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心理老师,9年心理学从业经验。
初二是青春期叛逆比较严重的时候,能理解家长的感受。
“已列入坏学生行列”是指成绩不好的意思是吗,还有别的行为偏差吗,比如手机沉迷、结交不良朋友、叛逆、早恋等?
“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是指学习兴趣缺乏,没花时间在学习上,学习效率低,学习动力缺乏是吗?
孩子的抗挫能力怎样?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关注、认可的,父母不要打骂、语言侮辱,不要因为成绩差或别的行为歧视她,拿她和别人家的小孩比较,贴负面标签,如“笨、懒、学渣、猪”。要撕掉负面标签,正面强化一些正面标签,如 勇敢、细心。
对于学习,需要先和她谈谈她对学习的认识,她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正确认识到学习是自己去看世界的路,不是为了父母读书,不是为了老师读书。
端正学习目的之后,提醒学习是要有吃苦的精神,同时也要引导激发学习动机,定适合的学习目标,跳一跳够得到的学习目标。如果之前基础过差的话,可以先补补拉下的知识。尽量补到能听懂课堂的讲课内容。
学习成绩有进步的话,这是很能强化学习兴趣的。父母对于孩子的进步要多认可表扬。
孩子有没有比较信任的年长一点的读高中或是大学的哥哥姐姐,叫哥哥姐姐们多跟小孩聊聊天,鼓励引导她,不要放弃学习。
抛砖引玉,有什么别的细节,多在评论区留言,期待和大家交流,希望对大家有用。
孩子读初二,没有心思学习,甚至已经列入坏学生的行列,怎么办?
孩子读初二,正是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因为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所以教育和引导孩子就不能用粗暴的方法手段。
我先谈一谈教育孩子的立场和原则,再谈措施。
首先我想和题主说的是:不管孩子的表现怎样,都没有好坏之分。简单的给孩子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这个立场本身就是不妥的,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孩子是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是误入歧途,家长要及时发现,及早介入,引导和教育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引导孩子到良好的发展道路上来。
引导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们要明白以下原则:
1、 一定要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发展!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的态度要坚定。在孩子的学习、品行等原则问题上,家长决不能有任何的妥协!
2、 教育孩子没有任何捷径。教育孩子,只能是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地引导。
3、 引导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家长长期的关注,和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目的。
4、 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成功是什么?对于孩子而言,成功不是考100分,不是考试获奖,不是考上重点中学,不是考上大学。对于孩子来说,成功就是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发现孩子的亮点和闪光点,然后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或鼓励,甚至给予合适的奖励。
切记:一定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只能是孩子跟自己比较,跟昨天的自己,跟以前的自己比较。这才是激励孩子的正确态度!
5、 忌半途而废!忌半途而废!忌半途而废!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半途而废!
下面谈谈措施。这些措施仅供参考。因为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教育孩子很难界定一个标准程序。借用我们在教学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引导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变化,灵活地调整策略。
一、首先要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
孩子厌学,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信心;2、沉迷于手机或电脑游戏;3、交了不良朋友,常与朋友出去玩耍,孩子的心变野了;4、受到欺凌,不敢去学校;厌恶老师或学校的教育方式;6、以上的一两种原因或几种原因都有。等等
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二、与孩子进行一场平等地,开诚布公的,谈心式的对话:目的就是打开孩子的心扉,帮忙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鼓励孩子下定决心改正错误,定下奋斗(改正)目标。
这个谈心式的对话,成功与否,是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走向正道的关键。
三、如果谈话成功,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找到的孩子厌学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孩子。
而引导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动。只要她行动起来,就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父母和家人的肯定和鼓励,就是孩子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再次强调:行为的引导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家长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三、关于读书有什么用。
这个很重要。
因为孩子厌学,如果和她说努力读书的目的就是考上重点中学,然后考上一流大学,找个好工作,这很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这是遥遥无期的,带来很大的压力,适得其反。
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最关键的。
你可以对孩子这样说:
世界上没有任何的成功是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的,读书也一样。读书也一样要付出努力和艰辛。希望你努力读书,能考上好的学校当然重要,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要你努力读书,是希望你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做最好的自己,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
关于读书有什么用,网络上的鸡汤文很多,你可以找来看看,参考一下。
如果与孩子的谈话不成功,那就复杂一些。以下做法,供你参考。
一、想办法让孩子体会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引导孩子感悟出努力读书是最好的出路,激发孩子努力读书的念头。
只有亲身体会生活之艰辛,才知道人生要努力。
你可以和孩子这样说:如果不读书,那就要劳动,要干活。因为人要活着,就必须劳动;要活得体面,更要努力劳动。人只有劳动、工作,才能创造价值和财富,才能体面地生活下去。你既然不想读书了,那父母就不再有责任照顾你的生活。你已经算是半个成年人了,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应该分担家庭的一部分责任。
首先,可以从做家务开始,然后把整个家庭的生活起居交给她打理。目的是让她明白,父母要养活这个家不容易。可以先从洗衣做饭开始,带她去买菜,然后逐渐把整个家庭的生活起居交给她。
她做不好或是做不到也没有关系。但是,让她要体会到父母养家的不易这个目的一定要达到。然后你就可以这样对她说:连这个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呢?安心去读书,努力去读书吧!
你也可以带她去逛一逛凌晨那忙碌的菜市场,让她看到众多百姓为了生活在艰苦的工作。
你也可以在7月的时候,带她去农村看一看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7月,正是南方农民抢收抢种的时候,是一年中最辛苦的时候。
如此等等。总之,想办法让她切身体会生活的艰辛,明白努力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二、如果你有条件,带她去旅游,带她进入一次高档的餐馆享受美食,等等。目的:只有体验生活之精彩和美好,才懂得人生值得去奋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世上无后悔药!可是,世上的真理千万条,你就是磨破了嘴皮他都不一定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做到。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才能产生强大的执行力!只有让他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才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激发他努力奋斗的动力!
我是一位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初中生的家长,我可以明确的说,这种情况真的没有什么奇招。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只有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体验了,感悟了,思考了,或许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变。
孩子厌学叛逆形成的原因,必然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么过度溺爱,要么过度放纵,要么过度严苛,要么祖辈。
但不管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孩子厌学,要想改正起来都非常的困难。
要想使孩子彻底的转变和改变,立竿见影的方式真的是没有,改变家庭环境,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是唯一的途径和根本。
- 以前过度溺爱的,现在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溺爱,迁就和包容,必须要对孩子的行为方式有所限制。
- 以前过于放纵的,现在就要管得紧一点,必须要让她懂得规则和规矩,也要让她懂得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理解父母。
- 以前管教太过严苛的,就需要多一些沟通和交流。
- 以前是祖辈的,现在就要亲自去管理。
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改变家庭环境,只是第一步,要想让这些孩子从根本上有所转变,必须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体验,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我之前带过一个学生极度的厌学,家长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给他办了休学,带回家后直接下地干活,想懒惰,想不干,想好吃懒做,门都没有。一年以后,这个孩子实在熬不住了,自觉主动的要求上学,复学之后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转变,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
所以说,一个孩子的转变必须要有体验和经历的。
仅仅只靠家长苦口婆心的讲道理是根本没用的。千万不要轻信那些鸡汤猛药,本身也没有什么奇招妙药,什么要注意情感投入,要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要注意引导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这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因此上,建议家长实在没辙的情况下,先暂时给孩子办个休学,带回家让她亲身到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去。想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舒舒服服安逸的生活门都没有,必须要让她参与到劳动中,社会实践中,她才能真正知道什么叫做艰辛,她才能真正知道学习有多么重要。
我是一名初中的数学班主任老师,在教学的这十多年里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她们的经历和变化其实很让人同情。要说奇招没有,可能奇招能奏一时之效,但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不清楚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没有合理的方法是不好解决的。
一、从题主的描述来看,只是孩子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可能导致了成绩不好!但作为家长不能轻易过早的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孩子的成长是多维度的,作为家长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绩,以孩子成绩的高低和对学习的态度来轻易的判断孩子的好坏。
每个孩子出生的天赋不一样,受到的家庭环境也不一样,对学习的兴趣更是不一样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孩子成绩的高低和对学习的态度。我们不能因此就认定孩子是一个“坏孩子”!
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是家长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误杀”,是过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孩子可能因此而自暴自弃,你说我是坏孩子,那我就做一个坏孩子给你看。
二、初二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高爆发时段,“叛逆,顶撞父母,尝试新鲜事物”是这个年龄段最大的特征!
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管,基本上是所有家长的共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成长,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太愿意再完全听从父母的说教,他们更愿意以自己的想法去做出自己应有的样子。在他们心里他们已经完全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叮嘱和唠叨。
但是这些只是孩子一厢情愿的想法,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还需要慢慢的提高。心理上的偏差往往会导致行为上产生一些不好的现象!
三、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孩子的思想、行为都产自家庭中父母和环境的影响。
1、如果是一个缺少理解的家庭,父母经常吼孩子,训斥孩子,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真正的关心,孩子越大,和父母的矛盾就越深!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最容易顶撞父母,在父母眼里也最为叛逆。
2、如果是一个缺爱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问的少,关心的少。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孩子自然会通过学校的一些朋友来寻求情感上的依恋和慰藉!
3、如果是一个没有学习氛围的家庭,父母下班经常拿着手机,经常带着孩子出去吃吃喝喝。没有学习氛围的熏陶,那么孩子也会爱上手机,爱上吃喝玩乐!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心情。
四、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呢?提供以下办法供题主参考。
01
做一个温暖的父母,真正的贴近孩子的内心,走进孩子的心灵。
想一想孩子心中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可以跟孩子以朋友的身份促膝长谈说说心里话。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考虑问题,想想不爱学习的症结在哪里!是学不懂?没有兴趣?还是因为其他事情分心了?
02
清理一下孩子的不良学习行为,对影响孩子学习的行为和外物坚决说不。
孩子不爱学习,肯定有其他事物进行干扰!有可能是喜欢玩手机,也有可能是结交了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等……
家长一定要认真观察,找到这些不好的行为,列出清单,坚决回击!手机该没收的没收,朋友该拒绝的拒绝。当然家长在这里面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过犹不及。最好是和孩子协商解决,得到孩子的认同,迂回一下,不要太过直接。
03
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情况。
有的时候老师对孩子了解要比家长多!因为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有一定能措施和方法。
因此家长应该及时和老师进行联系,好处多多:
1、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如上课听讲,作业完成情况,交友等。
2、上学期间孩子在校的时间要多于在家的时间。有些问题往往在学校就能暴露出来,老师经验丰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3、家长没有办法,但老师有办法。
04
家长进行亲子陪伴。
孩子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其实就是父母对孩子关注过少。养成了孩子不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孩子缺少关爱,让孩子走上了另一条路。
从现在开始对孩子进行陪伴,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在一边看书!当孩子累的时候,给孩子一句关心的话语;当孩子渴的时候,给孩子倒一杯水;当孩子中间休息的时候;给孩子拿点零食;当孩子写到中途想放弃的时候,可以提醒孩子,坚决不能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这样的陪伴具有温情,而且又可以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如果父母能长期坚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结语:
孩子不爱学习,最先就要找家长自身的原因。给孩子真正的爱和关心,给孩子做真正的好榜样。毋须多言,孩子自然会健康成长。爱的教育,在于坚持,在于榜样,在于共情!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的引导规划,参与度,关注点,交流方式等方面都会影响孩子。我的女儿13岁,初一。每天接她回家的路上,孩子都会和我交流一些同学,老师间的事情。我特别关注她的交友状况,朋友可以影响孩子很多,一定要密切关注。因为我一直在私企工作,在人际交往中见到的各层次人比较多,所以,通过每天她的诉说,基本都可以推断出孩子交往朋友的家境,父母教育的格局。开始,女儿对我询问自己朋友比较排斥和戒备,后来她因为我比较精准的分析,对她朋友间相互发生矛盾时的看法和建议,慢慢的就开始敞开跟我谈论,并且特别听取我的意见,无形当中我可以掌控她的朋友圈动态,了解她的交友状况和心理变化。注重孩子自尊心的培养,女儿幼儿园中班时,被老师批评,回家后说老师伤她自尊心了,我不是一个特别矫情的人,孩子被批评教育我会根据情况开导她,但是,那一次我去找老师谈了,询问清楚究竟是怎么说的,能让孩子感觉自尊受伤。通过沟通,孩子确实有顽皮之处,老师也意识到自己话说重了。那天孩子回家特别高兴的说,老师把她叫到里面教室安慰道歉了。孩子大学前的生活是需要家长规划和多多参与的,首先要帮助她分清特长,爱好和兴趣,特长就是要特别擅长,可能以后会以此为生的,所以要付出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尽全力。爱好是自己的心中所爱,但未必适合做为以后的谋生之路,却是不能没有的,毕竟要让孩子以后有诗和远方,要留出时间让她发展。兴趣是孩子兴之所至,未必能够长久,却也是生活中的点缀和交友利器。我对孩子这三方面的规划是:小学二年级学了轮滑,三年级滑板,四年级开始学古筝,五年级学双截棍,六年级开始学长笛和游泳。孩子学轮滑和双截棍时说过,以后可以当轮滑和双截棍教练,我耐心的劝导说:轮滑,滑板,双截棍和游泳对你来说都不适合作为特长,不是风吹日晒就是泡在消毒水里,对于你来说,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古筝和长笛老师,相对来说更适合女孩子。现在,孩子清楚的知道:古筝和长笛是特长,游泳是爱好,其他都是兴趣。计划初二暑假报乒乓球,高一暑假报羽毛球,孩子曾经问我,为什么要学乒乓球和羽毛球?我告诉她,运动可以塑造坚毅的性格,坚持的品质。希望她的运动类兴趣多一些,这样的兴趣可以会而不精。主要是考虑她大学住校之后,可以交到一些阳光积极,和她一样喜欢运动,充满正能量的朋友。不要在朋友约着她去打球游泳,因为自己不会而窝在宿舍里打游戏,追星追剧。女儿听了特别认同,她开始学游泳时并不情愿,但入门之后就由兴趣转变成了爱好,并且参赛获奖了。我是普通打工收入不高的人,但在孩子乐器和装备投入上,一直在坚持中档消费,比如长笛,很多同学家长开始都会买个价格低的,我给孩子选了雅马哈中等价位款,要让孩子感受到乐器带来的韵律享受才会让她喜欢。轮滑和游泳装备也是,一双好的轮滑鞋直接影响孩子感受,不舒服的话她还会愿意学吗?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花了钱就是参与了,首先要家长坚持,甚至有的项目以身作则才好。比如我女儿学游泳,因为暑期的游泳班不让家长陪同,只能在游泳馆外等,我实在不放心她,所以,从小非常怕水的我在40岁,不得不报了成人班和孩子隔池相望一起学。当孩子第三次训练因为呛水,哭着找我要放弃时,我只是说了一句,妈妈这么怕水都能坚持学,你为什么不能?她只好擦了泪继续去学。与孩子沟通要有策略,多鼓励多表扬,表扬不益过分和夸张。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特长,经常会说我觉得你就是有天分。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她不光会质疑自己,还会怀疑家长。女儿现在抱怨我逼她学游泳太晚,否则会拿更多的奖项,我说,不会晚,只要你一直坚持,分析一下概率就可以知道,你以后会有更多的奖章,能够在小学坚持游泳的会很多,学业不紧张,到了初中坚持的会少,高中会更少,如果你学习不掉队,我会一直让你坚持,你即使在初中不能出类拔萃,到了高中或大学也会非常优秀。用爱好来管理孩子可能会事半功倍,孩子的教育中多多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回想孩子学习特长的经历:初学古筝遇到难处,曾经气的快要把琴拍坏,初学长笛时,气息、节奏、识谱都找不到感觉,她急的不要不要哒,那段时间一提醒孩子练习古筝和长笛,她就会咬着牙说:好好好,我这就给你练!学习乐理,一级考级没通过,后来女儿去上课的时候,被以前一级班考过已经上二级班的同学笑话,下课回家的路上哭着说不想再学了!我当时对孩子说:恭喜你,在新的乐理班里你就是学霸了,后来,她在乐理班里成了老师的小助手,特别有成就感。至今,孩子都比较庆幸有个对自己不奢望、不放弃,永远鼓励她的妈妈。看你发帖,特别焦虑,希望回复能帮到你,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