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会的东西,过了几天自动会了,究竟是为什么?

学不会的东西,过几天就自动会了,基本上每个人都经历过。这到底是神的旨意,还是大自然的馈赠?——欢迎来到本期的《走进科学》。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考完试,等到成绩下来,拿到打满各种红叉的试卷时,你惊呆了:为什么我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道题当时怎么就不会做?

最令你捶胸顿足的莫过于,刚交完卷子就发现没做的那道题怎么那么简单,卷子在手里的时候怎么就想不到呢?

某个不会的东西,放了一会就会了,或者一开始解决不了的问题,搁置了一段时间就想到法子了,这些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酝酿效应(incubationeffect)。

准确来说,酝酿效应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困境时,暂时将问题放在一边,进入一个酝酿阶段(incubation period),而后对解决问题起到促进作用的现象(Wallas,1926)。

基本上每个人在上学的时候,都被老师和家长唠叨过:

考试的时候,碰到不会的题先跳过,把会做的题都做完再去回头做那些不会做的题。

乍一看,这样的做法只是一种时间管理的手段,为的是不把时间浪费在不会的题目上而耽误做后面的题。而实际上也是酝酿效应的一种应用。

细细回想一下,是不是有些题目在开始做的时候不会,等做完所有的题目再回来重新思考的时候就会做了?

这个现象同样也是酝酿效应的实例。当把我们第一次没有成功解决的问题,放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脑中会迸发意想不到的灵感。有一种突然开窍的感觉。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产生酝酿效应?把问题搁置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心理学家对此大致有两种理论假说:

一种是有意识理论。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酝酿效应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当你一直困在某一个问题之下的时候,你会产生心理疲劳,而一定时间的搁置有利于缓解这种心理疲劳,从而有利于后来对问题的解决(Browne & Cruse, 1988)。

另一种是无意识理论。他们认为,搁置问题的这段酝酿时期,问题的解决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解决的。那么,在这段你都毫无觉察的时间里,你的大脑里可能发生以下几种反应:

1.酝酿期间,之前被你忽略的关键信息被激活了,从而有利于问题解决。——诱发新知识理论(eliciting new knowledge)。

考试的时候总会遇到这种情况,老感觉算出来的答案不太对,要不就是很复杂,要不就是小数点一大堆,反正看着就不像正确答案。从头到尾一遍遍核算做题思路,还是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但是,等你做完所有的题目(酝酿阶段),快要到交卷的时候,你突然意识到可能不是做题思路的问题,而是公式用错的问题。检查公式就是你一开始反复核查时被忽略的关键信息。

(我记得上学那会,总会把球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搞错,4/3πr3用成4/3πr2。)

2.酝酿期间,那些不利于问题解决的干扰信息被遗忘忽略了,从而有利于产生新的想法。——选择遗忘理论(selected forgetting)。

这个理论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各种悬疑片里。犯罪分子设置各种烟雾弹阻碍猪脚们发现真实的真相,而这些剧情设定中,最后猪脚们经常是在灵光乍现或者无意间中成功破案,而不是单纯沉溺在线索本身里。

那些看起来“放松警惕”的时刻恰好就是一个酝酿期,有利于主角忘记那些干扰信息。

3.酝酿期间,你对问题进行了重新解构,从而有利于脱离之前的错误思路。——问题重构理论(problem restructuring)。当你陷入问题困境的时候,往往会陷在一个固有的思维中,而把问题搁置有利于帮助你转换问题的策略,然后迸发灵感。

总的来说,酝酿的过程,把问题暂时放一放,可以帮助你跳出原有的框框,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但是,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为什么别人酝酿酝酿,出来的是正确答案,而自己酝酿半天出来的可能只有尿意呢?

酝酿效应的产生并不是必然的,影响它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酝酿时间长短、酝酿期间内插任务的难度高低、酝酿期间是否存在相关线索等等(Sio & Ormerod, 2009)。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你想要酝酿出来点正确答案,你至少需要做到: 

学不会的东西,过了几天自动会了,究竟是为什么?

而不是:

学不会的东西,过了几天自动会了,究竟是为什么?

参考文献:
Browne, B. A. ,& Cruse, D. F. . (1988). The incubation effect: illusion orillumination?. Human Performance, 1(3), 177-185.Sio, U. N. , &Ormerod, T. C. . (2009). Does incubation enhance problem solving? a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5(1),94-120.Smith, S. M. (1995). Fixation, incubation,and insight in memory and creative thinking. Thecreative cognition approach, 135, 156.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London: Cape.李强强. (0). 字谜解决过程中的酝酿效应. (Doctoral dissertation).原创:暗涌的心理话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xinli.com/50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16
下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18

相关推荐

  • 今天你转发锦鲤了吗

    今天你转发锦鲤了吗? 我有一个朋友,她微博的画风是这样的: 当然了,在锦鲤面前,这些都算小意思。常上微博的各位没少体验被锦鲤支配的恐惧吧?微博上的锦鲤大王,靠发锦鲤图片粉丝过千万,…

    2021年8月29日
  • 心理学角度读懂贾玲和她的“李焕英”

    很多人在质疑贾玲消费她母亲。但在我翻找了网络上贾玲的很多采访后发现: 她的状况更像是一个无法走出“母亲去世”创伤的人,在不由控制地不断重复母亲去世的痛苦记忆,类似我们常说的“闪回”…

    2021年8月29日
  • 纠结体质,选择困难:如何让自己成为有魄力的人?

    1概述 提起选择,我们可能都听过那只饿死的驴的故事:一只驴子站在两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干草中间。它完全可以在两堆干草中自由选择,但最后,它因为无法决定到底应该吃哪一堆而活活饿死了。 …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朋友老是劝分,要不要听?

    很多恋爱中的人都曾有过类似的苦恼:“我非常在乎我闺蜜的看法,但是她觉得我男朋友不靠谱,有时候觉得她说的挺对的,然后就会跟男朋友吵架,很矛盾”。 朋友对我们爱情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的要…

    2021年8月29日
  • 成熟的人,内心自由,行为自律

    在生命旅程中,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内外有别,就很难获得有效的成长。 内,就是指内心世界,外,就是指外在的行为。 在有些成长课程上,会灌输一些信念,比如想到就去做到,或者相信就是看到,都…

    2021年8月29日
  • 婚姻的创伤,是什么让你一直无法原谅?

    一个人有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是戴着“理想化”的眼镜看世界。这既可以满足我们自己尚未完全成熟的“全能自恋”,也可以把自己的自卑转化或投射为,你不能满足我。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甚至是两个…

    2021年8月29日
  • 原生家庭理论,别太当真!

    我们都无法否认,“原生家庭”几乎决定性的影响了我们整个人的心理发展、人生状态。 从事母婴研究的亨利·马西博士,经过对76名婴儿,30年的统计跟踪,发现那些“不理想”的父母养育的孩子…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心的千问》:原来你是这样的安妮宝贝,哦不,庆山

    有太久太久没有动笔,以至于能明显地感觉到不管头脑还是身体,都有一种生锈的味道。 前几天拖延了3年的体检,终于在周围的人不断有生老病死的刺激(恐惧)下进行了。考虑到在人流如织的大医院…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对象问我愿不愿意为TA搜陶白白,我愿意送TA六个核桃

    作者:Eric Sangerma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随着星座博主陶白白火上热搜,占星术的魅力再次席卷社交媒体。 不过,玄学背后薄弱的理论支撑与牢不可…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断崖式的转身,40岁,他从“IT男”转行为心理咨询师

    最近每天都有很多人通过微信热切的询问,如何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希望我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我想起自己刚刚转行的时候,也充满了迷茫,甚至对未来的担忧、害怕,急需要找到一些路标点,获得继…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214.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