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容易让孩子安心学习,净化环境很有必要
1.学习期间,暂时替孩子保管手机电脑
我们会发现以前的孩子大多都喜欢到街上去玩游戏,但是现在的孩子更喜欢待在家里。原因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手机,而电脑手机所储存的信息量过大,且信息更新速度特别快,能够满足孩子们一整天的消遣时光,所以孩子对手机电脑的依赖性是很强的。
当孩子准备要学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让他们远离手机和电脑,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还在想着电脑上的某个视频,或者是手机中的某个游戏,那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学习
2.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自律性不够高,自控力不够强的孩子而言,周围的环境对于孩子是否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学习。
二.从孩子内部找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1.孩子不愿意学习,是否是因为基础差,学不会?
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学习越好的孩子,越愿意学习,从而取得的成绩会越来越好,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便他们有心学习,也会学不进去,成绩会越来越差,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同。
2.父母给予适当的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建议,做到自律,建议尝试用番茄工作法。
简单介绍一下番茄工作法,它是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发明的。它的工作原理是:每 25 分钟就是一个“番茄钟”,这25分钟里要专注某一项工作或学习,然后休息 5分钟,再开始下一个 25 分钟的工作和学习,依次循环。直到第四个番茄钟结束,就可以休息20分钟。
这种工作方法成功的关键,就是设好这 25 分钟的番茄钟,然后全然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具体操作是:首先准备工具和材料,制作番茄钟。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白板、磁力贴、番茄图片等。将喜欢的番茄图片,打印出来,多打印几个。接着将磁力贴剪成番茄图片大小,贴在番茄图片后面,自制的番茄钟就完成了,贴到白板上,和计时器一起随时准备待用。其次梳理清楚一天必须要做哪些事,它包括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自己想进行的娱乐活动、以及生活上的吃饭洗澡等等。确保我们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再次一项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一件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最后,按下计时器,在设定好的番茄钟时间内专注地完成一项任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开小差就算成功吃下一个“番茄”。休息一下,再进行下一个番茄钟。每吃一个“番茄”就在任务栏上打钩,这样可以让你直观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体会到专注带来的成就感。
实施建议:第一,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番茄钟的专注时间。番茄钟建议专注时间是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
第二个建议,简化任务清单。
“熊孩子”一学习就分神?与其要求他自律,不如帮他找回专注力
七八年前,我的朋友圈里总会有人发帖立flag。
有要减肥的,有要锻炼的,最多的,就是要读书学习的…
毕竟那时候的朋友圈还比较年轻,年轻人受点刺激就突然变得雄心壮志也不奇怪。
至于结果,一般都是无疾而终。
如今我们岁数都大了点,也很少见有朋友再这么自找“打脸”了。
但是对于比我们年轻得多的学生来说,显然他们还会再把我们走过的老路重走一遍。
每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他们的朋友圈里经常会变成大型“打脸现场”。
学生党屡被打脸的flag
去年夏天,我12岁的表弟发了个朋友圈,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暑假里每天坚持背英语单词20个,为期两个月,请大家监督。
如果做不到,给前十个点赞的人每人发10块钱红包。
由于我比他大了20多岁,所以多年以来,我在他身上向来都是“赔钱”的。
这么好的“回本”机会,我自然不会放过,默默地点下了第一个赞。
2个月后,他果然不负众望,没能完成。
我也凭当初的截图,欢天喜地地找他要了10块钱的回本钱。
当然了,我也不能压榨祖国花朵的零用钱。走完了“流程”后,我还是把红包退给了他。
立这种flag没完成,我一点都不意外。
不过我没想到的是,他的同学里,立下flag但没完成的人更多。
多到表弟虽然发出去了100元的红包(实际是90),但是借助同学被“打脸”的flag,最后反而还赚了五六十块钱…
有些“脸”,打一次就长记性了。
等你到下个暑假再问他们,这个假期里有什么学习规划吗,他们就会回复你…
回想自己学生时代,虽然当初学习算得上自觉,精力也勉强能集中。但是暑假和寒假在家自习的时候,画面就和平时大有不同。
我在假期里学习,基本上是这样的。
背英语单词。
刚背了3个就开始想,我去冰箱拿瓶饮料喝吧。
背唐诗。
第一遍没看懂,第二遍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要不我先放松下大脑,歇一会再看(其实刚开始学习不到5分钟)。
写作业。
写了一页就开始漫无目的地往后翻,然后脑子又不知道飞哪去了。
而我表弟和他那群没完成flag的同学,应该也差不多是这样。
只不过分散他们学习注意力的东西,换成了手机和电脑。
虽然在玩手机的时候,他们有时也希望能把这些浪费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但就是没法集中精力,以至于学习目标一改再改、一拖再拖。
而被耽误下来的假期作业,最后往往也只能靠同学之间“分工完成”。
“不自律”背后的心理逻辑
为什么一拿起书就容易走神?
很多家长都把原因归结到孩子不自律上。
但所谓自律,本身就是一个定义明确,但应用模糊的矛盾体。
所以你会觉得要求孩子自律,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不仅难,而且还可能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解决。
最后的结果就是:说了跟没说一样。
我们不妨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把问题细化一下。
认知心理学认为,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 舒适区
舒适区是知识指不存在认知难度,或已存在于认知之中。接触这类知识和信息时感觉没有压力,非常舒适。
但舒适区内的知识,通常信息增量小,学习进展不明显。容易让孩子觉得枯燥、单调、乏味。
- 学习区
学习区是指初次接触到的知识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令人感到有些费脑筋,但又不至于太难受。
保持在学习区内学习,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可以有显著的效果。
- 恐慌区
恐慌区是指知识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畴,即便苦思冥想也不得要领,甚至不明所以。接触这类知识时,会感到恐慌、忧虑。
这不仅会让孩子不堪重负,还可能会在好奇心长期受挫后,变得自暴自弃。
我们显然可以发现,这三个区域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比如学习区的知识,可以在知识水平提升后进入到舒适区。
同理,恐慌区的部分知识也可能会进入学习区。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丹尼尔·T威林厄姆(美国心理学家)
我们必须明白,人类大脑的本质是排斥深度思考和消极情绪体验的。
对于学生来说,经常处于舒适区或恐慌区的话,那么为了追求内心的舒适,他们很可能会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能给他们的感官带来兴奋和刺激的事物上。
一旦外部事物吸引力他们的注意力,那么在缺乏约束的环境下,他们就会本能地期望这种舒适感持续下去。
这就是“不自律”背后的心理学逻辑。
因此,单纯地强调用“自律”来对抗学习之外的诱惑,显然不是个好方法。
这时,我们也许更需要去主动创造一些“条件”,来帮孩子进入专注学习的状态。
让孩子“不得不”专注的场景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有哪些事情会让自己的注意力异常专注?
你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走神,但是考试的时候却决不会睡觉。
你可以在听课的时候每天都和同桌聊天,但是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时候却很少会交头接耳。
你可以在自习的时候看小说,但是如果老师允许你打王者荣耀,你一定会放下小说拿起手机。
这三个场景,其实对应了三个保持专注力的要素。
考试时不会走神,因为有考场规则的约束,有考试分数的压力。
考试的时候走神,通常只有一种情况,想作弊。
但作弊被抓现行的后果太过于严重,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铤而走险。
而考试分数太差,老师的训斥、家长的惩罚和同学的嘲笑都会让他们羞于见人。
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给他们一种暗示:考试时间决不能干别的。
在这个时候,考试的场景就创造了专注力的第一个要素:规则。
观影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和同学聊天。
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从众心理、不想错过精彩内容、担心老师让写观后感。
个体的行为常常会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
谁都不想让自己看起来与周围显得格格不入,也不想让别人产生被自己骚扰的感觉,更不想因此而被孤立。
此外,学生时代参加过集体观影活动的人都知道,从来就没有“白看”的电影,看完之后必写观后感。
虽然我们都希望老师这次别再让写观后感,但是这个“未知数”,会让一部并不见得有多好看电影也变得很有吸引力。
毕竟,都是在同一个影院看的同一部电影,谁都不想让自己的观后感写得太差。
这是提升专注力的第二个要素:从众心理。
小说好看,但是游戏更容易吸引孩子。
虽然看小说的时候已经让他们的大脑获得了舒适感,但是如果突然允许他们玩游戏,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立刻转移到游戏上。
注意力在这个兴趣的切换下,会变得更加亢奋,更加集中。
这就是专注力的第三个要素:短期目标被填满。
其实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假期里写作业效率最高的时间,永远都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礼拜。
把学习和目标相结合,这与时间管理理论中的“紧急象限法则”十分相似。
将学习的任务与时间的紧急程度结合起来,划分到四个象限内,孩子的潜意识就会进入到一个“学习-时间”的特定场景中去。
如果把长远目标细分为短期目标,那么学习在孩子脑海中的紧急程度,自然会处于较高的优先级中。
如何创造“场景”,提升学习专注力
基于以上三个要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剖析孩子缺乏专注力的原因。
在家里缺乏学习的氛围,让孩子缺少规则感,那么换一个学习的地方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 创造学习氛围,激发从众心理
最常见,也最适合学习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在图书管里,成排的书架、安静的环境、专注的阅览者都会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从众心理会被激发到极致。哪怕他并不想学习,哪怕你把自己的手机教给他,他也绝不会坐在看书的人堆里打游戏。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图书馆都适合看书,网红图书馆就得除外。
那地方拿手机拍照的人,比正经看书的人要多得多。
此外,生活在有条件的城市里,还可以选择书咖,甚至付费自习室。
在这些地方,还会有非常明确的规则。比如不得影响他人,不能发出噪音等。
也许这种约束在最初会让孩子觉得非常不适应,但是在习惯了之后,就会非常容易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 分解长期计划,建立短期目标
在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每次考试都有排名。
要是考的好,皆大欢喜。要是考不好,那瞬间就会变成激励自己的最大动力。
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对着不尽人意的排名立誓:下次期末考试我要如何如何。
但是,从这次期末考试公布成绩,到下次期末考试的时间跨度太大。
无论所立之誓有多么坚定高远,想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脚踏实地地刻苦读书,都不是一件容易坚持下来的事。
但是如果把这个时间跨度从数月缩短到1周或者2周,那么孩子就很容易能够在情绪激励下高效兑现。
显然,短期目标的约束力,会远比长期规划更清晰,更具有约束力。
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那么2个月之后的期末考试我能不能有所提升?
这次模拟考试不理想,那么半个月后的下一次模拟能不能突破自我?
周一语文没考好,可能会拖总分的后腿,那么周三的数学我能不能找补回来点分数?
…
在明确、迫切、可预见目标的激励和指引下,你很容易把孩子的专注力集中到一个即将可以看到结果的过程中去。
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习惯于把这种在“学习区”内的感受保持下去。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学习的状态”。
- 适度惩罚,明确规则
其实我并不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用引导的方式去教育。
毕竟,每个孩子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不一致,未必会顺着你的引导自行“上套”。
而且家长对于“引导教育”这个漫长的过程,也常常缺乏足够的耐心,这还不算引导方式错误带来的时间浪费。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无论如何都听不进你的好言相劝,那么就适当的来点惩罚吧。
比如禁止玩手机,比如削减零花钱“预算”,比如像我表弟那样付出“经济损失”。
只有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自己付出了代价,才有可能让他正视你树立的规则。
在初期,你可能觉得孩子虽然没玩游戏,没出去打球,但是学习时走神的时间仍然很长,学习的效率依然不高。
但是别忘了,在客观上他已经坐在了书桌前,进入了学习场景。
这是明确规则和确立目标的前提。
写在最后
在剖析了有关孩子专注力背后的心理学逻辑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过去反复要求孩子“自律”,是多么苍白无力。
而想要提高孩子学习时的专注力,其实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创造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划清规则界限,制定学习计划,筛选短期目标。
在多场景的叠加作用下,孩子学习时的习惯和状态,会逐渐排斥其他影响学习进度因素的干扰。
而学习时具备足够专注力的孩子,深度思考的时间显然也会增多。这对他理解学习的意义,追求学业的精进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而且还会以此来反作用于专注力的聚焦,形成良性的循环。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如果需要的话,你的孩子在任何场景下都能保持对学习的专注力,不需要外力的干预。
而这时,他其实已经变成了你期待过的那个“自律”的人。
『诚言呈语』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