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也是7岁,小男生,我觉得,如果让一个7岁的孩子完美的自律,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孩子的天性如此。
但是我们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而是根据孩子当前的情况,慢慢培养自律性,切忌急躁。如果你觉得孩子不自律,就限制他的自由,一切都帮他打点安排,那用不了多久,你会把孩子的自尊毁了。他会认为自己很差劲,觉得自己没有自律性,所以才会被管束得死死地。
孩子得有时间观念,比如我规定孩子,每周三、周六可以玩游戏,并且总时长不能超过一小时。必须要把作业完成,才能和小伙伴玩,玩到点了就自己回家。还有给孩子养成运动习惯,每天、或者每两天要锻炼一次身体,我儿子现在跳绳就很厉害(你可以到主页看我发的跳绳视频),目前小伙伴里无人能敌。培养一项兴趣,比如唱歌跳舞,琴棋书画。
当孩子出成绩的时候,就适度的表扬他,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有收获,遵守时间,自律,一定会有回报。
最后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的带头作用。你不能说给孩子安排这安排那,然后就自己一边玩手机去了。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要从小从早。
七岁的孩子大脑逐步完善。
对待外界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但是缺乏识别能力,控制能力。
在孩子刚刚学会用眼睛,用大脑去观察,去了解,去思考外面的世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们就要教育孩子守规矩,守纪律。
作为家长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为人师表。一言一行为孩子表率。
例如: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可是家长手不离手机,你再对孩子说玩手机伤眼睛之类的话。孩子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家长你就可以玩?
所以家长要立威必须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这样孩子才会从内心信服你。
另外就是要从心底爱孩子,相信孩子。
遇到问题应该与孩子共同面对,引导正确的解决方法。不要一味指斥和批评。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才从情感上才会接纳你。
有情有理孩子才愿意听你的话。
如果七岁的孩子自律行为不足,以后纠正起来有个艰难的过程。
但是七岁孩子还没定性。
相信孩子,在老师及家长的耐心帮助下,一定会成为一个自律的好孩子。
自律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家长一定不能着急,一点一点的形成。目前的您也许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所以想帮助孩子自律的想法很迫切。作为家长您需要知道的是,在您觉得孩子有一些问题行为的时候,自己的关注点也总会在这些问题行为上,看不到孩子的优点。那么家长的认知和态度也是需要改变的。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不能总站在家长的视角上,陪伴孩子完成TA关注有兴趣的事上,在互动和交流中逐步的引导孩子。还有就是将生活和学习的目标定的小一些,比如每天睡觉前洗脚洗袜子、睡前半个小时左右的阅读,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定一些好完成的小目标,但是不建议一开始就和孩子定一些比如一天的日程计划。对孩子自律习惯的养成要参照登门槛效应。慢慢的累加,逐步实现。慢慢的孩子就会形成习惯,并觉得很舒服。
7岁 :可以给一定弹性,一点的自律!
《李玫瑾教授:0-3岁养育期,3-6岁教育期尤为重要(下)》
所以我在这里概括几个观点:就是三年之内有恩于他她,然后你才能立威与他,也就是说情感抚养是有恩与他,性格培养是立威于他。
因为性格是建立以行为模式,而行为只要是模式、是方式,大家知道就有规和矩,就是这个规矩呢实际上是我们到成年之后法律的问题,也就说一个人守不守法,实际上在早年,他家庭当中教育他有没有规距。
那么,成长呢还需要这个规范以及观念。这是我们古人讲的一些话,如果早年你不给他立规矩,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一切都是要在六岁之前完成。所以六岁之前的努力呢让人受益一生。
克服焦虑感,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你要明白,就算是认知水平高的成人也大多自律行为不足,更何况是只有七岁的小孩。
其实小孩子达到自律不难,问题出在认知上,也就是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容易出错。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小孩子形成正确看法和态度的时间不会相同,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切忌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相比较。
小孩子问题的产生关键点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小孩子行为的目的。
例如小孩子不喜欢学习这一点上,往往是家长太关注学习了,让小孩子觉得是学习抢走了家长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不喜欢学习。这也是他们表达自己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信号。很多家长都把原因归咎于孩子贪玩,上课睡觉等。
还有一些二胎家庭,大孩子往往会突然变成坏学生也是一样,他需要关爱,这件事的原因不能归结为是弟弟妹妹的出生使他变坏,而是他对这件事所持有的态度使他变坏。他在表达一个疑惑和寻求一个答案,自己的关爱为什么会突然减少?只是他的态度和认识使他只能用这样的行为来进行表达。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件事。
实际上贪玩,上课睡觉等这些一眼能看出的问题只是另一个问题所产生的表现而已。
问题的根源是小孩子对事物持有不正确的看法和态度。
家庭教育,就是引导和教育小孩子对事物抱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
下面以引导小孩子自律为例进行说明。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小孩子其实是有自律的行为的。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这种心理补偿机制是自律的萌芽。
我们细心点就会发现很多小孩子所做出的尝试。比如,第一次上学的时候,小孩子会主动地询问自己的打扮如何,然后企图做出改变。
大多数家长们在这个时候往往选择认同来让小孩子安心,完全没有考虑到在学校没有被认同这种情况的出现。回到家和家长说的时候,家长也只是觉得她无理取闹。这就是小孩子长大后自卑,安全感缺失的根源之一。
其实呢,她这么做是因为她对美丽的看法和所持有的态度不正确。
不能简单地把小孩子的行为归咎于无理取闹,要认真对待。
- 如果你想让小孩子早睡早起,你就得引导和教育她对早睡早起抱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
这种引导和教育的关键在于认真回答小孩子的问题。当小孩子问到为什么时,不要简单地回答或是推脱,你要认真地回答。
认真回答小孩子问题有很多好处。
1.有助于提升小孩子的专注力。
2.有助于父母权威的形成。
3.有助于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
4.如果家长花时间带领小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认真回答小孩子的好处实在太多了。这也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另外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情感回应的过程,这也让小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小孩子会很自信,更容易拥有幸福的生活。
好了,有点偏了。
你要告诉小孩子,早睡有什么好处,早起有什么好处。如果有暂时无法回答的,你得告诉小孩子说,我不知道,我要去学习,学习完告诉你。
不要羞于在小孩子面前掩饰自己的无知,这不仅不能建立起权威,更会让小孩子不自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所以你才敷衍他。
为什么要掩饰呢?孩子是你最爱的人,孩子也是最爱你的人。
我是小胖,一名专注于学习用心理学帮助自己和大家寻求幸福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