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问答社区分类: 教育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5 回复
0
瓷柚 管理员 回复于2 年之前

在教育的问题上,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施以适当的惩戒是有必要的,但我不同意体罚。在这里就有个度的界线,怎样为惩戒,如何是体罚。在这里我就不谈自己的看法了,国家既然在《意见》中说明,赋予教师一定的惩戒权,我想国家也一定会给教师作出说明的。所以我在此主要说说我不同意体罚的观点。

一,体罚的产生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不谈过去的戒尺,就是我刚干教师时,家长的嘱托,“娇儿不上学。不听话就打!”“把孩子交给你了,不好好学习,不用对孩子客气,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于是体罚就成了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常态化。

二,体罚学生与片面追求升学率关系密切。我常说,片面追求升学率,派生出很多教育奇葩,体罚学生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我有一个同事,上课时在袖中,藏着一块竹片,目的就是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对未完成老师作业的施以打手的惩罚,于是他所教的课,每每考试成绩第一,于是名誉、晋级就比其他老师早。这种行为得以在学校蔓延,于是体罚得以流行。

三,教育不是万能的,有人以为对“熊孩子”进行体罚,就可以改变他。这种想法如同某专家的“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出一辙。学生就是千差万别,而且每一个孩子由于从小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唯我独尊、率性而为……成了“熊孩子”,这些“熊孩子”即便对他们施以体罚,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四,学校是文明的场所,教育是爱的传递,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唤醒!在这样的地方,如果老师大打出手,那真是一处闹剧,更是一种讽刺……

当然,有些熊孩子其言行的确令人可恨!那只能提高家庭教育以取得教育的效果。

从体罚产生的根源,得以传播等的方面上看,体罚应当是能够杜绝的。所以,在教育的问题上,我反对体罚。

一己之见,欢迎交流。

0
浙访 管理员 回复于2 年之前

在“教育”问题上,如果还有“某些方面不自信”,那么不妨先从历史上及别人处借鉴看看是如何处理的,……人本能上都有固守“安适区”的意愿,其实在“道理”上人也有安守“安适区”的惯性。也许只要捅破“道理”上的“安适区”,一些困境立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0
LuLu73585 管理员 回复于2 年之前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应主要坚持用正面引导的方法。但有时候免不了要施之以打骂等粗暴的惩戒手段。即所谓”软硬兼施”。

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一名教师,“三味”还是不主张老师采用“体罚”方式来教育学生。逼不得已需要采取打骂等较粗暴的“体罚”方式时,最好交由家长以家庭教育方式来实施,更为妥当。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为什么不主张老师对学生采用”体罚”手段?

1、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学校与“体罚”不和谐。

试想,当我们踏入一所校园,操场、走廊、教室、办公室随处可见一些被罚站的学生,被罚跑的学生,被罚抄的学生,然后学生面前还站着正在大声责骂的老师……这场景,还象是传播文明的校园吗?

记得曾经有一次,“三味”跟随一个检查团去某学校检查”普九”工作,当我们走到教室走廊时,一个班有几名学生被老师罚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蹲马步”,陪同的副校长见状后很尴尬地将学生叫进了教室。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2、老师是文明的传播者,“体罚”有损教师身份和尊严。

教学实际中,我们不少的老师有意无意地总习惯于用”体罚”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学生。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惩戒屡教不改的学生,也算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

二是,为树立老师自身的威信。几乎90%以上的老师,希望自己是一个“镇得住”学生的老师。

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在对学生施以打、罚、骂等体罚方式教育学生时,老师所表现出来的愤怒、粗野等失态神情,确实很丑陋,有失”为人师表”的文明风范。

曾记得有位“熊学生”对我说过:“我就喜欢看班主任生气时的样子,很好玩!”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3、老师对某些“熊孩子”实施体罚,事实上收不到任何效果。

“三味”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上课讲话,老师罚他到走廊上站,他笑嬉嬉的立马走出教室,然后在教室外向教室内的学生扮鬼脸,还不如让他在教室的好。

其实,教师的体罚手段,往往仅对那些平时表现良好、比较听话、能尊重老师的”好学生”才有效。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4、老师的“体罚”手段,很容易演变成对学生的歧视、报复等变态教育手段,严重影响师生间正常的、平等的、友善的、健康的关系。

坦率地说,我们不少的老师在对学生(特别是熊学生)实施惩戒(或体罚)教育手段时,并不完全是本着善意、关爱、负责、教育的心理和目的而实施的。很多情况下是怀着对学生的痛恨、歧视、报复的目的而施加的。

比如,课堂上某熊学生一贯性捣乱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且屡教不改,老师对这类学生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就会施以体罚,此时老师的心里,对学生的恨远远超过爱。这是人之常情!不必否认!

老师一旦被这种心理左右,就必须保持理智,最好不要采取体罚方式,否则,不仅师生关系受到伤害,而且很容易与学生发生肢体摩擦,而受到投诉和处罚。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如果非得采用“体罚”教育手段的情况下,为什么说最好由家长来实施更为妥当呢?

1、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对孩子的教育上,家校必须要做到共管共教。现在不少的家长,习惯于将孩子教育大事全盘托付给学校和老师,这完全是家长推卸责任的表现。孩子出点什么问题,首先不自查原因,而一味找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这样的家长是不合格的。

比如,孩子在学校违纪、不学习时,老师约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而有些家长总以工作忙,路程远等种种理由推脱;老师布置学生家庭作业让家长适当辅导、监督、批阅或签字,家长总骂老师太懒惰……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2、家长是孩子真正的衣食父母,在管教上更有主动性和权威性。

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更有权威性。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思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有二个主要原因:

一是,家长在教育方法上普遍严重缺失,传统习惯上又不善于、不主动学习。因此,多数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心理上是个空白。不象某些发达国家,准父母在孩子降临之前,就自觉参加”父母学院”的育儿培训。

二是,长期以来,在孩子教育上,家长过度依赖学校和教师,以致于老师既当孩子的老师,又当孩子的父母。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时才学习自己吃饭、穿衣、洗漱、打地、文明用语习惯、礼仪礼节等生活技能和素养。至于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更主要依赖于学校和老师教育。

按理讲,家长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贴近孩子的生活细节,也在传统习惯上更有机会和权力实施适当的惩戒教育,理应树立起比老师更高的权威。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3、教师教书,父母育人,各负其责,分工协作,这应是孩子教育上的最理想方式。

对孩子的教育,包括教书和育人二个方面。教孩子文化知识是老师的擅长,而教孩子思想行为习惯和做人,则是父母更适合、更有条件。家长的责任尽到了,工作做好了,老师则集中精力教孩子学知识学技能。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4、对于家长很溺爱孩子,从来就不舍得动孩子一根汗毛的情况,如果老师施以体罚手段,必然会招致家长的强烈不满,老师吃力不讨好。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结束语:

如果家长尽不到自己的职责,而将责任推脱给老师,那么,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上会麻烦很多。当必须对孩子进行适当惩戒或体罚教育手段时,若家长不挺身而出,老师的处境就会很尴尬。现在上面的相关禁令十分严肃,在“体罚”学生上,必须十分谨慎、冷静和理智。最好避免采用“体罚”手段,必要时,将孩子交给家长教育,才是最妥当的。

这不是老师推卸责任,而是依法执教。

我是“三味聊教育”,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0
亻圭芸 管理员 回复于2 年之前

谢谢邀请。

首先,题主所提出的“应该适当的支持老师体罚学生”的问题是错误的!即使“适当”也不对,根本不应该“支持”,而应该“严禁”。

其次,之所以说题主的提法是错误的,是因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2.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已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但“惩戒”与“体罚”有着明确的区别。

“规则”第二条指出:“本规则所称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而体罚或变相体罚是对学生身体或心理造成痛苦的责罚,而教育惩戒则是使学生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产生悔恨。因此决不能把所谓的适度体罚看成是应该的、合理的。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在教育问题上,你是希望老师适当体罚学生,还是不希望体罚?说说你的看法?

0
李丽峰 管理员 回复于2 年之前

我不赞同体罚!但我从内心上很感谢体罚我女儿的那位老师,因为我女儿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是班上第22名,数学成绩是50多分,我一气之下换了另一个班。后来,女儿先后两次回来告诉我她被数学老师打了,望着女儿每次流着眼泪,蛮可怜的样子,心里也确实不是滋味。然而我问清情况是因为上课期间一个同学向她借铅笔,被老师发现了,于是就掐她的耳朵。还有一次是老师正在上课,她的同桌不小心碰到她的尺子掉在地上,她于是弯腰去捡,老师就用尺子打她的手板。女儿两次向我告状,我都说是她该打,之后,她再也没有向我提老师体罚的事。然而,期末考试,我女儿竟然以数学100分的成绩,总分排在年级(8个班)的第一名。当女儿登上领奖台的时候,我真想对她的数学老师说声谢谢,没有她就不会出现奇迹。所以我非常感谢🙏她教育我的女儿,打手板,掐耳朵,不是老师泄愤,而是对学生寄予更高的期望。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405.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