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情境再现。
上周一下午有事去妹妹家,却发现小外甥女在家没上学。作为老师的我对此很是敏感,问小外甥是不是病了。小外甥避开我的目光摇了摇头,支支吾吾不肯说什么。妹把我叫到了另一间屋子,灰心叹气地说,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了,作业常常给人家老师写不起,上课不专心听,要么睡觉,要么说话,这不又让老师撵回来了。不过,咱的娃娃也早就不想上了,老师往回一撵,瞌睡给了个枕头,巴不得不上呢。
——妹妹的语气能明显让我能感觉到对小外甥不争气的一肚子的埋怨和指责。
我说,那你们也不管?妹妹的回答的是:怎么不管,为此她爸打得还少?可就是不听!现在我们都没办法了,由她吧。
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小外甥这不是要发展成了“问题孩子”吗?如果就这样任其发展下去,早晚会出事的!
原因剖析。
孩子在学校不受老师欢迎,确有其事。说实话,作为一名老师,自己也确实不喜欢一些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有以下一些表现:
- 不遵守纪律。迟到是家常便饭,早操常常偷懒不上,课间操往往借口上厕所躲避。
- 不爱学习。上课打盹,爬桌瞌睡;自习说话,自控力极差;作业应付差事,一拖再拖,常常不能按时上交。
- 成绩很差,常常给班集体拖后腿,影响老师的班均分和及格率。
- 调皮、捣乱、多嘴,爱招惹是非。经常和别人发生矛盾;破坏公物,影响班集体的积分;翻墙外出逃课;和老师顶嘴,不尊重室管、楼管。
有以上不良行为的学生,老师肯定不喜欢。但不喜欢归不喜欢,就算以上行为都有,也不至于把学生撵回家吧。假如老师存在以下情况,就是师德师风问题了。
- 成绩至上,歧视差生。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纵容,即便犯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而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充满歧视,就是做了好事老师也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怀疑不是他们干的。在这样的老师心目中,差生永无出头之日。
- 心胸狭窄,打击报复。有的老师缺乏爱心,更无博大的胸怀。面对这样的老师,学生一旦偶尔对其不敬,犯下一时的错误,就会对学生耿耿于怀,常常揪其小辫子,给他穿小鞋。
- 嫌贫爱富,讨好权位。也有的老师太过势利,看不起穷孩子,偏爱富家子弟,讨好有权人家的孩子。
从以上的叙述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孩子在学校不受欢迎,绝不仅仅是孩子单方面的因素。孩子不受老师欢迎的那些不良习气,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谁的责任大?如果硬要做一个责任划分,我的观点是:父母70%,老师20%,孩子10%。
所以,当孩子不受老师欢迎,题主“想通过家长开导孩子”的办法来解决,前提是家长和孩子没有责任,也即孩子没有上述不良行为。不过,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这种情况似乎不大可能,老师不可能无原无故就不欢迎某个学生。那么,怎么解决?
我的建议。
首先,父母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要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要通过改变教育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开导受委屈的孩子,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永远也改变不了孩子不受老师欢迎的被动局面。像我的小外甥,我劝妹妹工作再忙,无论如何也要陪伴、辅导孩子完成好家庭作业;杜绝孩子玩手机到深夜,保证孩子的睡眠;只靠打骂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
其次,要多和老师沟通,多向孩子的同学打听,切实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状态。对症才能下药,才能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有效率的矫正。针对我的小外甥,事后我通过我同学的帮忙联系到了班主任老师,让妹妹和班主任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妹妹也了解小外甥确实存在其它方面的许多毛病,比如多嘴、和同学的关系紧张,影响课堂秩序,上课不专心听讲、吃零食等等,自然各科老师都不喜欢。听了老师的建议,妹妹也认识到了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
再次,如果确实是老师的问题,而且老师存在对孩子有侮辱性的谩骂的行为,父母可以和老师正面直接沟通,甚而向其领导反应,以阻止其对孩子身心的伤害。
可能大多数情况是,孩子各方面表现平常,引不起老师的注意,更得不到老师的赏识,所以孩子感觉上老师瞧不起自己。做父母的就要鼓励孩子努力,争取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让老师和同学发现自己,以赢得青睐,自然就受欢迎了。
”妈妈,教师不喜欢我“,先谈谈我对这话的看法。这话,并不能就说明孩子在学校不受欢迎。教师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放在脸上的笑和放在嘴里的爱,而是发自内心的,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如果孩子回来说:老师不喜欢我。家长不要急着跟孩子解释过多,很明显的伪饰太平的话,孩子是能听得出来的。
1.拥抱孩子,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听听他为什么这么说。
有时,孩子并没有把这事情看得太过严重,他回来,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说过以后,他也就把这事扔在一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对这件事过于紧张,问得太多,今天问过,明天回来再问:今天你老师对你怎么样?这样一来,孩子思想上反而容易对老师不喜欢他的这个事上纲上线,强化得多了,小事就变成了大事,假的就变成了真的。
这就好比是我们在单位,有那么个别人对我冷个脸,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什么,但是如果有个人一直在你耳边说:这个人对你明显有意见,你看看,他对着别人都笑眯眯的,就对你冷着脸。时间长了,你心里肯定不舒服。孩子对老师有了成见,对孩子学习和心情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两句抱怨,并没有多大的事情,家长不要过于担心。
2.日常给孩子要灌输一种观点,就是这个社会上,并不会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但这不是你的问题。
这个观点,可能等孩子稍微大一点了再给他灌输比较好。孩子在学校,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肯定不会每个老师都喜欢你,你也肯定不会喜欢每一个老师,你也不用去喜欢每一个老师。让孩子去喜欢每一个老师,这也是很不正常的情况,不是培养了虚伪的孩子,就是培养了压抑自己情感的孩子。明确了这一点,孩子就不会被老师的情绪带着走。
稳定了孩子的情绪,再继续让孩子明白,你到学校去,不是和老师做朋友去的,是学习老师的知识的。传道受业解惑,是老师的定位,而学习,则是学生应该有的定位。我很喜欢我孩子初中的老师,她接初三时,明确跟孩子们说:我是你们的老师,我不是你们的朋友。你们也不要把我当朋友。
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孩子和她的感情。她骂起来很凶,管起来很严,教起书来很厉害。我最喜欢这样的老师。
3.学会发现老师的闪光点。
有时,对我们板着脸的老师,只是希望我们在该认真学习的时间里,不要嬉皮笑脸;在该认真听课的时间里,不要神游万里。
学习生涯很苦,但这个苦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我们都必须面对。所以,孩子回来的抱怨,我们听着,试着去化解孩子的怨气。再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试着让孩子去发现每个老师的闪光点。
比如这个老师普通话好,讲题细致,字漂亮,懂的知识多,骂起人来理由充足而且非常流畅(语言表达能力一流),改作业非常认真,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非常有耐心,等等,都是优点。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孩子学会发现这些闪光点,才能更好地融入学校这个小环境,以后也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大环境。
有句话可能很残忍: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时,在保有自我的前提下,要学着去适应这个世界。这其实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最后说一句:我不否认这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不喜欢,如果一个老师真的不喜欢一个孩子,而且明摆在脸上去伤害一个孩子,真的是非常让人讨厌的一件事。我有一个朋友,至今还记得小学老师大冬天让她让在教室外面的情景。真要是遇到了,直接跟老师沟通一下,能弄懂是因为什么最好,实在没有办法,我也没有很有用的招儿了。
各位对这种没理由的不喜欢孩子的情况,有什么好的招儿么?
请先抱起孩子,家的最主要作用是遮风挡雨,提供温暖。
先不管孩子是否做错了什么,又或者可能是老师做错了什么,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他是遇到挫折的,则让他体会到不安全感,所以孩子求助的时候,他是在向父母寻求安全感,请先关心并包容他的情绪。其次才是关心他的行为问题。
接下来才是跟孩子问话的时候,问话的时候不要做明确性的引导,先从模糊性的逐渐缩小范围。
模糊性的引导:”你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明确性的引导:”是不是老师骂你了?“
前者会让孩子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后者只会让孩子想起结果甚至于捏造结果,
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无缘无故的不喜欢孩子,或者是不是孩子误会了老师的某一些行为认为是不喜欢他了?
所以从跟孩子的引导性谈话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再加以解读。
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他通过前面的反思回答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我们可以引导他说出接下来可能的解决办法,并积极鼓励他去执行。
例如他的上课的时候说话被老师批评了,那么他肯定是知道自己错误在哪里的,此时你可以问一下他下次可以怎么样做,上课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做,加强他对规则的理解,
如果是误会,例如,作业做不好,然后老师批评了他,孩子可能认为这种批评就是老师对他不喜欢了,我们需要向孩子解释,这其实老师是在关心她,只是老师相对来说比较严厉而已。
孩子想博得老师的喜欢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孩子认为老师不喜欢他,就要帮助孩子找到老师不喜欢的原因,也许孩子有一些小缺点,上课不遵守纪律?还是不爱回答问题?找到原因,指导孩子:老师喜欢守纪律爱回答问题的孩子,让孩子尽快改正,老师发现孩子的进步就会表扬他,孩子就开心了。
如果孩子没有任何缺点,就可能是默默无闻,不爱表现,毕竟班级里孩子多,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个人,而有些孩子乐于展示自己,这时,可以问问孩子,老师喜欢班里的谁?为什么老师喜欢他?比如有的孩子爱劳动,有的孩子写字漂亮,这时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或是培养孩子的特长,参加绘画比赛啦,体育竞赛啦等等,同时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做个阳光上进的好孩子!
我认为对于孩子现在的一种状态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孩子在校不受欢迎,到底是不受欢迎还是孩子对去学校的另一种抗拒。孩子在学校不受欢迎有以下几种现象:
1、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欺负他人
对于这种孩子,多半是胆汁质型的,父母在家要给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因为小孩子的行为多半是一种学习行为,父母应教导孩子与人为善。如果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父母应带孩子培养一些课外兴趣,进行专注训练,让孩子学会静下来,遇事冷静,不盲从。
2、受欺负型
对于这种孩子性格多半内向,不喜与人交往,对人际关系没有把握好;遇到问题喜欢退缩,不能积极的面对;胆子比较小,被人欺负时不敢反抗,总让别的孩子形成一种定势,这个孩子好欺负,我们就欺负他。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父母应弄清楚原因,如果是前者,我们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引起别人的误会,解释清楚,矛盾自然就解开了,并教会孩子学会宽容。如果是后者父母应告诉孩子不能一味的逃避,引导他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很多孩子一被同学欺负就找家长哭诉,让父母觉得自己孩子不受欢迎,从来不思考对方为什么欺负自己孩子?原因在哪?怎么跟别人搞好关系?这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只是简单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指导孩子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