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的短文阅读,也就是最简单的阅读理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字还认不全,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的能力差,成为大多数小朋友不会做阅读理解的根本原因。因此一年级阅读理解也成为一年级语文题中最难的题型之一。要教会孩子们还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
一、了解一年级阅读理解考点,反复让孩子了解相关知识点和专业词语。
一年级阅读理解的考点不多,但对孩子来说,却是远离他的认知范围,特别是对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和结构的专业词语理解不了,不知道它们都指的是什么。例如什么叫自然段?什么叫事物?什么叫比喻?什么叫色彩等,任何一个书面语或专业性较强的词都可能成为孩子的理解障碍。因此要想让孩子会做题,那么必须先理解题目中出现的和考点相关的专业词语。
理解方法:反复强调认知法
对于一些专业的词,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完成理解此含义,比如什么叫自然段?什么叫事物?什么叫比喻句等,我们只能通过表面反复认知,了解其形式,通过反复强化,孩子们才能准确认识此类词代表的意思,才能准确解答熟读相关问题。
二、反复读文章,提高孩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理解第一步就是要读懂文章,知道文章所写的内容。
理解文章内容的技巧:
1、引导孩子通过读题目来判断文章所写内容,例如下图中的《桃花》和《可爱的小白兔》《树医生》这些题目中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2、再通过读文章内容了解又分写了桃花的什么,小白兔的什么,树医生做了什么等等。
三、引导孩子认真读题,再根据题目占所问题的问题来回到原文中找到合适的答案。
一年级的阅读理解考点多是最简单的回扣原文,通过题目提示找到相关字词,筛选出答案信息的题。一定要让孩子树立到原文中一定可以找到答案的信念,然后到原文中找到题目中出现的字词,答案一般就紧挨着这些字词出现了。例如下图中所有考查词语搭配的题都是这样找出准确答案的。
四、一年级阅读理解考点:
1、数段。
如下图中《可家的小白兔》和《树医生》的第一题都涉及到数段的问题,要让孩子通过找出段落标志来准确判断文中有几段,并注意检查。
2、理解文章内容,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如下图《可爱的小白兔》第2题,就是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得出答案的。解析如下图所示:
3、理解简单的比喻句,能准确找出比喻句的本体,喻体,也就是将什么比作了什么。
如下图《桃花》中的第2题,上图《可爱的小白兔》中的第三题,具体解析见经典例题解析。
五、经典例题解析如图所示:
总之,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无论理解文章,还是理解题意,还是理解较专业的书面语都有难度,而每一个不理解的地方都会成为做题的障碍,而除了必要的讲解外,最重要的在于多做一些题,提高语感,通过反复强化同一题型提高对此题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才能最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孩子一年级短文阅读,是引导孩子走进阅读大门的重要阶段。《弟子规》云:“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 信皆要。”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古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条,小结为“五到”:
一、眼到
一年级的短文阅读,首先是用眼睛看。看什么?一看插图,看图画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图上画的是什么事情。二看文字,找到能与插图配上的关键字词,图文结合来理解文本内容。看不懂的地方要请教别人或查工具书。偶尔跳过个别生僻字词,也无伤大雅。
二、口到
一年级的短文阅读内容,绝大多数都是非常适合朗读的,例如《日有所诵》系列读物。朗读能帮助一个胆小的孩子变得自信,变得优秀。我们要鼓励孩子运用课内学到的朗读方法,把看到的短文内容大声读出来。
三、耳到
这是在短文阅读过程中对孩子“听”的要求。一是听自己朗读的内容,二是可以听别人(如老师、家长、同学)的朗读。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发言是否准确,听内容能否听懂。另外,我们要关注孩子听的专注力,若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可以要求孩子用眼睛看着朗读的人,或者边听边用手指着朗读到的文本位置。
四、手到
这是一年级短文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用手写什么呢?可以按照课内阅读的要求,举一反三到短文阅读的过程中来。例如,可以标明自然段,可以标出句子的序号,还可以标明短文里的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孩子从小就要浸润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当中。
五、心到
一年级的短文内容浅显,又富有童趣。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联系生活,用心感悟,读思结合,徜徉在文本情境当中,有助于生发出自己的情思和个性化的语言。
不管是《弟子规》里的“三到”,还是我平日实践的“五到”,都需要在一年级短文阅读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工夫在日常,自当有收获。
🍁我是赏枫亭🍁,一位在小学语文的天地里耕耘了20多年的园丁。有缘与你相遇,一起分享教育工作的快乐。
一年级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之前一直有亲子阅读习惯,一年级的阅读基本都不是事。我们家孩子三年级,从1岁开始坚持亲子阅读,没上过幼小衔接班,但小学过渡顺利,不需要额外补习语文,他能跟上老师的节奏。
但如果没有之前没有建立起阅读习惯,一开始就给孩子进行短文阅读理解训练,估计十有八九是大人崩溃,小孩流泪的节奏。没有阅读习惯也意味着孩子识字量肯定不够,字都认不全,怎么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老师上课会教孩子怎么数自然段,一个自然段里有几句话,这些捎带留心,看看孩子有没有搞懂就行。
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是帮孩子提高识字量,一般来说有阅读习惯的孩子5-6岁时就会进入阅读敏感期,这时候认字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也还是可以补救的,家长多花心思就好了。方法还是大量阅读,语文书和各种绘本都是好教材,阅读的时候尽量逐字指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明白孩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不容易漏读或跳行。
另外85%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一边表形,一边表音,在平时和孩子阅读的时候,可以顺道做类似于这样的拆解汉字的游戏,把汉字拆成部件来认。
再比如下面几个字的声旁都是“青”,但和不同的形旁组合起来,读音相似,但含义不同。
晴,形旁是“日”,表示和太阳有关,比如晴天;
情,形旁是“忄”,表示和心有关,比如心情;
清,形旁是“氵”,表示和水有关,比如清水……
还有
财,形旁是“贝”,表示和钱有关,比如钱财;
材,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有关,比如木材……
如何教孩子一年级短文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而任何的学习都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输入,加工,输出,复盘。
1、看题目,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口气读完。遇到不认识的字不要停,先用笔圈住,个别字不认识,不影响对整篇的理解。
2、读完以后,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篇短文讲了什么,也就是中心思想。很多时候,孩子是不会总结的,我们要去引导,可以从说的是谁,在哪里,什么事,后来如何了,这些方面去引导。有时候,文章题目就是中心,孩子说了以后,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回头看刚才不认识的字,拼读(有的短文是带拼音的)或查字典,把它记住。再在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也画出来。然后结合上下文先说出自己的理解,无论对错。老师或家长再给他纠正,这样有对比,孩子印象会比较深刻。能不能用这几个词也来说一句话,这是让他更好的理解词语,扩大应用范围。
4、写的特别好的句子,孩子喜欢的,用波浪线画出来。为什么会喜欢,孩子可能说不太明白,也没关系,就让他反复去读这些句子,能背下来更好,慢慢形成语感。
5、回过头来,刚才在步骤2里说了短文的中心。那是怎么体现这个中心的,用的哪些事例、数字,分几个层次来说的,当然,这个分层分段需要我们协助。
6、回顾整篇文章,你学到了什么?从字,词,句,篇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我今天学了练、花这两个字;还有漫山遍野、火红两个词语;知道了叶子在秋天会变成红色,还有黄色;我喜欢的句子是:秋天的风吹过来,凉凉的很舒服,天空又高又远;这篇文章讲了秋天到了,山里的植物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期间可以让孩子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把字、词、句做上记号。
7、最后,是拓展。你能不能观察一下秋天来了以后,上学路上,路边的花草树木,人们穿的衣服等等有哪些不同了?能不能把短文中描述的情景讲给五个人听呢?在不断的复述过程里,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也知道了阅读的意义,原来可以让我知道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有着这样的风景,书本可以带着我去到任何的地方。
我们用输入,加工,输出,复盘的方法,从字词句篇,这几个层次上,来展开阅读,慢慢帮孩子建立他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能力其实早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培养了,只不过那个时期偏重读图。给孩子一本图画书,即使里面的字不认识,但是在没有成人的解说下自己也能一页一页翻看下去,其实这时候孩子就已经是在阅读了。
想要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专注力,偏重照顾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的短文应该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他们愿意看下去的,否则谈不上能力培养,都不想看的东西怎么可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比较好,最好配图。
其次要提升他们的汉字词汇量还有拼拼音的能力,一篇短文里面认得字太少,太多字不会读结果造成无法消除的阅读障碍,直接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阻碍阅读能力的培养。
最后,在学生顺利读完一篇短文后,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述,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理解短文的大意,至于中心思想什么的,可以暂时不要求学生总结,难度有些大。当然也可以就文章内容提几个小问题,看看学生是不是至少读懂了文章的字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