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不可外扬,己短不愿示人!
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这是东方人尤其是我们华夏子孙特有的传统,家里有不光彩的事都会当成隐私来自我消化,让时间来淡化一切!如果自身有什么缺陷,往往都会有一种自卑感,自我保护意思特强。这些感觉日积月累会形成一种压力、一种强大的压力,但是中国人爱自己扛!这是从古至今中国的儒家文化决定的。
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不会扭扭捏捏,他们性格外向。西方社会是非常开放的社会,无所顾忌,做事泼辣直率。西方人不喜欢像中国人这样能忍能韬光养晦。西方人显得鲁莽粗狂甚至野蛮,不像我们中国人细腻,不像中国人什么事都喜欢三思而后行。西方人的这种特性使得西方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人的腼腆导致了中国人喜欢封闭自己,凡事都藏在心底,外表坚强而内心很受伤!社会在不断进步,观念在不断改变!什么事情都会被慢慢接受的包括心理咨询。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之事呢?
觉得心理咨询师难以启齿,不好意思,甚至难堪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对心理咨询瑟误解。在很早以前,人们缺乏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尤其是癔症,强迫症,神经分裂症的不理解,不清楚,觉得是中了邪,鬼神附体等等,认为是很丢人的事。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心理问题的原因,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偏差,评价事物不准确,造成了一些焦虑,焦虑又引发躯体症状,内分泌失调等,并造成工作能力,交往功能的退缩,改变了这些认知思维,并把这些认知思维变成大脑的自动运行程序,问题就解决。
出现心理问题,实际就像学生在学校学习效果不太好,找一个家教,或到教辅机构补习的原理一样,把丢下的课程补上,把不合理认知修正。
“难以启齿”,四个字里面包含着“羞愧、恐惧、担心”。为什么会对心理咨询产生这样的情绪和感受呢?
传统观念的影响
心理,一直以来都是归属每个人独有的私秘世界。在传统观念里,这个世界的门是不能随意打开让人进入的。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和信任的人分享身体上的不舒服。却不会轻易告诉TA在我们心里面发生的变化。
这份保密的背后,是一份安全感的需求。
所以心理咨询中,为来访者保密成为这个职业的生命线。
对心理咨询的陌生感
心理咨询在中国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史。所以大家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陌生,对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更陌生。
人对陌生的东西保持一种距离感,是很正常的心理。
对心理健康的忽视
如果身体出现生理性的疾病反应,我们通常不会讳疾忌医。但如果是心理出现了问题,通常大多数人开始都不会太在意。然而身心本来就是一体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关注和解决,终究会通过身体的生理性疾病反应出来。
小结
心理也会生病,像我们身体的会遇到感冒发烧一样。
有时候,凭借着自己与生俱来的抵抗力能够解决;有时候则需要靠医生和药物过关。不理性不科学的一味坚持,最终可能完全毁掉我们的健康。
心理问题也是如此。
当我们感觉依靠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力量已经无法走出这片心灵的泥潭时,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可能就是那双能够拉住你、和你一起摆脱困境的支持的手。
做心理咨询感到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民间,有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当身体生理出了问题时,患者及家人会积极寻求治疗,而当发现心理不正常时,却总是想办法掩盖。正是这一现象的存在,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从而发生迁延,以致问题愈加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在传统观念里,以为心理问题就是神经病,而神经病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常常被人看不起。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感到做心理咨询难以启齿。
现在科学已经非常昌明,心理学知识得到了广泛普及,心理有问题积极寻求帮助已经形成趋势,我想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情况会得到明显的好转。
如果对这一现象再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从专业术语讲,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是非常普遍的,没有防御的人生是很难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但是,防御是不是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心理是否健康。有些防御是没有必要的,如心理问题,如果不是感到丢人,而是选择接纳,主动寻求帮助,那么许多心理问题由于防御的取消痛苦程度而减退。对于这一问题,宋朝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早就提醒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不悟也。”古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还那么愚腐的话实在不应该。
提到心理咨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可能是精神病。但事实上,心理不健康就像生理不健康一样,是很觉见的事。而很多人都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混为一谈,就是一种主观的误区。
01
心理不健康就是精神有问题?
当然不是。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普遍都承受着更多地压力,积压了一定压力下,很多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我们常常言论的焦虑症等。这些问题,其实就像身体感冒一样,是很常见的问题,远还没有达到精神问题的程度。当然,如果不加以重视,症状不断加重,就有可能造成精神上的问题。
02
心理咨询就是花钱找人聊天
说起心理咨询,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估计就是影视句上,患者躺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和心理医生聊天。但事实上,这种聊天是很专业性的。心理咨询师都是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来缓解患者心理的问题。因为很多心理问题其实都存在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最近被热议的原生家庭问题等。只有解决产生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让心理恢复健康。
03
心理咨询是一件很以启齿的事?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如果某个朋友说他最近在进行心理咨询,你会不会觉得他精神有问题呢?这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因为误解,所以把做心理咨询的人当成异类看。
同样,为了不被当作异类看,很多人都觉得做心理咨询是很丢脸的事。但其实不然,比起有心理问题而选择逃避的人,愿意进行心理咨询,选择专业人士帮助的人才是最明智的。
因为他们正视了自己的问题,也选择了最快让自己恢复的方法,所以并没有什么可以觉得羞耻的。而对于一些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而误解心理咨询的人,也只能通过时间让他们慢慢理解心理咨询的意义。但为了这些人的不理解,而觉得自己做心理咨询是一件可耻的事,就是本末倒置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篇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懋德中心特邀头条心理内容创作专家志愿者:冯凤君老师编写,头条号: 心之霖,欢迎关注。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和不如意,甚至遭遇天灾、人祸,常常会感到情绪低落、痛苦、烦躁、郁闷等,有时候会长时间陷入这种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有些人找亲朋好友倾诉或者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但也有些人很难迈出求助专业人士这一步,他们觉得做心理咨询是件难以启齿的事。
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心理学在西方国家萌芽,我国的临床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咨询工作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直到80年代才迅速发展,迄今只有30多年。人们对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精神障碍等概念普遍不太了解,有些人会把有心理问题的健康人与社会功能丧失的精神疾病患者混为一谈,听说别人看心理医生就会用心理障碍、抑郁症、人格分裂等词来给人贴标签、扣帽子。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一个人身体有病去看医生是天经地义的,是值得同情的,而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被歧视、被嘲笑的现象。当人们为心理问题去看心理医生时会感觉丢人、羞耻,会顾虑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说法,怕人议论自己脑子不正常、神经病、心理有毛病等等,因而不敢或不愿求助。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及以上机构联合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头条心理内容创作专家志愿者冯凤君老师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斑斓麓心理咨询中心签约咨询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懋德中心已经推出“心郎心娘伴成长”微信群公益课,每周一次,适合心理爱好者和从业者,欢迎加入,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并加心郎心娘小助手微信,进群参与。
做心理咨询的重要一点是承认自身局限,展示内心阴暗,以及要面对“失败”和“无能”的现状。
但勇于承认自己有无法解开的命题,没什么不好,也不代表你失败。人无完人,一定有短板和局限,积极面对问题,勇敢面对危机,找到解决办法,才是成功人生。
由于对心理咨询不够深入全面了解,误认为去做心理咨询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会受到一些认识误区的困扰。实际上,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是正常普遍的,人们遇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积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求助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这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而且,心理咨询过程本身就是带有保密性原则,无论求助者还是咨询师,没有极特殊原因,都是不会公开的,这是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
关于心理咨询的伦理方面,做一简要说明。心理咨询伦理道德是遵循一定的规范标准的,这对于促进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心理咨询工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标准主要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供合格的专业服务,保证咨询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性,而且不超出自己能力的范围;二是要维护来访者的权利和利益,尊重来访者的自主权利,是否进行咨询由来访者自行决定;同时还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来访者,而且使其避免受伤害。例如,不能在未经来访者同意,随意公开隐私,这是对来访者最大的伤害。三是咨询者应注意对来访者所承诺的内容要属实,应诚实地做出承诺,不能欺骗来访者。这是很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心理咨询有一个转介的工作机制以更好地维护来访者。
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它是针对普通人的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来开展工作,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学点心理学,助人自助。
因为病耻感。
在中国,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我们不妨想象以下,当你想要告诉对方自己有精神病,别人对此作何反应?绝大多数人会跟你说:“你只是想太多”,激进的人会退避三舍:“你不会要杀了我吧?”,或者一些委婉的人,他们一边照顾你的情绪,一边打算远离你。无论是那种人,都觉得抑郁症像瘟神一样,恨不得马上离你远远的。
生在中国,我很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就是:承认懦弱,在这片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大陆上,是一种羞耻。我们古代的传说、名人传记,一直都在强调懦弱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含垢忍辱,独自承受痛苦然后奋发图强的意识深入人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暴露软弱就好像把自己血淋淋的心肝肺掏出来给别人看一样,人们知道这是真心实意的,转过身却恶心得扔在地上。
有多少人出于信任,向家人朋友公开自己得了抑郁而被评价为“脆弱”,又有多少人感觉暴露软弱太可耻而隐藏自己的“脆弱”?
那些鼓起勇气勇敢面对自己的脆弱的人,最开始是相信人间真情的,但事实却是另一种情况: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忍受化疗,别人会夸他勇敢;一个残疾人,没有自暴自弃努力生活,别人会夸他坚强;一个抑郁症患者,使出浑身解数,坚强地活下去,别人却说“你想太多”、“坚强一点”、“你要想死要就死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