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为什么老爱问为什么?,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作为家长的都会感到困惑,像我们小的时候也会经常问为什么,像“”为什么人要吃饭啊?”,“为什么天会黑啊?”,“为什么人会长大啊?”,“为什么要睡觉啊”等等一些我们会觉得无聊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都很生活,可是孩子们不懂啊,我们大人就要谨慎回答,其实也可以像讲童话故事一样的回答孩子。孩子之所以会问为什么,这也是孩子正在探索,也是求知的开始,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好奇、好问,不满足一知半解,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方式。家长应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不同的生活,关心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并且有问必答,满足孩子的智力需求。只要你是一位谦虚好学、头脑灵活、充满童真、愿意用心与孩子沟通的好爸爸好妈妈,自然能成为百问不倒的父母。建议家长要正面巧妙地应对孩子的提问。
人类的好奇心无处不在
人是好奇的动物,好奇心驱使我们寻求解答。因此,虽然这样的求知欲适用于科学领域,但也绝非科学家及知识分子所独有。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会问为什么,并且他们的问题之多,甚至可能将大人们问到崩溃。不过,成年人也会问为什么: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请求会让另一半生气?为什么火车会晚点?为什么天气会如此多变?那些解释能让我们了解周遭的一切,从而将自己的生活管理得井然有序。为了弄清人们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样的解释,为什么会对这些解释如此在意,以及哪种类型的推理才会让我们真正寻得事情的真相。大量证据表明,人们会更加喜欢某些特定类型的解释方式,并且这样的喜好还具有一定系统性。举例来说,我从工作中发现,人们更青睐于能给出某种作用或某个目的的解释,也就是“目的解释”。比如,倘若我问,“为什么你的杯子上有手柄?”用目的解释的方法来回复也许就是,“杯子上有了手柄,拿水杯时才不会将手烫伤。”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目的解释,而非另一种更为“死板”的解释,例如通过对杯柄的制作过程进行诠释来解答这一疑问。不过,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某种作用或目的,并非所有事物都能拥有目的解释。例如:为什么会有山川?为什么会有河流?问题中的这类事物并不存在目的解释,除非你将其归功于某个不为人知的造物主,比如上帝,说是他为了特定目的而创造了这一切。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并非所有事情都有目的。倘若过度地解释,结果只会是给人们传达错误的观念。阴谋论是个不错的例证。这样的解释中往往会有真实的成分,但也往往都是通过指责某个团体或个人来对许多不同情况进行解释,希望能用某种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些情况的发生有时候仅仅只是巧合,或者说仅仅是个偶然事件。但是“偶然事件”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倘若我们想得到能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就往往会拒绝接受这样的解释,反而会错误地认定一些谬论才是正确的。有的时候,其实我们应该承认自己并没有确定的答案,或者说事情并不会总是那么有条理,又或者某些事的发生仅仅只是偶然。
小孩还小的时候,大脑正处在飞速生长发育的时候,渴望多了解身边的任何事物,这是对知识的一种渴求,他们对一切自己不明白或不认识的东西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够,所以他们只能通过不停的向家长和周围的人问“为什么”来帮他们解决自己所希望得到的答案。喜欢提问的孩子,往往思维都比较活跃,作为父母,应该去保护孩子的思维。父母 可以主动问孩子一些小问题,给孩子提供思考的空间,跟他们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不要因为孩子问的多而烦不愿回答,这会抑制孩子的求知欲和智力发展。家长有空时还可以带孩子多去图书馆,陪孩子在书本上找到问题的答案,养成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医生王玲,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明明事情本来就是那样的呀,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轻轻松松一句话,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解答。“为什么”的背后正是包含着好奇心以及对解答困惑的探求。
- 好奇心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从婴儿时期就有的,比如说,小婴儿会指着苹果说“啊啊”,然后我们大人就会回应他,告诉他,“苹果”“红红的苹果”,这时候孩子就慢慢知道了,什么是红色,什么是苹果。好奇心会让人有更多的主动性,也更能抓到问题的关键。等到孩子长大一些,能力都发展出来了,他就开始通过语言来表达他的好奇心了,“十万个为什么”就开始登场了,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要尽可能用心去回答,不要抹杀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因为好奇心有一个规律:得到鼓励,就会增强;被无视,就会减损。就比如说,孩子还是指着苹果对你“啊啊”,如果你不理他,或者总是敷衍,他就会觉得这个没意义,于是好奇心减弱。
- 而困惑是创造力的开始,作为成年人,我们会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我的知识让我过得很好。我们常说生活在舒适区,生活一成不变,就是因为我们的困惑太少,我就按我过去的规则去生活工作就好了。但是孩子不同,孩子总是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为什么爸爸说那样就不行?”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困惑中去创造,去成长。
孩子正是通过在成长路上的“十万个为什么”一点一点绘制出自己的人生地图。
人生所有的道理基本都可以归结为因果关系,也就是逻辑关系。孩子的“为什么”就是在探索世界中的因果关系,用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搞清楚事情的因果逻辑,绘制出自己的“因果图”。
这个“因果图”有什么用呢?其实它就相当于“人生地图”一样。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你来到一个景区,突然手机没电了,不知道该走什么样的路线。你只好四处乱晃,终于找到了标示导览地图的点,你发现你本来可以走一条更短的路。你看,有了地图,你不用把几条路都走一遍,就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线路更合适。有了地图,你就可以在走之前考虑更多、更复杂的可能性。你的地图越大、越详细,你就能发现越多可行的路线,然后选出更合理的路线。
大脑里的“因果图”也是这个道理。因果图呈现的是我们理解里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流眼泪可能是因为太伤心了,也可能是因为刚刚打了个哈欠,电不但能把灯点亮还能把水加热,这些都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输入大脑里的因果联系。它们就像是地图上的一条条路,构成了你大脑里的因果图。当我们要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会像前面选路一样,调用大脑里的因果图,模拟出类似“路线图”的“计划图”。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想洗澡,你会先把水温调好再去,因为你知道直接去的话会很冷。当然,这只用到了简单的因果联系,执行复杂的任务道理其实也一样。只是越复杂的任务调用的因果联系越多,这些因果联系之间的关系也越复杂。
那孩子在整个长大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画好因果图,以便于他们成年之后能够很好的使用自己的因果图。
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用各种方法去找原因,因为他们的脑子里预装了一款填空游戏:发生了一件事,一定有原因,或者产生一个的结果。他们每遇到一件事情,就会自动生成一道填空题,上面写着“为什么”,他们会想方设法把这个空填上,填空的过程就是画图的过程。他们问得越多,找到的原因就越多,因果图的范围就越大,精度就越高。等到长大成人之后,在遇到事情,这张图会告诉他原因是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让他更有效地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