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一想:问题来自于哪里?
孩子为什么不想好好学习?
一般有这样几个原因:
1.不知道好好学习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好处。
一般这样的孩子,处在没有浓郁知识氛围的家庭中。觉得自己周围的人也没有多少知识,学习也不太好,现在日子过的照样也还可以。
看不到努力学习会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底层思维限制了孩子的学习动机。
2.觉得自己怎么学也学不好了,索性破罐子破摔。
孩子的学习基础不好,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曾经努力过,但效果并不好。长期的学习较差,感觉自己欠帐太多。这个知识漏洞补起来也没有多大的希望,索性破罐子破摔,不想学了。想混个毕业证,早点参加工作。
孩子自己或家长给予孩子的目标过高,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孩子怎么够也够不到那个苹果,从而失去信心。
3.长期的不当教养方式,造成了孩子习得性无助。
孩子处在一个被否定的语言环境中。总是被批评,被训斥,被命令。
在“你不行”“你好笨”的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做事情没有自信。感觉自己总是做错事,从而自卑。
或者用不去做,故意跟家长对着干等方式,来反抗。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故意跟你对着干,从而找到自己成功的快感。
分析了以上原因,我们会发现,孩子不好好学习,真正的问题在于家长,在于家长的教养方式。
找到了问题根源,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改变的是父母。
父母改变了,孩子自然会改变。
孩子的行为,只是父母潜意识的模仿。
父母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为人父母自我成长,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修养的过程。
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的镜子。
通过孩子,我们看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不足,那么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改变自己吧!
1.乐观面对生活,永不言弃。
在生活中我们大人遇到麻烦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惊恐的举手投降,还是愤愤不平后选择放弃,还是找很多客观理由后进行抱怨。
你的这种思维方式会极大的影响孩子。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会照搬你的思维模式。
想要做出改变,就得改变自己这种对待事情的方式。
遇到困难时,乐观面对,积极接纳。用正面思维去对待事情。
父母这种乐观面对生活,凡事往好处想的做事思维方式,会极大的影响孩子。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就不会放弃破罐破摔或是整天抱怨自己智商不如别人了。他也会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尝试着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
所以,家长,当你想抱怨,想放弃,想说某些消极的话时,请先闭上嘴。
2.接纳自己,宽容待人待事。
我们对外界对外人的指责,其实都是对自己某方面能力不足的心理弥补。越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对别人的指责越多。
所以家长首先得接纳自己,觉得自己够好。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自己为孩子而焦虑,是因为自己关心孩子爱孩子,想让她有一个好的前程。
刚看到孩子身上的某些不足时,善于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
细看自己周围那些成绩优秀突出的学霸的家长,他们大多是那样的平和宽容,像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3.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教育原则。
孩子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你自己是怎么做的。
如果父母自己所说的话跟自己所做的事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在孩子眼里会更看不起父母,你说的话更是耳旁风。
做给孩子看,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你业务时间是在打麻将,还是在看书学习?
孩子学习的时候,你是否在刷手机玩游戏?
还记得那个诗词大会总冠军,高考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武亦姝吗?他身上的书卷气质,以及他对学习的热爱,是跟她的家庭中浓郁的读书氛围分不开的。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情绪起伏比较大,所以父母更应该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教你几招打开孩子心门的金钥匙。
中学生家长每天必做的三件事:
1.家长每天发现孩子身上的一个闪光点,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告诉孩子。
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
你说的话,孩子根本不听,还谈什么教育效果。
当你指责呵斥孩子时,孩子是不会向你低头的。
当你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时,孩子会故意跟你反着来。
能让别人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把他所需要的给他。
孩子需要什么?
需要家长的肯定,需要家长的鼓励。
“人类天性中有一点至为重要,就是渴求被人重视。”(威廉.詹姆士)
家长每天发现孩子身上的一个闪光点,用具体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告诉孩子。每天微笑的对待孩子。
“你今天穿着白衬衣,真干净,特别阳光。”
“你告诉奶奶用淘米水浇花,花会开得更旺。你懂的真多。”
“你跟同学打了一中午篮球,爱运动的习惯特别好。”
……
我每天这样有意识的赞美孩子。孩子脸上的笑容也会多起来,你会发现,孩子会更跟你亲近起来。
2.全家一起来比赛,每天晚上检查计划单的完成情况。
计划管理,会让我们的时间管理看得见,让我们的成长可视化。
列一张全家人各自每天必做事情的大表。
每天晚上检查这个计划单的完成情况,完成了就打对勾,没有完成就什么也不标记。
这样让孩子的计划跟家长的计划对比着看。看一看谁每天完成的任务多。
家长要多看到孩子的进步,不要用完美的尺子去要求孩子,计划能完成百分之80,就已经很满意了。
这样做了以后,有可能你还比不过自己的孩子呢。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过自己。
用计划单让孩子管理自己的学习,这样孩子对自己每天做什么都一清二楚,再也不用家长苦口婆心的提醒督促了,父母也可以省下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父子之间也可以减少很多冲突。
3.每天有两分钟平等友好的谈话:你今天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
父母都特别想了解孩子的想法,而到了初中,孩子会特别不愿意跟家长说自己的心里话。
平等友好的态度,是让孩子敞开心扉的前提。
每天问一问: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可以侧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如果孩子是说跟学习有关的。说明他把心思重点放在学习上了。能谈一谈课上发生的事儿,或者自己解决的学习上的哪些困难,是最好的。
如果孩子不太说学习上的事,别的方面也可以,不去批评指责孩子,只是倾听,倾听也能发现孩子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和引领。
每天跟孩子交流: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可以判断孩子的价值观。
面临中考,孩子身上的压力也很大。每一个想放弃学习的孩子,身上都有无数座大山压迫着自己。
了解了孩子的困难,了解了孩子需要的帮助,家长可以更准确的帮助孩子,给孩子提供各种建议。
只要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有时间,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部韩国电影《垫底辣妹》,是学渣逆袭成为学霸的故事。孩子们会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偶像片。
看完这部影片,孩子会有什么想法吗?也欢迎你留言评论。
我是禾页老师,欢迎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很理解题主的心情,不过也很理解孩子的心情!
之所以家长说了很多,孩子油盐不进,有几个原因:
1,家长没有理解孩子的心理所想,没有说到点子上。
如果说大道理,估计初二的孩子一套一套能说出很多,超出家长的所想。所以家长说好多大道理没有用。家长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2,家长说的方式不对,孩子已经自动产生了屏蔽。
很多家长不自觉地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一味地说教,说教,逮住机会就萝卜白菜一大筐地说个不停,却不知道此时孩子需要的是土豆。
有的家长一谈到和孩子的沟通,就抱怨孩子不听自己说,不和自己沟通,完全不想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语气或者时机。
3,家长自己说的自己做不到,无法让孩子信服。
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心中没有威信,孩子对其产生了不信任感,自然对其说教更是听不进去。
有了原因,在针对原因一个个解决就好了!我给出的建议如下,以下三个建议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可以说是同时体现在家长的言行中的:
1,家长着力于营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取得孩子的信任,自然孩子就容易听进去家长的话了。
不过在经营亲子关系 过程中,家长不能一味地屈从与孩子,不能没有自己的原则,一味地屈从于孩子的要求,就成了溺爱,反而更容易助长孩子的任性发展。
2,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亲子之间的沟通不见得就是坐下来的聊天,可能是一起走在路上、也可以是在厨房里或者电视机前,再或者购物时,总之,只要是亲子在一起的时间都可能进行。
亲子之间沟通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总之能和孩子呼应的都是交流。
比如孩子自己做了一顿饭,家长的笑意、或者一个点赞的大拇指、或者一个点头的欣赏动作等都是交流。
3,家长要分得清自己的思路,不要把眼光一直盯在孩子的功课学习上。
一个孩子一生的成绩不依赖于一时的成绩,而是依赖于其个人的内在品质。
所以家长要明确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走在正常的学习轨道上,就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努力。内在品质是外在行为和成绩的保证。
所以家长要意识地向孩子传导一个正向的内在品质,比如要想自由必须有自律。要想享受必须有前期的付出。一个人的方向、自律、努力、坚持等是成就一个人的必要品质。
紧接着要从生活细节中去规范孩子的言行,做正向的引导。内外的同时作用,如果能孩子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努力,那么他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就是有一点儿被动地发挥了出来,也会逐渐地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总之:
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那么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
当孩子不愿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焦急,一是怨天怨地,埋怨这埋怨那,二是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提高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或者想方设法请家教补好。
一个孩子的学习好差,决定因素很多,孩子本真的因素,是其中之一,孩子毕竟心智还不成熟,很多问题看不清,想不明,更主要的是我们父母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所以后面父母讲得太多都没什么效果。
现在孩子不想学习,就是教育方式不对。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独立心自尊心空前的强烈,所以说教、唠叨、打骂他就会觉得父母控制自己,自尊心守到伤害,所以孩子就在用不听、不学、甚至逃课等方式进行反抗。其实,孩子能否接受家长的教育,关键取决于孩子内心如何看待家长,如果孩子根本就厌烦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长的引导,这种情况下越努力教育越没用。
我们家长、孩子要从建立积极学习态度出发,在高效行动中体会进步的快乐,进而自己勾画梦想蓝图,用梦想驱动自我。
我们孩子要提高思维敏锐,灵活使用能够提升学习效能的工具,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让你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