料,如果有需要的家长,私信我:方法,就可以免费领取。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
你好,我是已高三家长,孩子最近不爱上学,学校里最近的一些考试也不想参加,该怎么办?
作为从事高中教育20年的一线老师 ,见过“厌考弃考”现象很多。任何一届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不想参加最后一两次大型考试,而最后几次考试学校、老师、家长又很重视,因为最后几次考试成绩是非常接近高考的成绩。于是就出现了对立:学校、老师、家长要求学生参加考试,而有些学生厌考弃考。这让学校家长老师很担忧:怕小孩不参加高考,或怕小孩高考失利、或怕小孩心理异常,走向极端。
其实,这种现象不需要太担心。从学生的层次来看,到了高三后期厌考的学生,有成绩很好的,也有成绩一般的,更有成绩偏差的。多数情况下,最后他们的高考成绩是正常的。不会因为平时不参加某次考试或懈怠某次考试,就一直懈怠考试,连高考都不想参加。
就厌考弃考的原因,主要是以下这些:
1、少数成绩较好的尖子生厌考,主要是想利用考试时间与试卷讲评时间来突破自己薄弱的知识环节。一般高三会安排10次以上的大考,并且有些时候两次大考间的时间间隔很短。比如3月份有些学校既参加“市一模”考试,过一星期又参加“省重点联考”,然后马不停蹄又参加所谓的“九校联考”,并不像之前一轮复习的时候,一个月时间讲授复习内容,到月底月考检测复习效果,查缺补漏。于是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复习到新内容,又要参加考试,对成绩提高不利,干脆就不参加考试。反而利用考试及试卷讲评的4天时间,自己“闭关修炼”,扫除学习障碍,突破自己薄弱的知识模块,以提高自身复习效果。
2、少数学生心态非常疲惫。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来说,每次考试成绩都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把时间浪费在成绩分析与错误总结,之后班主任要求写考试心得与思想汇报这样的“管理”形式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于是弃考,让班主任老师抓不到任何“把柄”,于是可以躲避写心得体会,躲避写下次考试目标和决心之类的材料了。
3、少数高三学生厌考确实是“烦考怕考”。这可能与家长的高要求或教育方式有关。如果家长特别在意小孩的大考成绩,不要说总成绩,哪怕是单科成绩有一点点“退步”都不允许,一定要拿着小孩的试卷去找老师分析原因,希望小孩在下一次考试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遇到这样的家长,小孩确实会比较怕,一方面怕辜负老师的期望,二怕家长来学校“找事”。于是干脆不参加考试,让家长与老师都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减少一些烦恼事。
当然,厌考弃考同学的心理极其复杂,具体原因与老师的引导、学校的管理、周围同学的影响会有关系,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上面只是作了一般分析。如果你觉得还有别的原因,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师范生活,一起交流学习方法与高考教育的问题,为您高考作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