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逼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家长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若干的可能性,家长和孩子要一起探索!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习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比如钢琴、书法之类的,看似在逼迫孩子学习,实际上是在探索看孩子的兴趣,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孩子的兴趣和天赋需要探索和开发
天才儿童是极少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普通的!天才儿童从小就表现出某方面的强烈兴趣和过人的天赋,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对音乐很敏感、有的孩子语言天赋极好,有的孩子记忆力超强等。但是,绝大部分孩子没有表现出过人天赋,并不表示这些孩子就没有兴趣、或者是没有天赋,只是这些孩子的兴趣和天赋需要探索、需要去开发。
二、孩子的兴趣需要锻炼和培养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也是可以锻炼的!一个人长期做一件事情,坚持下去,自然就会产生兴趣,孩子也是如此!当家长和孩子都不知道兴趣在哪里的时候,就需要多方面去探索,多方面的培养,因此孩子也就需要多方面的学习,这也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三、孩子的成长需要逼迫
人都是懒惰的,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尤其是现在孩子都喜欢玩手机、喜欢玩电子游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克服自身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需要强制和逼迫。将孩子们送到学校读书,遵守学校的“条条框框”,由老师看管起来,本身也是一种逼迫。
四、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孩子最终要长大,要进入社会,要去适应社会!如果一个人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很奢侈”的要求;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都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家长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是在告诉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是由着自己”,这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总结:家长逼迫孩子学习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比如钢琴、书法之类的等,这是在探索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成长过程有若干可能性,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家长常常逼迫孩子学习的原因很多,因为家庭环境不同、家长的素质与能力不同、孩子的自身条件不同,家长对儿女的期盼与要求等等的不同,而导致家长的焦虑与担忧,促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采取不合情理的强制态度与行为。下面我总结六种不同类型家长逼迫孩子的主要原因与现象供大家参考。
1、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与方式不适当的表现。却不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却不一定对孩子有利,常常反而起到坏作用,因为孩子的学习是无法逼出来的,要靠家长的科学引导与帮助,是靠孩子自己的自觉与不断的努力的。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逼迫孩子学习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一定会产生各种的副作用,这就是逼迫的代价与弊端。因此,家长应该记住,凡事都有代价,逼孩子学他们不愿意学的东西也是如此。
2、还有就是某些家长的思想有点封建与传统,自认为只有逼迫孩子,孩子才会更好,所以总是一厢情愿地耍家长权威与作风,凡事都不替孩子考虑,不管孩子的感受,总是自作主张,替孩子安排一切,逼迫孩子就成了家常便饭。
3、还有就是有些孩子平常的自我自觉性与自主学习性不好,导致走的路不是正路,家长想改过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虽然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与焦虑,但父母也是迫不得已的。
4、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好,能够考全班第一名,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自然是好事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并不能所有人都考全班第一,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更是少得可怜。因此,有孩子考全班第一,自然就有孩子考全班倒数第一。
5、在很多时候,有些家长并不能客观看待孩子,所以经常给孩子一些不切实的目标。有的家庭教育书籍宣传作者培养孩子成功的经验,吹捧自己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哈佛或者北大的学生。实际上,这可能不是家长的成功,而是孩子的成功。我见到很多家庭,哥哥成绩非常好,考上北大等名校,但是弟弟却考不上大学。在这里,我只想说所谓的成功家教不要迷信。
6、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很多家长往往采取计划经济的思维,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强制孩子学习。甚至是简直是疯掉了,往往用尽一切方法来逼孩子学习。要想孩子努力学习,这需要来自孩子自发的兴趣,而不是外在力量去强制。
总之,我要说,孩子成绩好坏程度,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同时还和个人的天赋、智力、个性、兴趣、习惯、素养、心智潜能等因素有关。上帝创造了人类,但是每个智商都是不同的,并且擅长的领域也是不同。学习这东西,并不是拼命,成绩就一定比别人好。有的数学题,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来。学习跟兴趣有很大的关联性,家长要想有什么想法可以跟孩子商量,让孩子学习他们自己喜欢的,这样才能会更好发挥孩子自己的长处,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题主你好,家长总逼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试问一个孩子除了天性使然的喜欢玩,还能再喜欢什么?孩子小不懂事情,对未来没有预见性,那作为家长是必须要有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现在努力总好得过将来后悔。这些只有到成年了或为人父母之后,才会有更加深刻的努力。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刘星说完,妈妈顿时语塞。
有一次,Angelababy问刘宪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的么?”
“对,被逼着。”
“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后来我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非常非常感谢。”
以上两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家长为什么一定要逼着孩子学一些东西,不能因为孩子的不喜欢就放弃了,大人不能像孩子一样不懂事,不逼一把孩子你不知道孩子会有多优秀,也省得将来孩子会埋怨、责备自己。
家长逼着孩子学习一些东西的原因:
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期望。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人中之龙,人中之凤,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若想人前风光,背后必要遭殃,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2、家长的焦虑和夙愿转嫁给了孩子。家长未完成的心愿,只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
3、社会竞争的激烈。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一个人仅限于一个领域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需要多方面 发展的人才,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那样的人。
4、孩子“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家长被逼无奈。有些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没有什么突出的点,什么都是平平,家长自然希望孩子能有个突出的闪光点,多一些成才的筹码。
那是不是我们就不能逼孩子一把?
当然应该逼着孩子学习了,但是前提是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能调动孩子对不喜欢事情的积极性和兴趣,那就成功了一半。
很多时候,孩子不喜欢一件事情,是因为没有找到兴趣点,或者尝试之后,就遇到了挫折,就觉得无趣,就不喜欢了。
家长逼迫孩子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我们站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提供每个选项,教会孩子自己做出分析,做出选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比如说: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习一些兴趣特长,首先我们应该平静的跟孩子做沟通。参加这个兴趣班,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孩子可以玩什么,可以获得什么,不参加会损失什么……其他的孩子有做这个,甚至可以让其他孩子现身说法。培养孩子做事情之前做调查的习惯。
带孩子多体验几家,找到一家氛围和教学方法都比较适合自己孩子的,每个人都不相同,需要的老师也不一样,只有多种尝试之后,才能知道哪个是更合适的。
孩子了解了这个兴趣班之后,自然会做出选择。与其强迫给孩子,不如培养孩子掌握选择的方法。要让孩子尽可能更多的做自己,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这样他们才可以发展出丰富的人格基础。
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孩子的兴趣都是短暂性的,接下来需要家长的鞭策和“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