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爱他了,因为他会死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8-28期里,有一个情节看了特别让人心酸。

一开始的环节里,村长扮成了阿凡提,在小黑屋里跟每一个孩子玩真心话的游戏,如果说了假话,头上的帽子就会亮。

诺一被问到爱不爱爸爸,他特别深情地表达了对爸爸的爱。

当村长又问到:如果爸爸老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了,还爱不爱他,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明显,每个大人都会期待孩子说出一个固定的答案:我永远爱爸爸,他老了我会照顾他。然而,诺一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回答。

这个因果关系看起来有点迷惑,因为他会死,所以不爱他了。为什么诺一会这么想?现在是爱爸爸的,但等到他老了,躺床上起不来就不爱了,因为他会死。其实在这简短的一句话里,孩子表达了两层含义:

  • 我很害怕、很恐惧爸爸死掉的那天

  • 你为什么要死,为什么要离开我,我讨厌你抛弃我,所以作为惩罚,我不爱你了

当刘烨听到自己的儿子说到死亡的时候,他的反应代表了几乎所有家长共同的反应:

眉头紧锁,表情凝重;嘴巴张开,显然对于孩子有这番想法感到非常惊讶,但又出于录制节目过程而刻意想要掩饰真实的情绪,所以嘴角有上扬的趋势,呈现出一种“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

像诺一这样感受到死亡的恐惧并表达出来的孩子并不是少数,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跟你的爸妈谈起过“死亡”这个话题?他们是怎么做出反应的?我小的时候,有一次跟奶奶提起“死”这个话题,被我奶奶吓止了,她说,“呸呸呸,小孩子家家的,说什么死不死的,晦气”。

死这个话题,在我们的文化里也算是个禁忌了,你看古代对死就有各种各样的特定称谓。但是不说,不代表这个恐惧就不存在,直到我长大了,每次家里人出差出游,我都时不时会感到担忧,各种督促亲人注意人身安全。

死亡,需要被谈论。压抑和逃避死亡话题,只能让恐惧加倍。《哈利波特系列》中,伏地魔被称作”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魔法世界为了掩饰对他的恐惧,严禁谈论他,并给了他一个代号叫“神秘人”(You-Know-Who)。然而该来的总会来,唯有直面才能真正地战胜恐惧。

研究发现,与年长的人公开谈论死亡话题,可以让孩子更快地消化掉与死亡相关的负面情绪,尽早走出伤痛。

当孩子跟你提到死亡话题时,适当地谈论它,肯定孩子的情绪,也表达你对死亡的看法,鼓励孩子更正面地看待死亡:

死亡虽然很可怕,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给了我们生命一个期限,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更有价值地度过每一天。

也有研究也显示,孩子对死亡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人格发展 (Lifton & Olson, 1974)。面对死亡,需要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几次跟死亡直接接触的情况,比较多的是老一辈去世或者认识的人去世。

很多人都经历了爷爷奶奶辈儿生病卧床,直到去世的过程。有一位朋友,她高中的时候,自己最爱的奶奶生了重病,每次她想去照顾一下奶奶的时候,总会被父母阻止,因为她当时已经快升高三了,学习越来越紧张。

父母总是劝她:你奶奶也希望你好好学习,不想你把时间花在陪她上。直到现在,她每每提起这件事,都会忍不住流泪,她总说,奶奶心里一定是希望她陪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跟即将去世或者生病的人待在一起,可以让人们获得情感倾诉的机会,并且帮助人们度过之后可能产生的抑郁阶段。

好好学习是一种孝心,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陪伴即将去世的亲人是一种心灵上治愈的过程,他们在陪伴的过程中,回忆与亲人的美好时光,表达对亲人的情感,让自己不留遗憾,也是心理缓冲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在失去亲人以后快速地走出悲痛,化挫折为力量。

面对死亡需要仪式感

人类世界为什么要发明葬礼?与其说葬礼是给去世的人办的,不如说是给活着的人办的。通过葬礼这样的仪式感,我们哭泣、哀嚎,表达痛苦,抒发愧疚,在心里跟去世的人好好告别,并向他们承诺以后我们要好好活下去。通过葬礼,我们让死者安心,更让自己安心。

作为家长,要抓住孩子成长中涉及死亡话题的每个机会,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并恰当的理解死亡。比如,小到家里的宠物死掉,也是需要一个仪式感的,给小动物举办一个小小的葬礼,孩子对宠物是付出过感情的,如果没有仪式感,就好比是强行割裂了情感联结。

有听过一些传闻,讲有的家长在孩子养的宠物死掉后,直接把宠物吃掉。这种做法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孩子不仅没有好好跟生命道别,还要背负自己的宠物被吃掉的罪恶感以及恐惧感,简直堪称是阴影了。

走出恐惧需要理解“波动影响”

当孩子面对自己爱的人去世,总会说:“爷爷不在了,我好害怕,因为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他了?”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安慰孩子?世界级精神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著作《直视骄阳》中提到一个概念,叫“波动影响”。

波动影响是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形成自己的中心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哪怕在死后,这种影响力依然存在时,我们就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积极的感觉,指向未来的感觉。

当我们孩子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中时,家长就需要跟孩子表达:哪怕自己最爱的爷爷不在了,但爷爷对你的爱依然在,爷爷曾经对你的教育,以及他自身的优良品质都会继续影响你,好像他依然在守护你一样。

让孩子意识到这种影响力,不仅有助于他们从悲伤中快速走出来,还能带给孩子一种向上的,奋发的力量。我在读欧文·亚龙的这本书时,看到“波动影响”这个概念时非常感动,让我从全新的角度理解了爷爷和姥爷的去世对我的影响。

面对死亡这个话题该如何安抚孩子,你学会了吗?

原创:暗涌的心理话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xinli.com/51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22
下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 女性在学习上逊色于男性?一种偏见罢了

    作者:译言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步入尾声,很多学子都收到了自己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然而却并非所有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 最近有…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朋友老是劝分,要不要听?

    很多恋爱中的人都曾有过类似的苦恼:“我非常在乎我闺蜜的看法,但是她觉得我男朋友不靠谱,有时候觉得她说的挺对的,然后就会跟男朋友吵架,很矛盾”。 朋友对我们爱情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的要…

    2021年8月29日
  • 探索潜意识,在灵魂深处遇见自己

    (深度长文,12009字,阅读时间31分钟,建议收藏阅读) 一无处不在的潜意识 在自我探索5年后,初夏的某一个下午,我从双井工作室的坐地铁回家,走出14号线地铁站的瞬间,阳光扑面而…

    2021年8月29日
  • 给大家讲个鬼故事……2021年已经过去了200天

    作者:译言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给大家讲个鬼故事……2021年已经过去了200天。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正要准备坐下来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时,突然发现自…

    2021年8月29日
  • 网络小说中的「爽文」,是怎样让人感觉到「爽」的?

    所谓网络小说中的「爽文」,让人爽的点有千千万万个。 什么绝境反杀,大仇得报,莫欺少年穷,恐怖如斯。 什么霸道总裁,俊俏王爷,痴情皇帝,他们都要爱上我。 爽点千变万化。但是,在它们背…

    2021年8月29日
  • 决心早睡却玩到三点丨罪恶快感 ,霸占了大脑认知资源

    文:时差少女S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原文标题:下定决心早睡,却刷手机到三点 | “罪恶快感” ,霸占了大脑的认知资源 上周末,少女给自己制定了一项工作计划:每周回…

    2021年8月29日
  • 断崖式的转身,40岁,他从“IT男”转行为心理咨询师

    最近每天都有很多人通过微信热切的询问,如何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希望我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我想起自己刚刚转行的时候,也充满了迷茫,甚至对未来的担忧、害怕,急需要找到一些路标点,获得继…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高情商的人点开,低情商的人划走

    文:湛庐君来源:湛庐文化(ID:cheerspublishing) 你擅长社交吗? 你怎样处理冲突? 你与重要人物的往来沟通自然顺畅吗? 巧妙地处理冲突,需要有开放、积极的视野,还…

    知识 2021年8月29日
  • 在亲密关系中,先好好地爱自己

    昨天晚上,工作了一天的儿子,一回到家就开始倾诉他在工作中的苦恼:他的主管不能合理安排工作,不能给到他理解与支持,反而带给他一些负性的影响。 之前,我会感觉是儿子的不够成熟,于是会和…

    2021年8月29日
  • 今夜,我决心不做舔狗

    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谐音“我爱我”。趁着今天,我们来聊聊应该怎样爱自己。 爱,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眼。社会总在强调责任,强调义务,唯独没有教我们怎样去爱。…

    2021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31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shixinli.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