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中,先好好地爱自己

昨天晚上,工作了一天的儿子,一回到家就开始倾诉他在工作中的苦恼:他的主管不能合理安排工作,不能给到他理解与支持,反而带给他一些负性的影响。

之前,我会感觉是儿子的不够成熟,于是会和先生去劝导儿子:

“这有什么呀,他这么做也很正常,你别这么脆弱嘛〜”

 

“具体怎么回事啊?他怎么你了?你当时为什么这么回答啊?你怎么不能好好的与他沟通呢?”

 

“不理他不就完了吗?犯不着跟他们计较。”

 

“工作就是这样的,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你也要学会看开一些!”

于是,儿子在我们的劝说下,并没有开心起来,无奈的看着我们,默默地拿起手机回了自己的房间。

在亲密关系中,先好好地爱自己

01把爱留在自己

从家庭关系与心灵亲密度来说,我们希望用自己的经验给儿子一些引导与鼓励,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儿子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想要拥有完美亲密的家庭关系。想把自己所有可以给出的东西都给予他,包括我们的其他关系资源与经验。

但是,似乎儿子并不领情,也不开心。

因为好像我们把和他的关系摆在我们自己的前面,让他感受到了压力与控制。

一个成熟懂爱、充满魅力的人,他一定是先有自己,再有关系,而不是把和他人的关系放在自己前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自己。

造成彼此的关系一团糟的,往往是因为你在关系上的过度用力,而忽视了把爱先用在自己身上。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每段关系,都是为了来帮助我们成为一位幸福智慧、有人格魅力和吸引力的人。

当我们能够真正的爱自己,再去维系关系的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都不会错。

 

而如果我们的原生家庭里,曾经有过不被接纳的妈妈、不被接纳的自己,那么可能我们需要的会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成长,学会如何来爱自己。

02接纳自我,是爱自己的开始

曾经的不能被很好地对待,给诸多的小伙伴带来过太多的苦恼与折磨,甚至是可悲的自我否定、不配得感。

尤其对女性角色的标签刻板印象,给女人的定义就应该是:感性的、情绪化的、温柔、细腻、柔顺的,把女人和这些词汇划上等号。

但是不可否认,因为这种气质的定义会限制了女性的生命成长。

两情相悦时,温柔很好;关爱孩子时,温柔也很好;遭遇不公正待遇、遭遇家暴时呢?女人还依然温柔好不好?此时的温柔,当然就不好了。

当女性不再逆来顺受的时候,男性才能学会懂得不再施暴,学会沟通和尊重;当女性勤奋自强,自我成就的时候,男性才能欣赏尊敬你。

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拿自己作为女性独特的生命角色去交换自己的岁月静好;我们也可以赢得所有关系真正的彼此欣赏,活出属于自己的女性的角色多元化,不管我们是作为女儿、姐姐、妈妈或者奶奶。

你也可以,只要你是接纳自己并且活出自己时,你就是你这个生命最独一无二的样子,与你的性别无关。

 

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观察关照关于自己的方方面面。

我很在意自己的体重,但是过分的在意的执念,以及对食物错误的信息,就算苛刻的把守进食量,都没有让自己的体重下降。反而让自己的减肥常常出现一种“溜溜球”的状态。

所以我从现在开始,每天只从营养层面关心自己,注重营养的搭配,抵制美食的诱惑,而不是满足自己的口欲,胡吃海喝、暴饮暴食。

我也更关注自己的情绪,比如觉察自己是不是经常会动不动就生气?不再忽略自己的任何想法与情绪,而是接纳、关怀、安抚它们;与它们对话,看到它们的每一个部分,不勉强不阻抗,允许它们在自己的天空飘荡一会,任着它们飘来飘去,只留下自己的平静与包容。

我也允许自己有一些懒散小憩,因为我也有勤奋与行动;

我也允许自己有一些自卑与不足,因为我也有自信与擅长;

我也允许自己有一些任性与脆弱,因为我也有明理与坚强;

我允许自己许多的真实的部分与想法,因为这就是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我。 

一个人只有允许自己、接纳自己、够爱自己,她的爱才能溢出来去滋养关系。

而从爱自己到爱他人,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爱他人爱的太过用力,成为执念,那也会对关系造成损害,并且反噬,影响自己。

03接纳别人,轻松去爱

前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曾经很长时间都对母亲处于对抗的状态,现在终于放下对抗,慢慢的和母亲的关系舒适融洽起来。

因为曾经内心里非常抱怨母亲对自己不够尊重、不够宽容、不够慈爱、不懂接纳,总之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父母”的样子。

而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又让自己感恩母亲,于是常常让自己处于一种又爱又恨的冲突之中。完全不知道如何亲近自己的母亲,只是注重一些外在的形式:为母亲添置衣服、带她旅游、带她享受美食,带她看大小病,发现母亲一陷入低落的情绪,马上想逗母亲高兴。

但似乎一切都很徒然空洞,母亲似乎并不是很愿意享受我的好,甚至有些拒绝。

而自己内心里除了相爱相杀的冲突,还有不亲近母亲的隐隐内疚。

经过觉察与学习,突然明白了:其实自己这么用力做那些事,只是自己执著的证明给别人看,从而让自己感觉好些,却没有看见对方真正的需要。

于是,我允许接纳了自己所有对母亲的抱怨与感恩,明白了自己的情绪边界、心灵边界、还有自己与母亲关系的边界;也接纳了母亲所有的‘不理想’状态。

这就是我真实的母亲啊,她同样可以任性、焦虑、强迫,控制,而我可以选择含容与陪伴,为所当为,理解她、看到她、共情她,接纳她。不需要去要求她、也不需要想着改变她,更不会再去对抗怨恨她。

经过那么长的时间,饶了那么大一个弯,甚至有时候还会担心再出现状况,但我终于开始可以轻松亲近地与母亲相处了。

曾经,当我们开始懂得向内看时,很容易进入了一种有趣状态:以前我很用力地犯错,现在我很用力的改错!

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做什么事都要“努力”,所以也学会了努力的去对待爱情、婚姻和亲情,于是,我们碰壁了。

因为我们发现太用力的爱,不仅让自己很累,也让对方很累。

 

幸运的是,现在很容易就能够学习到心灵成长的文章和课程,帮助自己成长:如何与妈妈和解,接受她的局限性,走自己人生的道路。

有时候的不轻松不舒适不快乐,原来是我们错在“太用力”了!因为我们在就算正确的方向用加倍的力度,不但无意中抬高了自己对结果的预期,也给对方造成了压力。

因为我们的努力,在对方看来依然是:你想改变我。

因为在这个改变下面,他会感受到有很多的不被接纳,即使对方知道是你在弥补曾经的错误,也不愿意看到你不接纳现在的现状和他本来的样子。

如果没有觉察到,我们很难把这样的用力停下来,因为人想通过更多的用力,在当下得到想要的好的反馈。

而不去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方、不过分执著形式、不过度追求结果。这才是爱自己与维护好关系的适度法则。

那在良好的亲密关系的道路上,我们又应该用怎样正确的方式呢?

答案是:先放下自己的评判心,全身心倾听自己的内心与对方的言语。

 

  • 当下自己的感受,有什么样的情绪与认知呢?我有什么样的需求呢?

     

  • 他说这句话的感受是什么?这个感受下带着他怎样的信念,那他又基于怎样的需求说这句话的?

  • 我们需要真诚的面对自己,也带着一颗心去真诚的与对方沟通。

需要避开的是与在对方的沟通中,明明知道我的伴侣,这个爱我宠我的家伙的痛点在哪里,我就有本事说出一些话精确点到对方的穴位上。这是什么行为呢?这只是我们在防御自己的脆弱而已。也就是在表达:我比你狠,所以你别再来欺侮我了。

而这个方法,我们的伴侣也会。如果你是一个够用心的伴侣,你能够听出他在表达这些攻击性的话时,他内在是有多脆弱,而不是再像他一样,以身之道还至其身。

所以非暴力沟通会让所有亲密关系之中的彼此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关注与爱。

 

04感同身受,温暖去爱

 

当你不执著于表面的文字,能够穿透他的防御,看见他的脆弱,那时,我们就具备了同理心。

心理学上把感同身受、并可以重复出对方感受的能力,叫做共情。共情是最好的体现用情不用力的方法。

就像开头我们与儿子的对话,我们看着好像很用力的在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但对方需要的恰恰不是我们的如此用力。

如果这时只是简单而温暖的说一句:“遇到这样的事,你心里一定很憋屈吧?”

则会达到既不显得在用力教导他,又读取了他的感受的效果。能够让对方感觉你真的很懂他,那你们的关系能不好吗?

一杯茶、一盏灯、一个拥抱、一句轻声问候。都不需要我们多大的力气,却无一不渗透着我们浓浓的深情。

爱情和亲情,应该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视的感情,也正因为我们的珍视,反而给了它们很多的压力和过重的期待,从而得到了徒劳的失望。

一个爱自己的人,也知道如何适度的去对待关系。

参考文献:《亲密关系,成就灵魂伴侣》作者周丽媛

文:舒雅清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xinli.com/51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20
下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21

相关推荐

  • 为了那点面子,幸福都不要了?

    有人说,我们的一生都活在比较当中。 小时候比学习,长大了比对象,比工作,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老了比健康,比谁家孩子孝顺,比谁活得长。就是不知道去了另一个世界,还要不要比比谁家烧…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自卑的人很在乎别人,深度解析自卑(附攻略)

    一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基本属性,而且还认为自卑是人进步的动力。 这样的理论,影响了很多人。 一方面我们被自卑所折磨,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接受它,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减缓自卑…

    2021年8月29日
  • 摆脱负能量,情绪管理终极攻略

    人际边界和情绪边界 在我们讨论情绪管理时,也不得不提到一个流行的概念,“边界”,简单的说,“边界”可以这样定义: 为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不把自己情绪的责任/行为的责任推给别人; …

    2021年8月29日
  • 朋友老是劝分,要不要听?

    很多恋爱中的人都曾有过类似的苦恼:“我非常在乎我闺蜜的看法,但是她觉得我男朋友不靠谱,有时候觉得她说的挺对的,然后就会跟男朋友吵架,很矛盾”。 朋友对我们爱情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的要…

    2021年8月29日
  • 今夜,我决心不做舔狗

    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谐音“我爱我”。趁着今天,我们来聊聊应该怎样爱自己。 爱,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眼。社会总在强调责任,强调义务,唯独没有教我们怎样去爱。…

    2021年8月29日
  • 对象问我愿不愿意为TA搜陶白白,我愿意送TA六个核桃

    作者:Eric Sangerma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随着星座博主陶白白火上热搜,占星术的魅力再次席卷社交媒体。 不过,玄学背后薄弱的理论支撑与牢不可…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成熟的人,内心自由,行为自律

    在生命旅程中,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内外有别,就很难获得有效的成长。 内,就是指内心世界,外,就是指外在的行为。 在有些成长课程上,会灌输一些信念,比如想到就去做到,或者相信就是看到,都…

    2021年8月29日
  • 原生家庭理论,别太当真!

    我们都无法否认,“原生家庭”几乎决定性的影响了我们整个人的心理发展、人生状态。 从事母婴研究的亨利·马西博士,经过对76名婴儿,30年的统计跟踪,发现那些“不理想”的父母养育的孩子…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网络骂战求生指南

    上周中秋节的时候参加了知乎在成都举办的阴阳怪气展,还跟大家一起聊了聊阴阳怪气的事。其实我们混迹网络,难免会碰到一言不合就开喷的情况,张昕老师之前对杠精的类别可以说分析地很透彻了。网…

    2021年8月29日
  • 弟弟妹妹小,让给弟弟妹妹吧

    「弟弟妹妹小,让给弟弟妹妹吧。」每当看到家长在一边对自己的孩子们进行这样的谦让教育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倍感赞赏,想着以后也要这样引导我的孩子拥有谦让和分享的美好品质。 但是,经过一番…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31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