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理论,别太当真!

我们都无法否认,“原生家庭”几乎决定性的影响了我们整个人的心理发展、人生状态。 从事母婴研究的亨利·马西博士,经过对76名婴儿,30年的统计跟踪,发现那些“不理想”的父母养育的孩子,82%的孩子生活都比较痛苦。

在咨询的实践中,我也清楚的看到,与父母的互动,在每个人生命里刻下了最重的痕迹,与父母的关系,也延展、甚至泛化成了与所有人的关系。比如,那些跟爸爸关系好的女性,也很容易在咨询中跟我建立信任。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反对这一点,也是在否认一个存在的事实,否认一个经过大量实践检验,而广泛被心理学领域接受的事实——这种否认本身,也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系。

但是原生家庭的理论本身,或者理论在传播或者应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漏洞或者误区,导致了人们的疑虑或者内心的冲突。

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很容易把父母放到一个被攻击,甚至是“罪人”的位置,这既与我们的文化传统产生冲突,也与我们生命的本质产生冲突——父母给我们生命,我们才有机会怪罪他们。

另外,那些为了子女付出了大量精力心力的父母们难免感到伤心,失望,或者感受到极大压力、焦虑和愧疚——总体上来说,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好事。

我刚刚做咨询的时候,很容易站在来访者这边,痛恨他的父母和原生家庭,但是如果咨询的是父母,我又开始理解父母,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挣扎,于是父母的父母又成了罪人。在困惑之际,我脑补一下无穷远,然后只能承认,没有谁是罪人——自己的生命得自己负责。

原生家庭理论本身或者在传播、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几个漏洞。

原生家庭理论假设了什么才是合格的父母

做心理学的人,往往都有慈悲心,看不得别人痛苦,也很容易因为看到别人的痛苦,而对父母提出批评、或者要求。

现在的一些父母教育体系,普遍存在对父母的否定和压力,当然很多父母也习惯于从压力中开始学习和成长,从这一点来说,压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这些要求本身仍然属于一种“暴力”,用一种外在的标准来要求父母,就容易用对错来评价父母,而忽略了父母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痛苦,也在努力追寻自己的人生,或者尽可能的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虽然方式可能漏洞百出。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在跟战争导致的孤儿工作的时候曾经说过:最糟糕的母亲是一位死去的母亲。她描写过一些因为二战的轰炸被迫和家长分离、送到乡下去住的那些孩子,结果发现这些孩子的恐惧害怕程度,要高于在城市里面经受轰炸但仍然留在爸爸妈妈身边的孩子。

完美主义倾向也渗透到了原生家庭

有一本书名字叫《家为什么会伤人》,还有人说“父母皆祸害”,这显示了人们对原生家庭的完美主义倾向——我们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所以也希望父母是完美的。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家,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心理学家Rene Spitz也通过观察发现,如果仅仅给孩子食物和健康的照顾,而不给孩子身体的接触,拥抱和交流的话,婴儿难以存活。

在40年代,他做了这个让人心痛的观察,跟踪了97个3-36个月大婴儿,因为经费的问题,孤儿院的护士只给他们饮食,洗澡,换尿布,但却无法给予身体接触和情绪上的关注。结果,发现只有21个可以活下来,而且绝大部分都有严重的心理损伤。

其实家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给了身体以及心理必需的资源,如果我们不是从“理想”的角度去看,而是从“无”的角度去看——我们生下来是一个什么不会做,什么都没有的孩子。

家会伤人吗,可能更准确的说,是我们的期望落空了,我们希望家是完美的,能给我们所需要的温暖和力量,不要给挫折和创伤。但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接受,家是不完美的,甚至是简陋的,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人生担起责任。不公平吗,公平也是我们追求完美的一个产物。

当然,我们仍然可以有恨,有愤怒,有遗憾,但是同时也不应该被恨所裹挟。

另外,就算家里提供了非常完美的功能,母亲善解人意,父亲和善又有能力,个人还是需要担起自我成长的责任。

原生家庭理论假设痛苦是不好的

没有人喜欢痛苦,尤其是深陷于心理困扰的人,可能有时候甚至是痛不欲生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痛苦却一直是生命的一部分,关于生命的深度和智慧,也是离不开对痛苦的体验和超脱。

往往越无法接受、或者否定痛苦的人,越容易被痛苦所控制。无论在咨询中还是在东方的修炼方法里,都需要接受、面对、承受痛苦,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

当然这种态度是很难建立的,我训练了2年多,才勉强对痛苦持一种好奇或者欢迎态度——显然,谴责和归责于原生家庭,要简单和顺溜多了。

有一个从事父母教育的讲师,原生家庭是很理想的,父慈母爱,自己很幸福,也希望把这个幸福传递给别人。于是他带着这种拯救情节,与一个抑郁症的女性结了婚,结果品尝了几年极其痛苦的生活。我们追求成长、释放生命潜力的需要,也会无意识中促使我们去追求一些痛苦,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在如今广为传播的原生家庭理论中,这里可能也隐含了一个假设,心理痛苦是不好的,是可以避免的,父母应该为此负起责任。

首先这忽略了心理痛苦的价值,痛苦是成长的契机,让一个人通过接受缺憾,走向完善和完整,无论原生家庭如何,我们都需要自己走上这条路。

其次,只要我们还是一个正常的成人,我们自己需要为自己的感受、体验负责,父母给了他们能给的,给了我们学习、体验的能力,接下来要如何完善自己,如何体验这个世界,要靠自己了。

过于简单的线性逻辑

心理问题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吗?或者糟糕的原生家庭都会给人带来心理问题吗?

这样问,大家都知道答案否定的。但在应用中还是容易过度线性和简化,比如父母如何会导致什么结果,或者有心理问题,一定是原生家庭的原因等等。

科胡特在研究中也发现,在重构了一些来访者早年的原生家庭状况之后,他会得出一个结论:理论上,来访者的困扰应该更严重些,但是来访者的真正情况要乐观多了。所以他假设,存在某种先天的因素,使得来访者在心理灾难前可以自保。

儿童心理咨询师Novick发现,有一些善解人意的父母,孩子也会产生心理问题。比如小乔治有异装的行为,总想穿女孩的衣服。在咨询师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乔治曾经做过三次耻骨的手术,为了应对手术带来的恐惧,他幻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女孩,也许就可以躲过一些痛苦。

越过这些线性的逻辑,心理学和东方的智慧又再一次走到了一起,复杂性理论在心理学上的应用,与东方佛学的“因缘和合”不谋而合。各种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心理现象。

有心理学家评论说,简单的因果论的逻辑可以休息了。

原生家庭并不是一个独立不变的影响节点,家庭也被社会所影响,个人也在影响家庭。社会、家庭、个人之间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不断的相互影响、变化。

我们个人,也作为其中的一个节点,需要去了解、接受这种“无常”,接受这种因为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不安,并在此基础上,保持敏感性,做出有效的行动和积极的影响。

参考资料:《Kim Kleinman课程文字稿》,证道心理《Novick课程文字稿》,证道心理《自体的分析》,科胡特《情感依附》,亨利·马西《复杂性理论和自体心理学》//公众号 nizhenyuan1 认识自己,答案在自己身上原创:倪振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xinli.com/50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19
下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20

相关推荐

  • 如何建立滋养身心的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有一项长达75年的跟踪研究,在跟踪了724人以后,发现生活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点——良好的人际关系,罗伯特教授在TED上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 美国的心理…

    2021年8月29日
  • 学不会的东西,过了几天自动会了,究竟是为什么?

    学不会的东西,过几天就自动会了,基本上每个人都经历过。这到底是神的旨意,还是大自然的馈赠?——欢迎来到本期的《走进科学》。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考完试,等到成绩下来,拿到…

    2021年8月29日
  • 如何告别自我攻击,与自己和解?

    自我接纳这样一件事,已经被大家充分的认可了;一个充分的自我接纳的人,往往在生活中表现得更加的放松,生活也更有活力,自我接纳度高的人,往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当今时代,完全自我接纳的…

    2021年8月29日
  • 探索潜意识,在灵魂深处遇见自己

    (深度长文,12009字,阅读时间31分钟,建议收藏阅读) 一无处不在的潜意识 在自我探索5年后,初夏的某一个下午,我从双井工作室的坐地铁回家,走出14号线地铁站的瞬间,阳光扑面而…

    2021年8月29日
  • 网络骂战求生指南

    上周中秋节的时候参加了知乎在成都举办的阴阳怪气展,还跟大家一起聊了聊阴阳怪气的事。其实我们混迹网络,难免会碰到一言不合就开喷的情况,张昕老师之前对杠精的类别可以说分析地很透彻了。网…

    2021年8月29日
  •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1979年,26岁的胡因梦从纽约返台,见到了44岁的李敖,李敖对她一见倾心,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两人也旋即成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3个月零22天。有人问李敖,胡因梦那么美,对你又那么…

    2021年8月29日
  • 我不爱他了,因为他会死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8-28期里,有一个情节看了特别让人心酸。 一开始的环节里,村长扮成了阿凡提,在小黑屋里跟每一个孩子玩真心话的游戏,如果说了假话,头上的帽子就会亮。 诺一被问…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高情商的人点开,低情商的人划走

    文:湛庐君来源:湛庐文化(ID:cheerspublishing) 你擅长社交吗? 你怎样处理冲突? 你与重要人物的往来沟通自然顺畅吗? 巧妙地处理冲突,需要有开放、积极的视野,还…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考试中总是被某句歌词洗脑,我这是怎么了?

    最近知乎上大火的问题「你有哪些奇特的生理反应?」,有人提到了「大脑里回响最近的音乐,挥之不去」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奇特反应,全跑到评论区找组织: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会在考试的重要时刻,…

    2021年8月29日
  • 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好:如何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发现闪光点,是自我实现的第一步。 也许你不难留意到,生活中那些把自己的闪光点发挥到极致的人,往往更轻松的创造不凡的成果,甚至成为某方面的大咖或者大师。 也许你会觉得羡慕,或者自愧不…

    2021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315.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